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中武入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五包肥料,从没这么阔过。”  

池桥松满心欢喜,想也不想,就使用一包肥料,洒在蟠桃树上。  

然后。  

蟠桃树上的小红花开得更艳丽一些。  

“这…效果这么差?”他凝神看向小红花,发现紫霞清尘的凝聚进度,从1%提升到26%,也就是说,一包肥料提升四分之一进度。  

还得撒三包肥料。  

心下郁闷。  

但不撒不行,他果断使用三包肥料,终于在目光注视中,小红花凋谢,小桃子缓缓长出,长到拳头大小。  

白里透红,再到红得发紫。  

代表紫霞清尘的蟠桃果实,终于彻底熟透。  

咔嚓一大口咬下去,满嘴都是蜜甜的桃汁,同样入口即化,却比月桂树结的果子好吃无数倍。他三两下就把蟠桃啃光,只剩下一枚桃核。  

“嗯?”  

看着手中的桃核,池桥松开始思索,到底是吃还是不吃。  

不过没给他思考的时间,玄之又玄的信息就在脑海中涌现,冥冥中有洪钟大吕的声音,在他耳边念动紫霞清尘的经文。  

“…天地一清,万物蒙尘…”  

他不自觉就盘腿坐下来,导引术自发运转,随着经文不断念动,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游离出来一丝丝的气体。  

这气体慢慢汇聚,又从外界抽离更多的气体。  

“…登高者必观日出,霞光万丈,照彻寰宇…”  

恢弘的声音持续念动经文,池桥松体内的气体很快盈满,随即交融在一起,缓缓生出另一股特殊的气体。  

这是一口炁。  

是气又不是气,无可名状,无形可辨。  

它一生出,就在身体中四处乱窜,为池桥松梳理各个部位的暗伤。但是想要控制它又非常难,只能简单温养它。  

“…噫吁嚱,尘埃静矣!”  

经文结束,冥冥中的声音也渐渐消失,池桥松从闭目打坐中睁开眼睛,发现周围世界格外清晰,天边的火烧云仿佛真的是一团火在燃烧。  

他微微沉思。  

体会新的感受。  

“紫霞清尘…不愧是紫霞清尘,现在我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还有身体感受到的世界,都好像被擦拭过一边。”  

当然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只是他感受世界的意识,被擦拭了一遍,变得更加敏锐。  

武道上中下三条路。  

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现在池桥松彻底明白,为何中武能入喆安身心。中武就是内功,与强身健体的下武外功不同,中武内功强健的是精神、精力。  

此刻。  

池桥松内外兼修,是力士,也是居士。  

五包肥料用掉四包,现在还剩两包。  

因为八月到了,薄田吞吐天地精华,又凝结一包肥料。  

池桥松花五毛钱坐倒骑驴,来讲武堂点个卯,听了几桩趣事。  

其中一桩是有学员练武时候中暑,老师把他拖到阴凉处简单处置,谁想到竟然中暑加重,差点就没抢救过来。  

于是学员纷纷请求放假。  

但首席讲师郝伯昭,并未允许,反而在大喇叭里训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点苦都吃不了,趁早回家别练武了。”  

另外一桩,有关刘春老师。  

因为教了几個月,没有一个学员引发气感,渐渐的连女学员都不愿意来了,于是从前两天开始,他上课时教室里一位学员都没来。  

但刘春也不知是脸皮厚,还是特立独行。  

有没有学员,都不妨碍他上课,照例是先摇头晃脑念一遍紫霞清尘,然后捧着枸杞泡茶,自顾自看报纸。  

也是奇葩景象。  

“唉,别的县都有学员突破力士,甚至市里面还有突破居士的,怎么咱墨坎县讲武堂,一个优秀学员没有?”  

孔宏才在办公室里抱怨。  

另一位老师接口道:“谁说不是呢,墨坎县历年出的人才,不说拔尖,至少不会是垫底。难道是咱们教学水平不行?”  

“教个基础而已,能有什么教学水平差距。”  

“再等不到学员突破,考核的时候,我们讲武堂怕是要吃挂落。”  

“嘿嘿,郝首席连续好几天巡视教学现场了,看样子他比我们都着急。”  

“听说郝首席要招新一批学员?”  

“这不会吧,一个学期都没过,就要招新了?”  

“这批练废了,可不得重开吗。”  

“也对哦。”  

老师们有人抱怨,有人幸灾乐祸,总之都对讲武堂第一届学员不抱期望了。不说那种天才学员,就连稍微拔尖的都没见一个。  

与老师们一样心急的,还有池桥松。  

他在讲武堂各个宿舍转悠一圈,发现竟然还没有人摸到突破的门槛,这让他深表无语。思考片刻后,他决定不再隐瞒。  

鹤立鸡群就鹤立鸡群吧,抓紧学高深武功才是硬道理。  

于是他走进办公室。  

办公室是公用的,勇士境的老师,基本都在这里喝茶、聊天、打屁。之前请假时,没少往办公室跑,熟门熟路。  

“池桥松啊,又请假?”孔宏才拉开抽屉,就要拿笔签名。  

“这次不请假。”  

“啥?”  

“老师,我进阶力士境了。”  

瞬间,周围几张桌子坐着的老师,全都转过头来。  

目光汇聚于一身,池桥松依然淡定,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内:“昨天在山上遇到一头黑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