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时运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晚上七点,观众开始入场,体育馆里也亮起了灯光,后台的一众演员该换衣服换衣服。  

刘峰和何建军趴在台口看像如蚂蚁过境般的观众,心中莫名地震撼。  

“老刘,咱俩啥时候也能在这演一场,哪怕说个十分钟小段也行啊!”  

刘峰笑道:“会有机会的,到时候咱俩恐怕二十分钟也下不来。”  

俩人心里都明白,华文社以后像这样的商演还会有很多,只要他们俩踏实住了,总有一天能登上这种舞台。  

七点三十分,入场音乐关闭,主持人迈步往出走,今天的周冬雪穿得格外靓丽,她也算是华文社专业开场主持人了。  

“华文社相声巡演北京站演出正式开始,下面请欣赏,《大上寿》表演者,杜小文,马小天。”  

后台所有演员都是第一次在这么大的场馆演出,心里多多少少都会紧张,尤其是开场的杜小文和马小天,他们一个小字辈,被安排在开场的位置,可想而知压力山大。  

大上寿这个节目是个传统相声,表演起来不算很难,杜小文俩人虽然紧张,不过见该响的包袱也都响了,心里慢慢的也就越来越放松。  

当表演结束以后,俩人的后背都已经湿透了。  

到了台下,马小天说了一句,“这可比跑个三千米还要累。”  

杜小文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你可得了吧,你还累,我特么更累。”  

第二场该是张奕和李孝庭,周冬雪再次上台报幕,下面请您欣赏,《时运赋》,表演者,张云声,李孝庭!  

张奕和李孝庭一深紫色大褂,迈着四方步登上舞台。  

观众一见张奕二人上台,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声浪一阵盖过一阵。  

叫好声,掌声,欢呼声夹在一起,台下还有不少观众要送礼物,不过都被保安拦住了,张奕一边双手合十表示感谢,一边叫一旁的保安帮忙递礼物。  

保安心里也无奈,心道:“我们就是个安保的,这会还得干搬运的活,得加钱!”  

足足五分钟,掌声才落下去,这足以说明张奕在观众心目中的影响力。  

张奕记得在平行世界的时候,小岳,小辫都经历过这种场面。  

张奕和李孝庭回到台上,调好话筒。  

张奕笑道:“感谢各位地支持,其实我们这行越来越好干了。”  

李孝庭道:“怎么呢?”  

张奕开玩笑道:“他们要连着拍仨小时,咱们直接拿钱走人了。”  

“嗨!”  

“吁”  

坐在后台的刘峰摇了摇头,“他们俩这才是和观众交朋友呢!”  

“对,他们现在算是彻底的人保活了。”  

戏剧作品有人保活和活保人,活保人是作品好,不论谁演,效果都不错。而人保活是观众看这个人,不论你演什么作品,观众都看。  

王孝楠在一旁笑道:“在别的地方不敢说,就在咱们园子里,他们俩就算站台上说文言文也有人买票。”  

杜小文也在一旁说道:“我小师叔那真不是盖的。”  

刘峰和何建军对张奕有了更深的认知。  

台上的二人还在表演,张奕不算第一次在这种舞台上表演了,至少精神上不算。  

前世经常跟师父是个们演出,自己商演的少,但是在这里,就是我自己的天下了!  

张奕越想越美,开口说道:“今天是咱们五棵松体育馆,到年底之前,我们还要跑四五个城市,天津,上海,成都,你们都买票了吗?”  

“买了!”观众在台下喊道。  

李孝庭笑道:“好嘛,这都是你的亲爹亲妈。”  

张奕差异地看了一眼李孝庭,“你最好照词儿说。”  

李孝庭笑骂道:“废话,你哪场照词说了。”  

好多人会把这句话当做一句玩笑话,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传统节目里,只要在入活之前,张奕还真没照词说过,这都是平行世界德芸社里的光荣传统。  

张奕笑道:“其实说白了,感谢观众地厚。”  

“对。”  

“打有相声一百五十年,也荣荣过,也落魄过,感谢观众地支持吧。”  

“对。”  

“都说观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是。”  

张奕一指李孝庭,“也就是他的爷爷。”  

“是,不是!”李孝庭赶紧说道:“好家伙,开场小一辈啊。”  

开场说了个小包袱,效果很明显。  

德芸社里很多小碎包袱其实都是小白写出来的,当年老郭也说过,小白是个创作型的演员,不过他的作品只有他说合适,有些碎包袱还是可以借鉴一下的。  

张奕没理李孝庭,接着说别的,“其实来说,我们俩成名时间不长。”  

“不算长”  

“满打满算也就三个多月的时间。”  

“确实是。”  

张奕笑道:“不过这速度可是跟火箭似的。”  

“还得是你有本事。”李孝庭捧道。  

张奕道:“其实人呐,有时候确实得信命。”  

“怎么呢?”  

张奕解释道:“命运这东西很神奇,这就好比是两碗米饭,一碗被人吃了,吃完被消化,然后去厕所排泄出来,最后被冲走,这就是他的命,改变不了。”  

“是啊。”  

张奕接着道:“还有一碗,没被吃,他就不必被消化,这就是他的运。”  

“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