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神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然而,不止是燕复,义军中的一部分人在攻占寻阳时就有过这种念头,此刻见到这两架抛石机后,这种念头更加强烈了。  

毕竟,这玩意出现在义军中,实在太过令人震撼了。  

燕复一直自诩鸿帮在鄱阳郡经营了近二十年,乃是根深蒂固,一开始他是有些看不上陈子云这支义军的。  

而后若不是见对方与鸿帮实力差距不大,又有着共同的敌人,燕复怎会与陈子云这个、他儿子辈的后生称兄道弟?  

然而这一刻,亲眼见到这两台抛石机后,燕复开始愈发地忌惮陈子云了!  

估计陈子云此刻跟他说,义军还有着什么厉害的手段。。他都信!  

“此人不简单呐!”  

暗暗感慨了一句后,燕复回过神来,收拾了一下心情,转换成一副镇定自若的神态。  

“燕帮主,你眼前看到的,就是义军的杀手锏——‘神威’抛石机。”  

陈子云不无得意的欣赏了一下燕复的惊讶神色,向他以及身边的义军,郑重介绍道:  

“‘神威’依靠纽绞绳索,产生强大的力道进行抛射,可以将四五十斤重的石块抛到一百五十步外。  

此外,‘神威’校准角度也比较简单,甚至可以进行测绘瞄准!  

当然,考虑到对江州军形成密集杀伤,我给它准备的是、十五块三斤左右重的石弹。”  

不但是燕复。。包括其他的义军头目,显然不知道‘神威’抛石机的来路,以及背后的东西。  

他们只知道,陈子云拿出的这两台、可以投入实战的抛石机,对于接下来的伏击,在这特殊的地形内、江州军恐怕要不好过了!  

“虽然时间紧,只造出了两台,但也好过没有。  

今日先行试射校正,诸位请观之。”  

眼见第一台抛石机已经组装完毕。  

陈子云示意一批提前受过简单培训的义军士兵,上前试射。  

‘神威’抛石机这个东西,操作起来没什么复杂的,很容易学会,只不过如何打准就是一个技术活了。  

这样一旦开打,义军士兵就可以直接按照校正好的数据来。  

等调整好角度,再换上装有火油、碎油毡、木屑等易燃物的瓦罐进行点火抛射。  

不需要多,这玩意只要能砸上个七八轮,就足以烧的江州军上窜下跳了。  

看着绞盘不停转动,随后带着万钧力道,将十五枚简单打磨过的石弹抛出,带着呼啸声飞进葫芦峪中某一处,砸出一个个细小的坑洼,陈子云脸上不由露出了诡谲的笑容。  

只要江州军被困在火海里,不出两日,那些被困的幸存者就会投降!  

等消灭掉这八千江州军,继而攻破鄱阳,接下来义军就可席卷整个江州!…,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一股东风了!  

随着双方派出的斥候不断传回情报,  

江州军的行军位置也不断地逼近邗沟渠。  

在陈子云这里基本完成了抛石机试射、与各种伏击准备的时候。  

赵迁均率领的八千江州军,终于赶到了距离邗沟桥,仅距离三十里的地方。  

酉时初,日暮。  

豫章派出平叛的八千江州军,赶到了距离邗沟桥的十里内,随即在一处高地扎营。  

这个行军速度,按魏国的行军标准来说,已经是相当快的了。  

但在急于平叛的赵迁均眼中,却仍旧不够。  

因为这几天的酷热,大军前进要避开晌午的那一个多时辰,这无疑会耽搁了不少时间。  

可赵迁均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  

他率领的江州军,毕竟不是魏国最精锐的襄阳军或者卫戊军。  

强行要求手下士卒急行军。。就算三五日内抵达鄱阳,也没多少余力对付贼军了。  

然而,这还不是让赵迁均最烦心的事。  

前方的邗沟桥被贼人拆断了!  

这是下午斥候返营带回来的消息。  

就在刚刚,赵迁均又派人去勘探确认了一遍。  

很明显,贼人已经知道江州军的到来,并在千方百计地、延缓大军的行军速度。  

势头很不妙!  

赵迁均心里明白,这伙贼人能够在短短时间内,连破寻阳、葛阳,又与另外一支贼军汇合围攻鄱阳,必是有不凡之处。  

可眼下既然得知平叛的江州军到来,贼人第一反应居然不是逃跑,而是迟滞大军行程。  

难道,对方有把握在短时间内攻破鄱阳?  

若那些贼人打的主意是,抢在江州军抵达前攻破鄱阳。  

然后利用鄱阳城墙。。来抵挡江州军。  

那事情可就真的糟糕了!  

难道鄱阳已经危在旦夕了?  

这样想着的赵迁均,又忽然想到了先前鄱阳派过来的驿使,看那名驿使急切的言辞,似乎也能证明这点。  

要是真的被贼人攻破鄱阳,那到时二三十万流民部进城,且不论鄱阳会变成什么样子,单说有了这座大城做依仗,江州军想要平叛的难度会大大增加。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些贼人得逞!  

想到了这里,赵迁均立即派出一队斥候,打算去附近征集船只。  

确认了邗沟桥被毁,且短时间内又难以修复,为了不被阻在邗沟渠这里,尽快的抵达鄱阳,这是他目下必须要做的事。  

然而,坏消息纷至沓来!  

邗沟渠这一段所有的船只,都贼人被毁掉了!  

河流沿岸可以看到很多,被烧毁的木船残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