第六十章 望雪酒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丽园的凤亭中,上皇伟岸的身影迎风而立,天空中飞舞的雪花,偶尔有飘进亭中的,落到上皇的身上,上皇身穿紫色绣龙常服,与周围的茫茫白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陛下做得好诗,真是好!”身后的老内侍称赞道。  

老内侍的一句马屁话,倒是把因看景生情而陷入沉思中的上皇,拉回到了现实中,他笑着回身用手指了指老内侍。  

“你呀,就是不读书,这哪里是我做的诗,不过是我借古人的诗,应眼前的景罢了。”  

老内侍忙轻轻掌了一下自己的嘴,谄笑道:“陛下教训的是,不过这古人的诗,得入陛下的金口,也是它几世修来的福气。”  

这一主一仆俩人不知道的是,先前柳剑臣在燕府的后园中,也吟诵过这两句诗。  

“好一场雪啊!僻于一角的景色尚能如此,何况那名山大川呢!朕如能放下俗务,周游天下,一览天下山川万物,那便足慰平生了。”  

老内侍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应承,心里焦急,脸上却依旧是一副乐呵呵的模样。  

“柳剑臣案子查得如何了?”上皇收起了满怀的感慨,声音变得深沉淡漠。  

“回陛下,据报来的消息,柳驸马认为京城这几年的官员被杀案,都系前朝余孽复仇所为,昨天,他还遭遇了两次截杀。”  

“倒不是个死板的人,能想到这一层,还算有些本事,他有没有受伤?”  

“回陛下,柳驸马没有受伤,他的一名跟随受了点伤。”  

上皇沉吟了一下,然后转过身来,看着老内侍,脸上的神色已经变得柔和了些。  

“去告诉上官青云,柳驸马已经给他找出了线索,接下来就看他的了,再者,不要再让柳驸马参与到具体的办案中了。”  

“是。”  

老内侍转头看了看天色,然后笑着说道:“陛下,外面天冷,进阁里吧?”  

上皇看了一会儿雪景,心情似乎变的轻松舒畅起来,他笑着应了一声,然后背负双手,脚步轻快的朝凤阁走去。  

柳剑臣的马车在永安街的梧桐巷口停了下来,司马贞娘让柳剑臣先下去,然后要他吩咐伙计把马车赶走。  

下了马车,柳剑臣四处张望了一下,这地方他还是第一次来。  

“你先把马车赶回去吧,不用等我了。”柳剑臣对伙计说道。  

“是,公子。”  

看着伙计赶着马车走了,柳剑臣紧盯着马车,心里好奇,想司马贞娘到底怎么下来。  

只见马车走到不远的一个拐弯处时,一个白色身影从马车中激射而出,瞬间便站到了柳剑臣的身旁。  

柳剑臣张大了嘴巴,一脸惊讶地看着司马贞娘,这身法太快了,如一阵风吹过,人便已经站在跟前了,搁在以前,柳剑臣是无论如何也看不清的。  

“怎么了?”司马贞娘见柳剑臣一脸惊讶,一双杏目不解地看着他。  

柳剑臣在司马贞娘眼前竖起一个大拇指,口中赞道:“帅!真是帅!”  

“无聊!”  

司马贞娘白了他一眼,冷冷地说道,然后不再理他,转身朝巷子走去。  

柳剑臣耸了耸肩,朝司马贞娘的背影吐了吐舌头,然后屁颠屁颠地跟上去。  

司马贞娘的脚步迈得很快,只顾着自己走,丝毫不管柳剑臣跟没跟上来,柳剑臣清楚司马贞娘的习性,也不以为意,眼见她走入了一家酒馆中,忙加快脚步跟着进去,匆忙中,柳剑臣抬头看了一下招牌,只见上面写着望雪酒馆。  

等在柜台前的司马贞娘,见到柳剑臣进来了,便轻声说道:“跟我进来。”  

“啊?”  

见司马贞娘已经朝后院走去了,忙快步跟了进去,酒馆里喝酒的人,有个别桌的人抬头向他们俩投来目光,看到司马贞娘的背影时,都是眼睛放光,只可惜没看到容颜,那个身影便已经消失了。  

酒馆后面是一座四合庭院,一边是厢房阁楼,一边是亭台花园,还有一座活水池塘。  

司马贞娘带着柳剑臣进入一处暖阁中,走进去后,柳剑臣当场无语,只见暖阁中除了设了一处案几,一个火炉,在靠墙边立着一个书架以外,阁中便没有其他物件了。  

“极简主义。”柳剑臣在心里暗道。  

也没等司马贞娘招呼他,柳剑臣自己走到案几前坐下,也没见司马贞娘做什么,只见火炉里的火已经旺起来了,她拿起炉边的烧水壶出去打了一壶水进来,然后放在炉子上。  

整个过程中,没有对柳剑臣招呼一声,柳剑臣知道她的性格,所有也没把自己当外人。  

“贞娘,这是你的住处吗?”  

“是。”  

柳剑臣转头看着窗外的院子,点头赞道:“这地方真不错。”  

“比起你的听雪别苑差多了。”司马贞娘冷冷地道。  

柳剑臣讪讪地笑了笑,说道:“我也只是在那借住而已。”  

司马贞娘却没有回他的话,她背对着柳剑臣,手里拿着火钳,随意地拨弄着炉子里的火。  

屋里的气氛顿时有些尴尬起来。  

柳剑臣抬头四处张望,突然看到庭院外,便问道:“贞娘,外面的酒馆是你开的吗?”  

“是,但平常我不打理。”  

“望雪酒馆,这名字取得很有意思。”柳剑臣自言自语地说道。  

司马贞娘突然转过身来,看着柳剑臣,轻声问道:“取得有意思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