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 皇权相权(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际,依旧源远流长。  

数日之后,随着封驳圣旨的举动流传开来,朝野内外引发了极大的轰动。之前明良帝确定内阁首辅的“相权”,很多传统官员其实没有当回事,毕竟这个权力是皇帝给的,他同样可以随时收回来。  

另外真到了身居高位这一步,谁又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势去得罪皇帝,还不是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  

直到商辂真正封驳了皇帝的圣旨,此刻众人才意识到“相权”二字赋予的对象,已经不是当朝天子,是律法跟制度,以及阁部大九卿的权力集合!  

同样明良帝也没有想到自己发往内阁的圣意,会被公然的封驳回来,这一刻他也才猛然意识到,自己放出去的权力,已经成为了制约自己的枷锁,想要收回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封驳圣旨带来的连锁效应,便是地方豪门望族对于阶梯税制的弹劾跟诉苦少了许多。就如同商辂预料到那样,内阁连皇帝的面子都不给,你们地方这群士绅阶层反对有用吗?  

想要推翻这条政策,就得按照程序来进行,首先弹劾下台内阁首辅,然后再推选出新的内阁首辅召开廷议,阁部大九卿来表决废除阶梯税制。  

整个流程的任何一步,都不是轻易能达成的事情,大明朝堂中枢终于奠定了法治大于人治的基础!  

另外为了防止部分地主豪强绝望之下选择铤而走险,商辂把驻扎在河南的内阁大臣杨鸿泽,派往了湖广暴乱地区领兵平叛。  

这等强硬举动就是昭告天下,大明内阁绝对不会在阶梯税制上妥协,谁敢反对就得面对国家机器的镇压!  

乾清宫内,面对外界的种种变化,明良帝朱见济站在窗前,神情写满了迷茫跟无助。他没想到事情会走到这一步,更没有想到身为帝王会毫无“权力”,到底是哪一步走错了,才会引发今天这样的局面?  

“牛玉,朕感觉自己仿佛是一个傀儡天子,政令出不了这乾清宫。”  

司礼监掌印牛玉本不想牵扯进来,但毕竟在朱见济身旁服侍了几年,见到小皇帝这副丢了魂的模样,终究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于是开口劝慰道:“沈元辅曾经说过一句话,权力是自下而上的,万岁爷您还年幼没有自己的根基,等以后亲政了就会好起来的。”  

“牛玉,你连沈先生的话都知道,还说自己才疏学浅吗?”  

明良帝朱见济把目光从窗外,挪回到了身后的太监牛玉身上,很明显能说出这番话学识就不可能低。  

面对皇帝的疑问,牛玉嘴角露出一抹嘲弄笑容,躬身回道:“奴婢早年间识得几个大字,入宫后在宣德年间机缘巧合进入了内书堂,师从了内阁大学士杨文定公。”  

“你是杨溥的学生?”  

听到这句回答,明良帝朱见济脸上满满的震惊,“三杨”在前朝可谓是赫赫有名,牛玉居然跟杨溥还有这等师生渊源。  

“奴婢不敢当杨文定公学生,只是在内心里面认了这个老师。”  

牛玉赶紧否认了一句,他知道自己阉人身份,是配不上杨溥学生的称号。  

只不过明良帝朱见济关注的点,不在于牛玉到底是不是杨溥的学生,他更唏嘘于原来自己连身边最为亲近的人,其实都不甚了解,又如何谈得上掌控朝堂。  

“牛玉,朕了解沈先生吗?”  

朱见济默默的询问一句,之所以会出现今天这种局面,在于当初信任了沈忆宸的提议,用相权来平衡皇权,阻止皇帝出现错误影响到家国天下。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帝王,会喜欢权力被制约的感觉,明良帝朱见清此刻心中有些疑惑。沈先生当初这样做的原因,到底是为了大明的未来,还是为了扩张自己的权势?  

曾经曹伴伴说过一句话,叫做“大奸似忠”,并且他用自己造反举动诠释了一遍。那么沈先生会用放下兵权的举动,来证明自己的忠诚跟大公无私吗?  

明良帝无法得出答案,他只能向牛玉问道:“牛玉,你说沈先生他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奴婢不知。”  

这个问题别说是牛玉不敢回答,满朝文武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定义沈忆宸。  

“那好,朕就把和谈圣旨交给沈忆宸,看看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明良帝仿佛下定了决心,他想要知道沈忆宸到底愿不愿意放下手中的兵权,来表明自己问心无愧,来换取皇帝学生的信任跟安心!  

明良六年二月的漠南蒙古,依旧还是一副白雪皑皑的景象,不过在雪白的大地中却出现了无数道车辙,把源源不断的物资运输到漠北草原的二十余座前哨中,完成对于整个蒙古汗国版图的分割。  

沈忆宸此刻已经从漠南云中城,转移到了最为前线的一座哨站之中,准备等到来年开春的时候,发起对蒙古汗国的总进攻。  

虽说沈忆宸不断向朝廷要钱要粮,但他身为内阁首辅却很清楚,维系这样规模的北伐战争,朝廷需要背负怎样的财政压力。  

能早一日结束战争,就能把这些钱财用在民生上面,哪怕这几年大明百姓已经过的比以往好上许多,可在沈忆宸的眼中依旧贫苦,还远远称不上什么丰衣足食,太平盛世!  

“沈元辅,这座前哨站距离鞑虏八河地区不到五百里,敌军高强度的袭击补给线,已经很难继续往前推进。”  

定襄侯郭登向沈忆宸描述当前困难,他自从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