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无关利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力跟性格的问题,可不是什么智商的问题。  

沉忆辰相信对方,已经早早知道袭击主使之人,并且也明白来张秋镇议事的目的,就没必要继续遮遮掩掩下去。  

“本官自然是知道背后人马,只是不知沉佥宪想要做什么?”  

“行刺朝廷大员跟御史,洪藩台说本官想要做什么呢?”  

说到这话的时候,沉忆辰脸上浮现出一抹玩味笑容,洪英这是在明知故问。  

相比较沉忆辰的轻松,洪英的神情就要凝重许多。他知道眼前这名年轻人心高气傲,准备对付鲁王,只是猜测不出来沉忆辰想要的最终结果。  

“那本官就开门见山,沉佥宪是想弹劾鲁王不法,还是想弹劾鲁王谋逆?”  

“谋逆!”  

听到这两个字,洪英倒吸了一口凉气,沉忆辰还是走上了一条最决绝的道路。  

“本官入仕数十载,历经四朝成了一方大员,从未见过御史弹劾亲王谋逆。”  

“说实话,本官很好奇,沉佥宪为何要这么做?”  

洪英想到从沉忆辰这里得到一个答桉,治水的佥都御史可以说跟鲁王毫无关系,为何要冒着巨大风险死咬着不放,甚至假装遇刺重伤去诬告。  

背后是有人指使?亦或是能得到什么好处?  

可大明亲王一生都囚禁在封国之中,并且沉忆辰只要治水成功就前途无量,能返回京师不必屈居于山东地界。  

洪英想来想去,都找不到任何理由,他必须要弄一个明白。  

“如果我说是为了三省八府之地的万民讨回一个公道,洪藩台信吗?”  

仅仅是为了一个公道?  

洪英有些难以置信。  

他其实认同沉忆辰的公心大义,如果没有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信念,是不可能来到山东赈灾治水的。  

只是这也太夸张了,公道就这么重要,以至于把自己给搭进去吗?  

看着洪英脸上的神情,沉忆辰就知道他不太相信。  

没有过多的强调,沉忆辰仅是澹澹说道:“洪藩台,本官还记得你曾说过,自己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一方父母官。”  

“当初来到张秋镇治水的时候,本官也曾向陛下说过,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  

“鲁王一系,残害万千百姓,吾等却视若无睹。对得起天子,对得起苍生,对得起所学吗?”  

话语说到最后,沉忆辰感觉自己胸膛满腔义愤。  

为何这个世界上去追求公正道义,去追求罪有应得,就一定要有利可图?  

当初为了“陌不相识”的于谦,自己可以忤逆王振,可以面对山东这烂摊子,虽千万人吾往矣!  

今日就同样可以为了百万流民,去让鲁王绳之以法,去行“诛王”之事!  

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  

洪英嘴中默默念叨着这句话,然后对视着沉忆辰,看到对方眼中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彷佛看到了年少的自己。  

同样满腔热血想要造福一方,却在官场中被打磨平了棱角,最终碌碌无为选择明哲保身。  

沉默许久,洪英长叹一口气后问道:“沉佥宪想要本官做什么。”  

“向朝廷禀明遇袭事件,同时弹劾鲁王谋逆不法之事!”  

“你觉得能弹劾倒鲁王吗?”  

“事在人为!”  

“好,本官就豁出身家性命,来偿还治下的山东万民!”  

洪英下定了决心,这半年来他被良知煎熬了太久太久,同时担任布政使这些年,亏欠治下百姓太多太多。  

今日帮沉忆辰弹劾,就当时为了自己赎罪吧。  

“洪藩台高义,本官在此先行谢过!”  

沉忆辰站起身来,朝着洪英作揖鞠了一躬。  

这并不是单纯的客套,而是沉忆辰明白洪英能做出这种决定,必然心中存着些许公心大义。  

“认真说起来,是本官要谢过沉佥宪,是你让我明白了为官的初心。”  

说完这句话后,洪英就拱了拱手朝屋外走去,背影有些苍凉落寞。  

他这次下定的决心,不仅仅是帮沉忆辰弹劾鲁王谋逆不法,还准备上疏朝廷致仕。  

这个浑浊黑暗的官场,就交由沉忆辰这种人去荡清吧。  

一日过后,沉忆辰手中有了三本弹劾奏章,分别是他自己、布政使洪英、以及王府长史简宁的。  

不过沉忆辰并没有立即呈交朝廷,他很清楚打倒鲁王只有一次机会,必须得有十足的把握才行,让对方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  

除了奏章,沉忆辰还需要人证物证俱齐!  

接管钞关跟盐场的千总韩勇与佥事韩斌,被沉忆辰号召返回了张秋镇。他已经从简宁这里,得知了鲁王亲卫的消息,不出意外这次仓储纵火事件,就是这群人所为。  

除了纵火的罪责,就是在朝廷规定的兖州护卫之外,圈养亲卫的举动,等同于私军谋逆,沉忆辰打算一网打尽。  

不过能成为家丁亲卫,绝非什么等闲之辈,想要拿下他们不容易。所以沉忆辰这才把韩勇等人调回张秋镇,就是打算集中卫所士兵的力量,不放过任何漏网之鱼。  

另外他还得到消息,巡抚张骥的亲信樊成,率领了一队亲信来到了张秋镇。  

至于他们到底是来打探消息的,还是来“补刀”的,这点沉忆辰就无法确定了。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既然选择朝鲁王亲卫动手,张骥的这群亲信沉忆辰自然不会放过。山东溃堤事件鲁王是首恶,巡抚跟布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