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芭蕉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事情出在任家镇镇外西北角处一片芭蕉林的地方。  

依稀的,还能看见暗淡的灯光从芭蕉林缝隙中影影绰绰的照射出来,而一座饱经风雨腐蚀的老房,就坐落在芭蕉林中间。  

待张延三人赶到事发地点时,芭蕉林里面已经围了一圈的人。  

“大家都让一让,镇里的张队长来了,快让他瞧瞧是哪里出问题了?”  

当张延三人出现在老房子周围的时候,一个身穿华贵老爷服,打扮的像个土财主的老年人,眼尖的发现了张延三人。  

随即,众人让出一条道来,让张延三人得以进到里面。  

虽然被众人围着,周围的东西却还是保持着原样。  

房子是普通的茅草屋,屋子里面很整齐,没有丝毫打斗过的痕迹,周围的只有简陋的桌椅以及一张木板拼凑成的床板,桌椅以及床板上落满了一层飞灰,证明主人家以及很久没有来过这里了,不过茅草屋前摆的一对龙凤喜烛引起了张延的注意。  

抬头看向村民,张延严肃的开口问道:“有谁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你们是什么时候发现事情发生的?”  

刚刚那位身穿华丽服装的地主急忙上前两步,脸色恭维,双手抱正的说道:“你好,张队长,我是任家镇的马大富,这片芭蕉林就是我家的,失踪的人叫做阿正,是我聘请来这里看守芭蕉林的伙计。”  

马大富稍微犹豫了一下,组织了一下言辞,这才开口道;“本来,我们也不知道这里出事了,芭蕉林地处偏僻,平时也没几个人来这里。不过,刚好今天阿正他哥哥来这里看望阿正,这才发现阿正以及好多天没来过这里了。”  

说完,马大富指了指从刚才就一直关注着张延的糟汉子。  

糟汉子年龄大概在三十岁左右,眼眶泛红,面色悲伤,似乎是以及哭了许久。  

见大家关注到自己身上,糟汉子上前几步,伸手用衣袖抹了抹眼睛,粗声细语的开口问道:“张队长,不知道我们家阿正,他还有救吗?”  

张延沉吟一番,刚想开口,突然,一旁传来“啊”的一声,惹得众人齐眼望去。  

原来是文才不小心碰到了一旁的芭蕉树,从树上掉下个手拉住了文才。  

张延几步向前,拉住拽着文才的手,将之全部拽了出来,只见一个头戴新郎冠帽,胸带大红喜花,双目深陷、面色枯瘦、脸色苍白的男子掉了出来。  

看样子,已经是死去很久了。  

未待张延更多的问话,刚刚那个糟汉子上前两步,跪在地上抱起死去的男子,哭腔道:“弟弟......,弟弟,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死去的男子应该就是那个失踪的阿正了,看样子,也就二十六七左右的年龄。  

不过,刚刚已经哭泣了许久了,在有悲伤,也只有扯两声嗓子,干嚎两下,转而看向张延,开口问道:“张队长,我弟弟还有救吗?”  

虽然已经确定了这个阿正已经没救了,不过张延还是尽人事听天命的查看了一下他的脉搏,毫无生气,翻开眼眶,双眼死白。  

没救了,张延在心里下着定论。  

不过这话不好当着死者家属面前直接说,张延沉吟一番,开口吩咐道:“先将阿正带下去。”  

“是。”  

文才秋生应声道,接着连同周围的人,将阿正抬了下去。  

接着,张延又吩咐众人离开了芭蕉林,今晚这事情,恐怕不简单!  

待闲杂人等都离开了,秋生好奇的问道:“阿延,这阿正是怎么死的,你看出来了吗。”  

“嗯”张延点点头。  

心里对今晚这件事情已经猜测的八九不离十了。  

龙凤喜烛、头戴新郎冠帽,身披结婚用的大红喜花,这都是成亲用的东西啊!  

而这荒山野岭的,只有望不到边的芭蕉林,跟谁成亲?!  

张延猜测,这位叫做阿正的男子,估计是从哪里听说的谣言,晚上按照一定的方法去做,就能招来鬼魂妖精,而这位阿正不信邪,强行一试,没想到真的招来妖邪,最后惹来杀身之祸。  

最后,从死去的阿正的各种特征,也跟被人吸干精气而死一般。  

“今晚这事,估计是妖精干的。”张延目光打量着包围着茅草房的芭蕉林说道。  

林深必有精怪!  

文才闻言,浑身一抖,有些害怕道:“啊?!阿延,这世界上还有妖精啊?”  

秋生也满是惊讶,有些不相信的说道:“对啊,阿延,你不会是在吓我们吧?”  

“吓你们?!”张延轻笑两声。  

张延右手一摊,掌心出现两片柳叶,体内运起法力灌输进入柳叶,随即往两人眼睛上一抹。  

“看看前面芭蕉林,发现什么了没有?”张延一边将柳叶塞进口袋,一边开口问道。  

“没有......咦,师兄,芭蕉林里面有一片青黑色的气耶。”文才眯着一只眼,另一只用挡住一半,开口说道。  

“哪里哪里?!”秋生也环视一圈,最后目光停留在芭蕉林的一侧。“真是啊,阿延,那青黑色的气,是什么啊?”  

“那就是成精的精怪咯,不过,光这样看是没用的,芭蕉林太大了,咱们想要消灭它,就得先引它出来。”张延无奈的说道。  

不过,转而眼睛一亮,目光奇异的看向秋生。  

“嘿嘿,秋生师兄,你不是不怕吗?现在有一个既能体现你大无畏精神,又能证明你实力强大的机会,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