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杂货铺炸锅了(1/2)
国庆,全国同庆的日子,七十年前的今天,我们的祖国从这里开始。
早上七点半,张奕全家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打开电视准备收看今天这场盛大的阅兵仪式。
张先生和吴女士今天特意换上一身特别隆重的衣服,全家人坐在家里吃着饺子。
饺子是吴女士昨晚特意提前包好的,三鲜馅,为的就是庆祝这个伟大的日子。
上午,一家子坐在在家里看阅兵,晚上,吴女士约了丈人丈母娘吃饭。
一大家子在家里做了一桌子饭菜,张奕还特意给袁璐开了视频,让远在魔都的女朋友也感受到家的温暖。然后…她就不高兴了。
十月二日,张奕的歌曲下载数再创新高,已经在同榜单里进了前十三。
为了庆祝这一成绩,三里屯,老王的酒吧,张奕约了孙明波他们庆祝,老王也替张奕高兴。
老王给张奕他们开了一瓶威士忌,还有一瓶香槟。
在众人喝得最高兴的时候,老王提议让张奕上台唱两首。
张奕也毫不客气,上台唱了一首海阔天空,和新歌小嫦娥。
酒吧的客人一见张奕上台,又将气氛带上一个高潮。
凌晨两点半,张奕给哥几个送上车,和老王站在酒吧门口,点燃了一根烟。
和酒吧里的喧嚣不同,外面显得十分安静,虽然也有微弱的嘈杂声,但相比于酒吧里面,外面的世界寂静多了。
“兄弟。”老王抽着烟,“谢谢啊,还把我的名字写上去。”
张奕歌曲上制作人的名字写的王学斌,配乐什么的都是王学斌的名字。
“客气啥,本来也是你帮忙制作的。”张奕深吸了一口烟道。
王学斌年少时一腔热血闯进京城,在经历了四处碰壁之后选择了退隐江湖。
有人说玩音乐的都是疯子,其实不论哪个行业,只要你真的喜欢,努力去做,那么每个人都是疯子。
成功了,功成名就。失败了,头破血流。
王学斌看着身边这个跟了自己四年的小孩儿,如今也是有名有钱的明星了,不禁感慨地笑了笑。
见张奕四处瞧望,老王问道:“你丫看什么呢?”
张奕一边抽着烟一边说道:“这里是酒吧街,老听说有人能在这遇到喝醉到不醒人事的小姐姐,然后把她们带到酒店,然后…嘿嘿嘿。”
张奕叹了口气道:“我在你这儿唱了三四年,酒吧街也算很熟的了,我咋就遇不着一回呢?”
老王把烟叼在嘴里,看着一条街的霓虹招牌道:“人家捡尸的也需要有恒心,有毅力,一等就等一宿。你要么就在里面唱歌,唱完打车就走,哪那么寸啊。再说了,你都这身价了还至于干这事儿?”
张奕叹气道:“遗憾啊!”
滴滴来了,张奕坐上车回了家。
到家后悄悄进门,免得给父母吵醒。
躺在床上,张奕又陷入了沉思,感慨这个世界,感慨这个人间,这个状态俗称就是:喝多了!
第二天,十月三日,华文社开始营业。
张奕今天的演出是下午的专场,和晚上的垫场。
今天华文社主要是为了庆祝祖国七十周年华诞,演出所挣得钱全部捐赠给希望小学。
以前剧场没有这个能力,一场演出也挣不了几个钱,挣得钱演员一分,再加上水电费什么的也剩不了多少。现在不同了,有了盈利,也有了能力,为公益事业做份贡献。
“张老师!”早上八点,张奕刚被吴女士从被窝里提溜起来,王志航和郑亮就站在院子里了。
“进来。”张奕在卫生间洗漱,吴女士把俩人带进屋里。
“吴老师好!”哥俩儿规规矩矩,显得彬彬有礼,乖宝宝似的。
“哎。”吴女士笑着答应一声,这俩孩子这几天总来,还帮着干活,听吴女士讲那过去的故事…
“你们俩吃饭了吗?”
“吃过了,我们俩得早起练功,练完吃过早饭就过来了,叫张老师去剧场。”王志航乖乖地说道。
“是嘛,你看看,这小伙子多精神,比那小犊子强多了。”
张奕站在门口,头发还湿湿的,正好听到这句…
“赶紧吃饭,没看着人家等着你呢嘛。”吴女士瞪了张奕一眼,一晚上没回来,一回来就喝的伶仃大醉,弄得满屋都是酒味,老娘还得给你洗床单换被罩。
张奕叹了口气,默默地坐在沙发上吃着油条喝着粥。
“我前天跟你说的那出戏回去听了没有?”吴女士对王志航问道。
“我听了,听了两遍,里面有几段唱老听不明白。”
“没事儿,回头你过来我给你讲讲。”
王志航为了拜张奕为师也算是煞费苦心了,在剧场里帮着张奕端茶倒水,不在剧场里就跑到他家帮着干活,想在吴女士的面前表现表现,到时候能帮着自己说说话。
张奕喝着粥道:“要不你去京剧团待两天得了,团里还有小姐姐供你挑选。”
王志航见张奕不高兴,气氛有些尴尬。
拍马屁拍过了?
吃完了饭,张奕换上长裤长袖,拿着扇子就出发了。
张奕今天演出的大褂儿在购物袋里装着,购物袋由王志航负责,郑亮也想帮忙,但是抢不过他。
路上,张奕问道:“我刚才说那个你想好了没?”
