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 决战来临(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纳哈勒又集结了这么一支庞大的兵马,再度与大明铁骑形成了对峙。  

只不过这一战过后,蒙古汗国再无死灰复燃的机会了!  

纳哈勒同样是看到了那面飘扬的“李”字帅旗,经历过这么多次失败之后,他早就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种自信跟气势,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彷徨跟忐忑之中。  

他害怕自己再次战败,这样父汗会对自己彻底的失望,别说没有竞争大汗之位的实力,恐怕当嫡系兵马损失殆尽之后,身为手足兄弟的阿失帖木儿,连活命的机会都不会给自己。  

跟随在纳哈勒身旁的蒙古大将阿木尔,看出了纳哈勒内心的不自信,于是乎他靠了过来小声说道:“大济农,你是辽东三万户跟女真三部的领袖,更是目前五万联军的统帅,汗国如今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已经容不得你有任何的胆怯跟退缩。”  

“为了汗国,为了大汗,为了伱自己,振作起来吧!”  

阿木尔是瓦剌部族的将领,跟随在也先身边二十余年,可以说是与纳哈勒跟阿失帖木儿一同长大。大济农纳哈勒在他的心中,一直是比二济农阿失帖木儿优秀,结果谁能想到命运多舛,每次出征他都踢到了沈忆宸那块铁板。  

不过想要成为全蒙古至高无上的大汗,纳哈勒就必须突破自己的软弱跟畏惧,否则就再无出头之日!  

听着阿木尔的警醒之言,纳哈勒深呼吸了几口气,然后忐忑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阿木尔,号召儿郎们进行这一战吧,要么击败明国的辽东军捍卫尊严,要么本济农就战死在这片草原之上,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没错,这一次纳哈勒下定了必死的决心,与其失去一切亡命天涯,遭受各方的屈辱跟追杀。还不如趁着手中有五万兵马,展现出身为一名战士的最后勇气跟荣耀。  

成吉思汗的子孙,永远不会向汉人低头!  

悠长的牛角号声在广袤的草原响起,然后便是雷鸣一般的轰鸣声以及大地的震动。  

大明跟蒙古的十万兵马,在卫拉特东部方向对撞在了一起,双方都明白这是决定命运的一战,想要活下去只有胜利这两字能办到。  

漠北蒙古最身处的哈拉和林地区,沈忆宸率领着十万大明北伐军主力,抵达了这个曾经蒙古帝国的故都。当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之后,便这里设为了都城,然后挥师南征北战。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里甚至一度成为了世界的中心。  

只不过随着成吉思汗的逝去,蒙古帝国分崩离析,忽必烈在开平自立为汗,并且挥师击败了被蒙古本土贵族推举的大汗阿里不哥,然后把整个哈拉和林地区给化为一片焦土。  

从此蒙古帝国的政治中心南迁汉地,这里就成为了元故都之一,直至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在明军北伐攻势之下从大都一路退到了上都,再从上都逃亡到了哈拉和林故都。  

这片荒废接近百年的故土,才终于有了一些生机。  

天圣汗也先重建蒙古汗国,为了竖立自己法统的正确性,再度把哈拉和林设立为了都城。只不过相比较曾经的辉煌,现如今这里大多数地方,依旧还是一副断壁残垣的模样,根本看不出都城的气派。  

但不管怎么说,哈拉和林终究是蒙古汗国的都城,十万明军集结于此地,相当于报了当年也先兵临京师城下的旧仇。风水流轮转,现如今到了大明铁骑,兵临蒙古故都城下!  

此刻天圣汗也先,同样率领着十来万左翼蒙古三万户兵马,铺开在辽阔的草原上与沈忆宸对峙着。这十万人可以说是整个蒙古汗国最后的有生力量,一旦战事输了哪怕也先侥幸逃脱,数百年内蒙古也无翻身之日。  

留在沈忆宸身边的仅有山东卫跟福建卫,以及部分京营的兵马,真到了这种决战的关键时刻,他还是更习惯倚靠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老兵。  

沈忆宸目光注视着远处那一面代表着蒙古大汗的白纛旗,内心的情绪可以说百感交集。回想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战,自己从福建布政司走海路,率领数万兵马千里驰援塞外,第一次见到天圣汗也先的场景,仿佛那一幕幕就在昨日。  

十几年过去,也先从当初的瓦剌部族太师,成为了统一全蒙古的天圣汗。自己也从一个正四品的佥都御史,坐上了大明内阁首辅的位置,达成了官居一品的高度。  

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双方的敌人身份,为了民族的生存空间而战,注定没有任何妥协余地。  

如果说沈忆宸仅仅是感慨物是人非,那么天圣汗也先看到那面“沈”字帅旗,情感可以说更为复杂。毕竟他曾经有过许多次机会,可以吧沈忆宸给置之死地,比如说土木堡一战,比如说京师大营和谈等等。  

结果却在一次次阴差阳错之下,让沈忆宸依旧好好的存活于世。  

这里面有也先对于沈忆宸的短见,但真要论起来更多是一种欣赏,让他不愿意用卑鄙的手段去弑杀对方,更想要在战场上堂堂正正的战胜这个对手。  

只不过真到了如今兵临城下的境地,那一抹后悔还是抑制不住的从心底弥漫了出来,毕竟任何欣赏都取代不了家国跟民族的重要。  

要是时间能回到从前,也先宁远背负上卑鄙的骂名!  

可惜时间无法倒流,也先想要翻盘的唯一可能,就是击败眼前的明军主力,杀掉明国宰相这个世敌!  

“沈元辅,将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