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首日销量爆表了!(二合一章节(3/4)
是一组作者的扛把子,二组的扛把子是曹鹰的《全球搞武》,可惜曹鹰不在摸鱼科技公司上班,二组的人不知道他的数据,只能默默看着一组作者装逼。
这时,忽然有人想到了三组。
三组,也就是墨鱼大佬的私人小组,目前只有两本小说,《凡人修仙传》和《盗墓笔记》。
《凡人》就算了,他们可不敢问老板卖了多少,不过《盗墓笔记》却可以。
几个和张磊关系比较好的作者跑到张磊旁边打探消息。
“磊哥,你昨天怎么样?”
张磊早已看完自己的数据,心情美滋滋,特别是知道了王平安才卖了20万,张磊的心情就更好了。
张磊和王平安虽然没有仇,可现在绝对是竞争关系。
王平安瞧不起张磊给别人做枪手,哪怕是给老板做枪手也一样。
张磊则要表现出自己的价值。
李老板能拿出《盗墓笔记》如此精彩绝伦的故事,他要是不能在数据上压王平安一头,岂不是说自己就是个废物?
这次号召读者去摸鱼商城买东西,其实就是一次潜在的竞争和排名。
谁卖的多,就说明谁的成绩好,谁的地位就高。
张磊开心的不只是自己能赚到钱,更在于他后发先至,成功超越了王平安……
“一般一般”,对于别人的询问,张磊一边码字一边淡定的笑了笑。
“我擦,磊哥不地道啊,和我们还保密?快说快说,昨天到底卖了多少?”
几个作者急不可耐。
打听别人隐私这种事,大部分人都乐此不彼。
虽然别人赚多少钱其实和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但大家就是想知道。
如果比自己少,开心。
如果比自己多,羡慕。
如果和自己差不多,心里就平衡了。
面对追问,张磊不慌不忙的打开作者后台数据,“喏,就这些,自己看吧。”
几人伸头,然后以一个更快的速度缩了回去,整个人都激动的腾空而起。
又是一句经典的“卧槽”开头句。
“磊哥居然卖了30万!!”
“9000块钱啊!磊哥,你能分到多少啊?”
张磊嘴角一抽,这种保密的事情你也好意思问?
张磊代写《盗墓笔记》,除了没有版权收入外,其他的阅读分成等收入都拿30%分账。
这个比例根据小说创意质量的好坏,还有枪手作者历史成绩的多少,都是不同的,张磊也不好对外透露。
看着张磊遮遮掩掩的样子,众人也知道这老小子赚的不少,顿时羡慕的口水横流……
尼玛,早知道给老板做枪手这么赚钱,我特么还写个屁啊!
拿着老板给的细纲直接码字,5000元底薪,还有提成,躺着赚钱不香吗?
他们显然是想多了,想给李羽做枪手,也不是什么人都符合要求的。
当王平安得知《盗墓笔记》居然卖了30万,他整个人顿时都感觉不好了。
《盗墓笔记》的收藏人数还没有《校花的贴身高手》多,结果销售额却比自己多三分之一,这说明了什么?
《盗墓笔记》质量高啊!
粉丝喜欢,才会支持……
想到这里,王平安的心思很复杂。
他属于天才创作型作者,一直看不上张磊这种做枪手的,但他现在也不得不承认,《盗墓笔记》写的是真好!
“不对!这和张磊没关系,都是因为李老板的创意好!”
“我要是有这么好的创意,还有详细的大纲和细纲,一定写的比张磊还好!”
王平安似乎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整个人心情瞬间就开朗了。
不是我军无能,实在是敌人的火力太霸道!
……
春节前所剩时间不多,这个时候买新衣服的人,都是等着穿回家装逼的。
要么是证明自己混的好,要么就是证明自己混的不差,总之就是一个意思。
李羽本来还想压一下时间,再精神折磨魏勇几天,现在想想还是算了,客户体验第一。
魏勇从摸鱼科技公司回去之后,当天就在办公室熬了一夜。
首先是反思自己的鲁莽行为,缺少必要的沟通,拍脑袋做决定。
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思考,怎么才能把多出来的货卖出去?
以前的老同事,电话都打一遍。
成功推销了几百件订单。
设计师朋友圈的熟人电话打一圈,又推销了几百件订单。
奋战了一整晚,把能找的关系都找了个遍,总算推销出去1000件订单,总价值堪堪突破30万。
第二天在办公室简单眯了一会,又和刚刚到任的刘达华商量开拓渠道的事情。
两人讨论了一整天,电话也打了无数,嘴巴都磨出水泡了,总算找到了几个潜在渠道商。
当然,只是潜在的,人家还要看样品的质量如何才能确定会不会合作。
第二天,一个合淝本地的渠道商来蔷薇服饰公司考察。
对方是一家经营连锁店的小老板,叫冯明亮,在徽州省有七八家服装门店,算是小有规模了。
“冯总你好!欢迎来我们蔷薇服饰公司考察!”
