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低俗与糟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付老师,现在京城出现了一家叫作华文社的剧场您知道吗?”  

“我知道,华文社是赵永义十年前创办的,当时开业的时候我也去过。”  

“请问您对当下像华文社如此火爆的演出场面有什么评价,或者说您对华文社当下的发展有什么感想。”  

“华文社这半个多月来的演出很火爆啊,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我也关注过,这对于相声来说是个好现象,毕竟这么多年了,相声一直存在于低谷,有华文社这么一家剧场能做出这样的成绩我肯定是从心里为他们高兴。”  

“华文社里现在最火的是张云声,不知道付老师有没有关注过他。”  

“张云声这孩子确实不错,说的很好,观众也爱听,现在各大媒体上都有他的名字。”  

“那您有没有想对晚辈说点什么,或者说有没有什么嘱托。”  

“张云声这个孩子不错,但说的大多都是传统相声,传统相声不是不好,主要是里面有很多糟粕,这些东西是不能给观众听的。  

你像里面有很多伦理哏,打哏这方面的要坚决的杜绝。还有很多脏口,低俗的东西要摒弃掉,相声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作为我们当代的年轻相声艺人,我们要知对错,懂善恶,需改正。”  

………  

这是一段采访视频,是京城卫视在做节目的时候采访曲协领导付国民的一段视频。  

这段采访被截取到了网上,不少京城的相声同行看到以后不淡定了。  

某家小剧场的相声演员给另一家剧场的演员打电话。  

“老王啊,网上那段视频你看了吗?”  

“看了,你怎么想的。”  

“我觉得说的很对,自从张云声出现了以后风气确实不好。”  

“那我们…”  

虽然俩人说的都挺道貌岸然,可他们的真实想法互相都清楚。  

在张云声出现之前,他们的剧场还能维持几个观众,可自从张云声火了以后,自家剧场里的观众少之又少。  

京城民间相声演员联系了几个体制内的演员,一群人找了一家酒店,开了个会。  

“他张云声凭什么就能火成这样啊?”  

“年纪那么小,赵永义还把他捧成这样,他是赵永义的私生子啊,他这么捧他。”  

“人家会说传统相声。”边上的一个中年演员喝着茶水漫不经心说道。  

“他会说传统怎么了?新相声他会说吗,都是咱们扔下的东西,现在拿出来又说,一点本事没有,只会投机取巧,捡前辈们扔下的。”  

“你说这观众都让他灌什么迷魂汤了,说那些玩意儿观众还挺爱听。”  

薛君,一个体质内的相声演员,上过电视,是付国民的徒弟,他皱眉敲着桌子,“吵吵什么,咱们现在要说的是怎么能把相声净化,将糟粕的东西剔除出去。”  

其中一个民间演员说道:“我觉得咱们应该封杀张云声,就他带头说的那些低俗的东西,只要他不说相声了,那这些低俗的段子就没人说了,相声也就得到了净化…”  

一群演员热热闹闹的开会讨论净化相声,网上也没闲着。  

不少网友在看了付国民的评论之后,纷纷在张奕的微博下留言。  

“知对错,懂善恶,需改正。”  

张奕的粉丝和这群喷子开启了骂战。  

第二天上午,不少民间和体制内的演员纷纷又跳出来抵制三俗相声,矛头直指华文社张云声。  

赵永义在家气得直跳脚,网上采访视频让他生气,这一天的时间内更是有不少同行给他打电话,让他开除张云声。  

更加让他愤怒的,这里面竟然还有他的徒弟。  

赵永义的徒弟有二十多人,但有一半没有在剧场演出,都出去各自发展去了。  

周日早上他来到剧场,看到张奕正坐在后台与一众人闲聊。  

“大一那会儿交的那个女朋友可不是袁璐,袁璐之前还有一个。那会儿咱年纪小啊,啥也不懂,晚上我请她吃饭看电影,回去宿舍关门了,她问我说咱们晚上干啥去。”  

“那还用说,肯定开房啊!”冯孝云喝口茶说道:“大学门口的那些酒店旅馆不都是给你们开的嘛。”  

张奕道:“要不说我年龄小呢,我当时想也没想,我说,你身份证带了吗,要不咱网吧包宿去?”  

“哈哈哈哈…”众人大笑,这孩子还有这历史呢。  

其实这是张奕在平行世界看到的一个笑话,一群人没事儿瞎侃呗。  

“哈哈哈哈,不行了,唉,你这事儿在段子里当个包袱不赖,我能用不。”王孝楠笑着问道。  

“用呗,晚上管饭啊!”  

众人正说着,见赵永义进来了,忙起身问好。  

孙先生比他来的早点,一早就坐在后台喝茶了,孙先生家里一个人,老伴儿过世的早,儿子去深圳发展了,自己一个人在家,早上也不做饭,就早点起来买上早点来后台吃。  

赵永义坐在椅子上,看着众人道:“网上的视频你们都看了吧。”  

“看了。”  

“云声,你是怎么想的?”  

其实明白人都看得出来,付国民在点张奕,毕竟他是曲协领导,主要网上跳的欢的还是其他同行。  

可事儿在怎么说呢?  

体制内的有国家管着,发着工资,但剧场里的人纯看买票啊。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背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规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