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全面扩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口干劲,当即制定了全新的训练计划,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提升部下战力。  

这种良性的内部竞争,无疑是陈子云乐于看到的氛围。  

相比于步军的顺利扩充,马队和步弓营的扩充无疑要艰难得多。  

在进攻鄱阳之前,义军的马队是既缺人也缺马。  

到了现在,马暂时是不缺了,光是战马都足足有六百多匹,但合格的骑手仍旧很紧缺。  

诺大的鄱阳城,会骑射的不是没有,但往往都是那些富商大户人家的子弟,平民百姓根本负担不起训练的花费。  

而这些人,几乎不可能真心加入义军。  

几天招募下来,罗豪招到的人更多的是马夫…  

对养马或者骑术,他们可能算得上合格,可战力就没办法指望了。  

陈子云对此也没办法,只能暂且让罗豪带着训练。  

对目前的义军来说,想要训练出真正的骑兵还任重道远。  

步弓营的组建,比马队稍微好一些。  

在义军开出不错的待遇下,加上阳林镇猎户邓九原本带的那批弓手,凑出了三百人,其中大部分人都有不错的射术底子。  

在寻阳县城就是先锋营中队长的邓九,已经被陈子云单独调了出来。  

陈子云相信在他的训练下,这三百人用不了多久、就能变成合格的弓箭手。  

或许跟魏国的主战部队没得比,跟天下闻名的襄阳军弓手比、更是连提鞋都不配,但至少在这江州内,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除了以上这些义军中已有的兵种,趁着这次大扩军的机会,陈子云还做出了很多变动。  

首先,原本职责含混不清的亲卫营、开始正式进行了严格的训练,乔装打扮在里面的燕闵,则是负责训练他们。  

内卫队也扩充到了百余人,依旧是由段木三统领。  

其次是新组建了两个营头——《辎重营》、《工匠营》。  

前者顾名思义,负责在行军中运送和保护粮草辎重。  

先前这个任务是先锋营负责的,但随着义军的正规化、系统化,以及需要运送的东西越来越多,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工匠营,同样是顾名思义。  

与辎重营一样,随着义军手中的抛石机正在赶制、相信以后也会越来越多,很有必要专门成立一个营头负责使用、维护它们。  

况且,这次攻陷鄱阳后,义军在东半城的城墙上,搜刮到了八架保存完好的床弩、三台重型抛石机。  

这些利器的加入,促使陈子云下定了这个决心。  

相应的,在工匠营组建后,陈子云在其之上又设立了一个匠作司,负责管理招募到的各种工匠。  

匠作司由王老职掌,直接跟工匠营挂钩输送人员,算是进一步细化、完善了义军的机构。  

整个扩军和变动彻底完成后,陈子云的义军俨然已经有了正规军的雏形。  

最高的统领,来自天、地二位将军,主要战力为陷阵营、先锋营,其余常设的则是陈子云的亲卫营、斥候队、随军马队、新兵营、步弓营、工匠营、辎重营。  

一支军队如果想要做大做强,合理而又清晰的构架,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  

如果从头到尾都是流寇式的打法,没有明确的划分,战斗时乱糟糟的一窝蜂冲过去,每次遇到事情,只能临时指派部下去完成,失败了也找不到问题出在哪部,那这个势力是绝对走不长久的。  

借助起兵以来这段难得的安稳时间,陈子云利用这次全面扩军,带领白袍义军步入了正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