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一章 完结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星月域,冥域天龙帝朝一战溃败,引发深渊、玄元神庭高度重视。  

幽阎赦令,聚集所有深渊界主推动深渊小世界融入星月域,与神族倾力一战。  

胜利,则深渊一方的界领有机会在幽阎炼化先天阴属性本源之前,打入玄元世界,割据一方。  

败,则幽阎吞灭深渊闇海,执掌先天阴属性本源。  

同时,神族一方五方五帝统合神族封号神主,抵挡深渊入侵。  

冥域天龙帝朝为报仇,在先期战斗中,暗算摩罗帝朝,是得摩罗帝朝陷入萧规等人的围攻之中。  

然而,冥域天龙帝朝却不知,摩罗早有意割裂深渊本源。  

这一战中,摩罗帝朝几乎全灭,摩罗界域也被萧规吞灭,而摩罗达成心愿,舍弃深渊本源。  

因冥域天龙、摩罗帝朝各怀心思,星月域两界第一战,深渊打败亏输。  

萧规吞灭数十界域,获得无尽本源,同一时间,玩家整体也得到大幅度提升,一战过后,如专题组战狼,大夏天庭,恒达、千达等公会玩家皆提升至圣阶。  

一战过后,萧规神域小世界扩张到极致,麾下圣域玩家过百万,在无尽深渊,更是占据近五分之一的本源。  

如此实力,萧规再也无法掩藏。  

贪狼神侯、罪神魅狐也跟着收获不小。  

萧规与贪狼神侯大胜,另一方,摩罗摆脱深渊本源限制,以罪神之身、人族九祖修罗战祖之名重临玄元世界,揭开远一桩古人、神隐秘。  

远古之前,人族开辟修炼之道,吸纳天地能量,提升本源,乃至达到圣域境界时,拨动天地规则,战力更是远超神族。  

其中,人族九人完善圣域之道,声名远播,被人称为人族九祖。  

人族九祖战力惊天,人族由此独占玄元星辰。  

被如蝼蚁一般的人族欺辱,神族痛定思痛,集合全族之力,通过先天阳属性所化的至宝“封神榜”开辟神族之道。  

神族之道初成,神族便开始与人族交锋、论战。  

期间,人、神互有胜负,如摩罗,凭借尚未圆满的功法“摩罗九劫”,百战百胜,打出修罗之名。  

期间,神族一方也有天才出,如神庭之主,幽阎神主,先天本源浑厚,其战力不在摩罗之下。  

除去幽阎外,如五方五帝,九元神主,皆是天资过人。  

在人、神两族交流之中,有人神情愫生,人神结合之下,有初代的“神子”出世,轰动天下。  

神子!  

神之后裔!  

神乃天生地养,在无尽岁月中,无数神与神结合也没能产生后裔,而今与人族相合,却能产生后裔,延续种族。  

但随着神子年长,众神族却发现“神子”却与寻常人族一般无二,不像神族一般,拥有无尽生命。  

神与人合,生子却为人!  

在绝大部分神族看来,是耻辱!  

神子,是不可接受的存在!  

神子之事件,导致神族内部开始分裂。  

以五方五帝为首的神族,对人族心存善念,但以幽阎为首的部分神族心存恶意。  

幽阎更是暗中擒拿无数“神子”、人神夫妻,进行各般灭绝人性的实验。  

人神论证修行、人神相争相恋…  

幽阎暗中捕捉神子、神人夫妻,数十年过去,幽阎意外创出“灭神封神”之法——罪神之道!  

身为神族第一神,幽阎明悟天地本源,阴阳之密。  

天地之初,绝大部分阴阳本源相合,形成玄元大世界,剩余部分阳属性本源孕育神族,最后一部分凝结成阳炎封神榜。  

而先天阴属性本源,却未能孕化出神灵,反而在无尽虚空之中,演化出一道无尽深渊。  

神与神,皆是阳属性本源孕育,却无法结合,孕育后代,反而人之一族,阴阳俱全,神与人交,才能产生子嗣。  

由此,幽阎推断,阴阳相合才能造化奇迹!  

神族身躯,先天属阳,要阴阳相合,唯有舍弃阳属性本源,以阴阳之力再造神躯!  

数十年试验下来,幽阎终究创出剥离阳属性本源之法——万灵化生演神阵!  

后天生灵,天生蕴含极微弱的先天阴阳本源之气,只需收集足够阴阳本源,便可冲散神族的本源!  

万灵化生阵,便是以无尽生灵命元化阵,冲刷神躯,洗去神之本源!  

如此,再以阴阳之气,血元造身,方能统辖阴阳之力!  

实验有所成之际,幽阎更是加大力度抓捕神子,直到九元与摩罗之子被抓,九元与摩罗杀入神庭,幽阎事迹败露…  

大战之下,幽阎退败,万灵化生、罪神之事也暴露。  

摩罗本是人族之身,在与幽阎大战之时,本就寿元将近,一场大战下来,虽是重伤幽阎,但摩罗也是油尽灯枯。  

子嗣身亡与幽阎之手,摩罗也即将身亡,九元决意之下,依照幽阎留下的万灵化生演神阵,自废神域,将摩罗演化成罪神。  

九元绝命,摩罗成为罪神隐退。  

然无人得知,九元绝命之时,九元神格却被一位神主给偷偷换掉,最终,九元神格落入贪狼之手。  

经此大变,以摩罗的天资,足以推断出天地阴阳之密,已经幽阎的打算。  

之后,摩罗沉寂数万载,之后,更是主动堕入深渊,实则在暗中完善摩罗九大限,等待幽阎复活。  

先天阴阳相合,造化奇迹,便是轮回无尽之力。  

两界第一战落幕,萧规吞灭近两层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