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演技压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自己觉得演得不咋样,但其他人就不这么看了。  

首先是乔韵思,觉得他演得好棒棒。  

和他对戏饰演舒晴的苏樱,则忽然发觉他还是有点演技的。  

看监视器的谢导演,则感叹:“要是一部戏都这么演,那就好了。”  

至于用力过猛?有些观众看不出来演技,你不用力过猛他还认为你没演技呢!  

而最为震惊的还是刚刚来的苏正阳,他是最早认识张栎的。  

虽然他俩一直没多少交流,但张栎的演技,他还是在一档综艺的小情景剧里见识过得。  

那演技要怎么形容呢?  

如果真要形容,不夸张说应该是辣眼睛!  

而现在,不要说辣眼睛了,甚至看着还有点顺的意思。  

突然一下进步这么多,他都有点吃惊了。  

不管别人怎么看,张栎还一脸不满意地样子,着实装得一手好逼!  

第二场戏,是舒晴(苏樱)与汤伯文(苏正阳)在餐厅的戏,拍摄地点不用换,餐厅的布景早就搭好了。  

其实也不能算餐厅,就镜头前的画面是餐桌椅子,镜头外啥都没有。  

到时候拍,就拍二人吃饭的场景,多省事!  

而张栎的戏还要在下一场,正好趁这机会,他可以多多观摩苏正阳的演技,多学习学习。  

苏正阳走得路子和他一样野生派,都是没经过专业教导,完全靠自己磨练出来的。  

但就这样,他的演技可以说在青年演员中位列前茅,因此他的演戏技巧很值得学习,要能偷学一招半式的,对他大有裨益。  

在表演里,代入法,又叫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就是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面读的那本书。  

体验派的意思是说,你要演什么角色,先要深入体会角色内心的感受。  

比方,你演的是哪一种哭,就要去深入体会那位主人公的经历与场景,内在情绪要与角色保持一致。  

张栎现在用的就是这种,一开始走体验派的路子,比较轻松不需要大量的练习。  

另一个是布伦西特的表现派,这一派无所谓你有没有内心体验的。你就对着镜子哭,练习,摆100种表情,把外部的表现力做足,撕心裂肺也好,呆若木鸡也好。  

角色应该哭成什么样子你就哭成什么样子,只要外部表现到位了,内心没有体验也行。  

但对于张栎来讲不现实,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对着镜子细致入微地练习自己的表情。  

而且体验派演多了、经验丰富了。  

就未必每次都要调动内心体验去演戏,反而是一些并非真的情感驱动的技术设计,能够很好的实现演出效果。  

苏正阳自然也是体验派,和张栎一样是野路子,学他自然要比学专业的容易许多。  

而张栎要学的是一切动作,心理,表情地行为逻辑,讲他作为一个范本来练习。  

这时,苏正阳也换好了西服套装出场,他扮演的角色人设是:富二代舔狗。  

大体剧情是:看见舒晴和张灏的合影,汤伯文想了很久,他想放弃舒晴给她自由,让她可以更开心,而且还可以避免自己婚后头顶绿油油。  

导演见主演都换好服装,于是询问各小组准备情况,得到答复以后,举起大喇叭:  

“action!”  

汤伯文(苏正阳)坐在餐桌前,脸色凝重,几次欲言又止。  

“你今天感觉有点不对劲”舒晴(苏樱)边刀切着牛排,边说道。  

张栎在监视器后面,看着苏樱,暗想:果然要比原版扮演舒晴的女演员看着顺眼多了!  

原版扮演舒晴的女演员,颜值一般,身材一般,演技也一般。  

而且说话还一股死气沉沉的味道,也不知道怎么会让她来演。  

而苏樱则合适多了,不少颜值吊打原版,就连演技也比原版那司马脸好太多。  

“怎么不对劲”一被问道心事,他紧张地喝了口红酒掩饰。  

“对,就是这样式儿!”张栎一拍大腿,就是要这样的细节,他演戏就没细节,显得流于表面!  

坐在一旁的谢导演,暗地里瞪他一眼。  

能不能拍自己大腿,我又不是女人,你拍拍什么拍!  

张栎要会读心术,肯定会回答:拍自己大腿难道不疼吗!  

舒晴放下刀叉,为难道:“我也说不出来,就是感觉”  

而汤伯文摇摇红酒,放下后叹息一声,久久无言。  

怕气氛沉寂,舒晴提议道:“吃完我们去看电影吧,你帮我找到皮夹,我请你看电影。”  

可他依然没有回应,于是她犹豫道:“不想看电影?”  

“你觉得一个人只要够努力,就可以让自己喜欢的人,喜欢上自己吗?”  

“什么意思”  

“我最近很认真地思考一下我们之间的关系”  

“那想出什么结果了?”  

或许是酒精给了他勇气,此刻他说道:“我好像做了很多一厢情愿的事情,我想解除我们两个的婚约,别再朝着一个不存在的目标努力。”  

“好,咔!”  

剧组工作人员响起了掌声!  

这是他们入剧组以来,看过最有质量的一场表演。  

就连对戏的苏樱也对苏正阳演技大为认同,刚刚居然也将自己代入了戏。  

而张栎在一旁点点头,表演很有逻辑,从最开始不好说,到最后因为酒精醉眼迷离,有了勇气说出自己的想法,苏正阳表演得很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