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拜访赵永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演出结束后张奕和后台演员吃了顿饭便回家了,到了家,少了喧嚣,安静得让人不适应。  

到家时父母早已睡去,张奕坐在床上,看着房间里上学时买的吉他,感觉好梦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张奕站起来,走到吉他旁,抱起吉他,抚摸着琴弦,默默道:“虽然哥们儿说了相声,但请放心,我是不会丢下你的。”  

他房间里的乐器还真不少,除了吉他还有贝斯,西厢房里还有一架已经落了灰的爵士鼓。  

是不是该再添几件乐器?  

比如单弦,笛子和箫?  

都被那群低级趣味的人带坏了,让他想到箫就想起了…低头看看,又想起了袁璐…  

传统乐器都是他在平行世界里学的,或许可以在现实世界里展示展示。  

第二天一早,张奕起床都已经八点了,父母早已经走了。张奕穿好衣服来到客厅,见茶几上有张纸条,上面是母上大人写的话:略有瑕疵,继续努力!  

张奕苦笑道:“夸我一句有那么难吗?”  

衣服穿好,洗漱完毕,张奕握着扇子出了家门。  

今天没有演出,不用去剧场,他打算去赵先生家拜访一下,毕竟在人家手下吃饭,别看他是老艺术家,可也是张奕的老板,班主,前辈。  

赵先生家住在东四,张奕不打算坐车,腿儿着吧。  

夏天的京城人多,尤其是四九城里和各大景点。  

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他感慨还是小时候好,人没这么多也没这么热。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京城的胡同儿也成了旅游景点,尤其是一条条小胡同儿,老有游客在里面瞎转而迷路的。  

张奕手持折扇,一副老先生的做派边走边逛,一身素色的中华风衣服特别应景。  

高颜值的他很吸引路人的目光,有些外国游客还会慢下来拍张照片。  

张奕很享受这种感觉,估计没多少人不喜欢被别人关注的感觉。  

哎呀,那个妹子,你的口水该擦了!  

看到妹子看他,他又想起了箫…  

走着走着,忽然一个外国哥们儿走到张奕面前,嘴里钓着烟道:“嘿,哥们儿,有火儿吗借我用用!”  

这绝逼是个假外国人!  

“有,”张奕平时不抽烟,但自从他大学后口袋里就一直有盒二十八的中南海,俗话说有烟有朋友嘛!  

张奕从裤子口袋里掏出打火机,帮外国友人点上。  

外国哥们深吸一口烟雾,对张奕摆手道:“谢了啊哥们儿!”  

“客气!”  

待外国友人走后,张奕不禁感叹,他这京城话说的比我还地道。  

我们国家富强了,不再是那个谁都能欺负的国家了。  

记得以前听过一句话,忘了是谁说的了,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以前在外国,外国人见到黄皮肤人会问,你是RB人吗?你是韩国人吗?现在不同了,现在你再去外国,他们会问:你是中国人吗?”  

不知不觉间张奕想到了这个,心中不免多了几分自豪,今年又是诞辰七十周年,太多的外国人涌入中国,想要一睹这个五千年历史大国的风采。  

张奕不慌不忙的走着,见路边有水果店还买了不少水果。  

快到赵先生家的时候张奕突然一拍脑门儿。  

“我靠,这有水果摊,早知道就不在那买了。”  

一堆水果还有一个大西瓜,张奕愣是抱着走了一站地。  

到了赵先生家门口,张奕敲了敲门。  

不一会儿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个妇人,见张奕抱着不少水果站在家门口,问道:“小伙子你找谁啊?”  

“请问这是赵永义赵先生家吗,我是华文社的演员,今天过来拜访一下赵先生。”张奕恭敬道。  

“哦,你是张云声吧!”  

张奕点点头,妇人笑道:“快进来吧,我们家老赵这两天没少跟我夸你,说剧场里来了个好苗子。”  

妇人帮着张奕拎上两袋水果领着他进了院门。  

一见院子,只见不大的小院儿收拾的干干净净,墙台上养着各种花草。  

院子里七八个学徒正在那练习。  

几个学徒见到张奕,都停下来喊师哥。  

张奕笑道:“好好练,一会吃西瓜。”  

“谢谢师哥!”  

学徒学艺的过程是很辛苦很乏味的。  

一般开蒙时老师会教他们贯口,报菜名地理图什么的。都是大小伙子,让他老老实实地站在墙根一遍遍地背,一般人可受不了。  

早上五点就得起床,去公园或者河边那喊嗓子,练肺活量。  

有的先生还会教一些戏曲里面的身段,什么起霸,云手之类的。  

这也是一般的老先生不愿意让自家孩子学相声的原因之一,太苦太累。  

进了屋门,客厅里是一套木制的桌椅,赵先生坐在椅子上看书,手里拿着一本精装版的…  

这本书也没什么不好,被称为四大奇书之一,也是本千古名著,里边包含了很多哲理。  

见张奕进屋,赵先生把书放下,“云声来啦,快坐。”  

张奕坐到赵先生身边,把手里的西瓜放下,笑道:“赵先生学习呐,我说怎么您的精神头总是那么足。”  

“这小子。”赵先生笑骂道:“别瞎想,我这是在感悟其中的道理,看…”  

“别解释,都懂,都懂。”张奕给了赵先生一个男人都懂的微笑。  

赵永生气得把书扔在了沙发上,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