王志航不明所以,有些紧张,难道是我这几天马屁拍的太明显了?
“张老师
早上七点半,张奕全家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打开电视准备收看今天这场盛大的阅兵仪式。
张先生和吴女士今天特意换上一身特别隆重的衣服,全家人坐在家里吃着饺子。
饺子是吴女士昨晚特意提前包好的,三鲜馅,为的就是庆祝这个伟大的日子。
上午,一家子坐在在家里看阅兵,晚上,吴女士约了丈人丈母娘吃饭。
一大家子在家里做了一桌子饭菜,张奕还特意给袁璐开了视频,让远在魔都的女朋友也感受到家的温暖。然后…她就不高兴了。
十月二日,张奕的歌曲下载数再创新高,已经在同榜单里进了前十三。
为了庆祝这一成绩,三里屯,老王的酒吧,张奕约了孙明波他们庆祝,老王也替张奕高兴。
老王给张奕他们开了一瓶威士忌,还有一瓶香槟。
在众人喝得最高兴的时候,老王提议让张奕上台唱两首。
张奕也毫不客气,上台唱了一首海阔天空,和新歌小嫦娥。
酒吧的客人一见张奕上台,又将气氛带上一个高潮。
凌晨两点半,张奕给哥几个送上车,和老王站在酒吧门口,点燃了一根烟。
和酒吧里的喧嚣不同,外面显得十分安静,虽然也有微弱的嘈杂声,但相比于酒吧里面,外面的世界寂静多了。
“兄弟。”老王抽着烟,“谢谢啊,还把我的名字写上去。”
张奕歌曲上制作人的名字写的王学斌,配乐什么的都是王学斌的名字。
“客气啥,本来也是你帮忙制作的。”张奕深吸了一口烟道。
王学斌年少时一腔热血闯进京城,在经历了四处碰壁之后选择了退隐江湖。
有人说玩音乐的都是疯子,其实不论哪个行业,只要你真的喜欢,努力去做,那么每个人都是疯子。
成功了,功成名就。失败了,头破血流。
王学斌看着身边这个跟了自己四年的小孩儿,如今也是有名有钱的明星了,不禁感慨地笑了笑。
见张奕四处瞧望,老王问道:“你丫看什么呢?”
张奕一边抽着烟一边说道:“这里是酒吧街,老听说有人能在这遇到喝醉到不醒人事的小姐姐,然后把她们带到酒店,然后…嘿嘿嘿。”
张奕叹了口气道:“我在你这儿唱了三四年,酒吧街也算很熟的了,我咋就遇不着一回呢?”
老王把烟叼在嘴里,看着一条街的霓虹招牌道:“人家捡尸的也需要有恒心,有毅力,一等就等一宿。你要么就在里面唱歌,唱完打车就走,哪那么寸啊。再说了,你都这身价了还至于干这事儿?”
张奕叹气道:“遗憾啊!”
滴滴来了,张奕坐上车回了家。
到家后悄悄进门,免得给父母吵醒。
躺在床上,张奕又陷入了沉思,感慨这个世界,感慨这个人间,这个状态俗称就是:喝多了!
第二天,十月三日,华文社开始营业。
张奕今天的演出是下午的专场,和晚上的垫场。
今天华文社主要是为了庆祝祖国七十周年华诞,演出所挣得钱全部捐赠给希望小学。
以前剧场没有这个能力,一场演出也挣不了几个钱,挣得钱演员一分,再加上水电费什么的也剩不了多少。现在不同了,有了盈利,也有了能力,为公益事业做份贡献。
“张老师!”早上八点,张奕刚被吴女士从被窝里提溜起来,王志航和郑亮就站在院子里了。
“进来。”张奕在卫生间洗漱,吴女士把俩人带进屋里。
“吴老师好!”哥俩儿规规矩矩,显得彬彬有礼,乖宝宝似的。
“哎。”吴女士笑着答应一声,这俩孩子这几天总来,还帮着干活,听吴女士讲那过去的故事…
“你们俩吃饭了吗?”
“吃过了,我们俩得早起练功,练完吃过早饭就过来了,叫张老师去剧场。”王志航乖乖地说道。
“是嘛,你看看,这小伙子多精神,比那小犊子强多了。”
张奕站在门口,头发还湿湿的,正好听到这句…
“赶紧吃饭,没看着人家等着你呢嘛。”吴女士瞪了张奕一眼,一晚上没回来,一回来就喝的伶仃大醉,弄得满屋都是酒味,老娘还得给你洗床单换被罩。
张奕叹了口气,默默地坐在沙发上吃着油条喝着粥。
“我前天跟你说的那出戏回去听了没有?”吴女士对王志航问道。
“我听了,听了两遍,里面有几段唱老听不明白。”
“没事儿,回头你过来我给你讲讲。”
王志航为了拜张奕为师也算是煞费苦心了,在剧场里帮着张奕端茶倒水,不在剧场里就跑到他家帮着干活,想在吴女士的面前表现表现,到时候能帮着自己说说话。
张奕喝着粥道:“要不你去京剧团待两天得了,团里还有小姐姐供你挑选。”
王志航见张奕不高兴,气氛有些尴尬。
拍马屁拍过了?
吃完了饭,张奕换上长裤长袖,拿着扇子就出发了。
张奕今天演出的大褂儿在购物袋里装着,购物袋由王志航负责,郑亮也想帮忙,但是抢不过他。
路上,张奕问道:“我刚才说那个你想好了没?”
王志航不明所以,有些紧张,难道是我这几天马屁拍的太明显了?
“张老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