负责接待的人是刘达华,魏勇在旁边充当吉祥物,总经理亲自接待,面子上给的很足。
不是魏勇不想接待,实在是他对迎来送往的事情学不会。
一行人先是在会议室里聊了一会,然后冯明亮提出要去看生产车间。
给自己的门店做采购,没有人会敷衍了事。
冯明亮看的、问的很细致,足足参观了一个小时,把魏勇的腿都快走断了。
冯明亮对蔷薇服饰公司的生产工艺还是比较满意的,以他的眼光看,不比江浙地区的厂子差。
这时,忽然有人想到了三组。
三组,也就是墨鱼大佬的私人小组,目前只有两本小说,《凡人修仙传》和《盗墓笔记》。
《凡人》就算了,他们可不敢问老板卖了多少,不过《盗墓笔记》却可以。
几个和张磊关系比较好的作者跑到张磊旁边打探消息。
“磊哥,你昨天怎么样?”
张磊早已看完自己的数据,心情美滋滋,特别是知道了王平安才卖了20万,张磊的心情就更好了。
张磊和王平安虽然没有仇,可现在绝对是竞争关系。
王平安瞧不起张磊给别人做枪手,哪怕是给老板做枪手也一样。
张磊则要表现出自己的价值。
李老板能拿出《盗墓笔记》如此精彩绝伦的故事,他要是不能在数据上压王平安一头,岂不是说自己就是个废物?
这次号召读者去摸鱼商城买东西,其实就是一次潜在的竞争和排名。
谁卖的多,就说明谁的成绩好,谁的地位就高。
张磊开心的不只是自己能赚到钱,更在于他后发先至,成功超越了王平安……
“一般一般”,对于别人的询问,张磊一边码字一边淡定的笑了笑。
“我擦,磊哥不地道啊,和我们还保密?快说快说,昨天到底卖了多少?”
几个作者急不可耐。
打听别人隐私这种事,大部分人都乐此不彼。
虽然别人赚多少钱其实和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但大家就是想知道。
如果比自己少,开心。
如果比自己多,羡慕。
如果和自己差不多,心里就平衡了。
面对追问,张磊不慌不忙的打开作者后台数据,“喏,就这些,自己看吧。”
几人伸头,然后以一个更快的速度缩了回去,整个人都激动的腾空而起。
又是一句经典的“卧槽”开头句。
“磊哥居然卖了30万!!”
“9000块钱啊!磊哥,你能分到多少啊?”
张磊嘴角一抽,这种保密的事情你也好意思问?
张磊代写《盗墓笔记》,除了没有版权收入外,其他的阅读分成等收入都拿30%分账。
这个比例根据小说创意质量的好坏,还有枪手作者历史成绩的多少,都是不同的,张磊也不好对外透露。
看着张磊遮遮掩掩的样子,众人也知道这老小子赚的不少,顿时羡慕的口水横流……
尼玛,早知道给老板做枪手这么赚钱,我特么还写个屁啊!
拿着老板给的细纲直接码字,5000元底薪,还有提成,躺着赚钱不香吗?
他们显然是想多了,想给李羽做枪手,也不是什么人都符合要求的。
当王平安得知《盗墓笔记》居然卖了30万,他整个人顿时都感觉不好了。
《盗墓笔记》的收藏人数还没有《校花的贴身高手》多,结果销售额却比自己多三分之一,这说明了什么?
《盗墓笔记》质量高啊!
粉丝喜欢,才会支持……
想到这里,王平安的心思很复杂。
他属于天才创作型作者,一直看不上张磊这种做枪手的,但他现在也不得不承认,《盗墓笔记》写的是真好!
“不对!这和张磊没关系,都是因为李老板的创意好!”
“我要是有这么好的创意,还有详细的大纲和细纲,一定写的比张磊还好!”
王平安似乎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整个人心情瞬间就开朗了。
不是我军无能,实在是敌人的火力太霸道!
……
春节前所剩时间不多,这个时候买新衣服的人,都是等着穿回家装逼的。
要么是证明自己混的好,要么就是证明自己混的不差,总之就是一个意思。
李羽本来还想压一下时间,再精神折磨魏勇几天,现在想想还是算了,客户体验第一。
魏勇从摸鱼科技公司回去之后,当天就在办公室熬了一夜。
首先是反思自己的鲁莽行为,缺少必要的沟通,拍脑袋做决定。
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思考,怎么才能把多出来的货卖出去?
以前的老同事,电话都打一遍。
成功推销了几百件订单。
设计师朋友圈的熟人电话打一圈,又推销了几百件订单。
奋战了一整晚,把能找的关系都找了个遍,总算推销出去1000件订单,总价值堪堪突破30万。
第二天在办公室简单眯了一会,又和刚刚到任的刘达华商量开拓渠道的事情。
两人讨论了一整天,电话也打了无数,嘴巴都磨出水泡了,总算找到了几个潜在渠道商。
当然,只是潜在的,人家还要看样品的质量如何才能确定会不会合作。
第二天,一个合淝本地的渠道商来蔷薇服饰公司考察。
对方是一家经营连锁店的小老板,叫冯明亮,在徽州省有七八家服装门店,算是小有规模了。
“冯总你好!欢迎来我们蔷薇服饰公司考察!”
负责接待的人是刘达华,魏勇在旁边充当吉祥物,总经理亲自接待,面子上给的很足。
不是魏勇不想接待,实在是他对迎来送往的事情学不会。
一行人先是在会议室里聊了一会,然后冯明亮提出要去看生产车间。
给自己的门店做采购,没有人会敷衍了事。
冯明亮看的、问的很细致,足足参观了一个小时,把魏勇的腿都快走断了。
冯明亮对蔷薇服饰公司的生产工艺还是比较满意的,以他的眼光看,不比江浙地区的厂子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