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自己的节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奕仔细看着杜小文写的作品,看了看后无奈道:“少爷,您这字儿写的太…难以捉摸了。”  

还在幻想当中的杜小文尴尬地挠了挠头,李孝庭也探过来瞧了一眼,笑着说道:“你回头给你师父拿过去,看他夸你不。”  

杜小文尴尬的一逼,自己的字写的确实不太好看。  

民间俗称蜘蛛爬…  

看了一会儿,张奕道:“行,写的还可以,要改的地方也不少。你要想让我帮着改,晚上,晚上散了场上我家,用我电脑打一份,我帮你改改。”  

说完,把这份天书还给杜小文。  

杜小文挠了挠头,王孝楠在一旁问道:“写的啥啊,给我瞅瞅。”  

杜小文飞速将稿纸收进包里,忙道:“下次,下次一定。”  

上午演出,张奕依旧攒底出场。  

这场张奕和李孝庭准备压压活,自己的作品不演几个,真当我白在平行世界活那么些年呢!  

上台以后,观众们日常送礼物,张奕和李孝庭挨个收。  

各种礼物摆了一堆,这些礼物他们拿回去还真没地方摆。  

好多有纪念意义的礼物到可以拿回去收藏,一些食品类的礼物后台演员就给遭了。  

还有一些娃娃靠枕之类的,带回去可以送给其他人。  

鲜花这种一次性消费品最不好弄,张奕的处理方法就是能送观众的送观众,这样既可以增进感情,又不会浪费。  

剩下的拿家去,给老妈!  

母上大人怎么处理就是她的事儿了。  

如果实在太多了,张奕也会低价买给鲜花店,钱攒着,以后可以组织粉丝聚会用。  

相对来说,目前华文社为礼物头疼的也就张奕李孝庭二人。  

其他人也有观众送礼物,不过很少。  

像王孝楠收到的礼物回家就送媳妇儿送儿子了,哪用得着那么费劲。  

台上,二人收完礼物,二人站回台上,张奕笑道:“好家伙,因为你们,我们家都够开一个小卖部了。”  

观众哈哈一笑,张奕接着道:“下回来别送那么些礼物,你说你们还花着钱买着票,有不少人还买的黄牛票,挺老贵的,你也不知道我喜不喜欢。  

都9012年了,现在有个东西叫转账,咱们了解一下。”  

李孝庭道:“好家伙,您更狠。”  

“上的台来先做个自我介绍,有熟悉我的,也有头一回来的。”  

“是。”  

张奕鞠躬道:“学生张云声。”  

观众掌声雷动,叫好声一声高过一声。  

等观众平息了以后,张奕才说道:“我身边这位,李孝庭。”  

观众的呼声也很高,这个世界观众还没有那么坏,还没有捧捧哏这个玩法,所以张奕还是舞台上的中心。  

张奕接着道:“刚才是季小晨马小天。”  

“是。”  

张奕夸赞道:“俩孩子说的不错。”  

“是不错。”  

后一场演出介绍前一场的演员是个不成文的小规矩,主要是为了让观众加深对他们的印象。  

张奕这场说的是富贵生活,故事主要讲捧哏家里怎么怎么有钱,如何如何会享受。  

这个段子最早是他从夸住宅和师父的段子里整理出来的,后来又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  

前面的铺垫就是先介绍捧哏家有多少多少钱。  

铺垫开了以后,开始说这爷俩如何生活。  

张奕道:“庭哥他父亲,我管他叫大爷,我们爷俩关系不错。我跟庭哥从小一块儿长起来的。”  

“对,发小嘛。”每次张奕拿出新活之后李孝庭都特别有挑战性。  

别看俩人对过,对活时张奕主要说了毕竟核心的地方,一些大包袱,好多碎包袱全靠临场发挥。  

所以李孝庭每次和张奕说新活都要紧绷精神,被套路是小,万一那块没捧好就坏了。  

张奕道:“打小我家里穷,父母是工人,也没见过什么大场面,头一次去庭哥家给我吓坏了。”  

李孝庭疑惑道:“怎么呢,我们家又不吃人。”  

张奕解释道:“您各位还没瞧见过,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穿着就不用说了,就连家里的佣人穿的都是外国顶级设计师设计的服装。”  

“好嘛,这得多有钱!”  

张奕接着道:“我头一次去李家大宅,庭哥就嘱咐我。  

告诉你啊,别瞎跑,容易迷路,丢了没十天找不着你。”  

李孝庭惊讶道:“十天?好家伙,这宅子得多大啊!”  

“怎么说呢,你们家厨子和保姆搞对象,没搞几天俩人就分手了,原因是接受不了异地恋。”  

观众被逗得哈哈大笑,这本来是夸住宅里面的一段,被张奕用到了这里。  

“你想啊,从主卧到厨房开车就得俩小时啊!”  

李孝庭道:“那我们家吃个饭得多费劲!”  

张奕道:“李老爷子吃饭讲究,早起得喝牛奶。”  

李孝庭道:“有营养。”  

张奕对着观众摆摆手道:“但是和你们想象的那些不一样啊,不是你们想的那种从外面卖的那种。家里养着奶牛呢。”  

“我们家院子里还养着奶牛?”  

张奕道:“不止奶牛,你们家一切吃的肉类,还有蔬菜都是自己种的,有营养,无农药。  

所以老爷子要喝牛奶,不用从外面买,家里有现成的。”  

“是,倒是挺方便。”李孝庭若有所思。  

张奕叹了口气,“唉,不过喝牛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