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抵达津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当然记得!  

那个可恶的小崽子,不但让他当街丢脸,还打伤了他。导致后来一到阴雨天气,腋下就隐隐作痛。  

曾鑫是那种绝对不能吃亏的人。  

所以才会在当上鹤北的老大之后,利用手里的资源和权力到处寻找武天凤(吴宇)。最后,找到赵老六那儿,他就遭了秧…被曾鑫亲自带人去逼问吴宇的下落,最后被折磨致死。  

可无论如何,曾鑫都想不到,那个该死的小子胆子会大到这种地步!  

竟然夜闯镇长府来杀他。  

更重要的是,气质完全变了。现在的吴宇,沉稳、大气,整个人带着一种淡漠和疏离感,那是内心深处极其自傲和尊贵之人才有的气息。  

其实也正常。  

化劲,是内家拳法明面上的最高境界。一入化劲,便如同是一种生命本质的强化。这样的人,就算不故意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但会自然而然地与众不同。  

比如现在的吴宇,身上的气质威压和那些手握大权的封疆大吏差不多!  

“三年的时间…他,他怎么会变得完全不同?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曾鑫已经慌得六神无主了。  

想求饶,嘴里却发不出声音来。只能不断地磕头,发出砰砰的声音,额头上已经血肉模糊了…  

然而,吴宇只是用一种轻蔑的眼神看着他。  

伸手在他脖子后面的某个穴位拍打了几下。曾鑫顿时就觉得精力充沛,精神很好!  

这其实是一种短暂提高感知的功夫,吴宇这么做,是为了让这个恶人对痛苦的感觉更加清晰…  

手挥琵琶!  

直接打断了他的声带——哪怕嘴里已经塞了被子,也还是要保险。  

揽雀尾!  

双手用劲,带着螺旋和摩擦的暗劲勃发,让曾鑫的臂骨像是被刀砍中一样齐齐断裂。然而外面却看不出端倪,只是软塌塌地挂在前面。  

剧烈的痛苦,让他浑身都开始颤抖起来。想要喊叫,却发不出声音。眼泪鼻涕一大把,混着汗水滴落下来…  

单手栽捶!  

连续两下,咔嚓咔嚓。  

双腿的腿骨又被拳劲儿硬生生砸断。  

此时此刻的曾鑫,知道自己绝对无法幸免了,任何求饶都是没有办法的。只希望能够早点死!  

最后,吴宇一式搬拦捶轰在他胸膛上。  

噼里咔嚓…  

像是炒豆子一样的声音,整个胸腔碎裂倒飞出去,摔在地上,跟死狗一样不动了。气绝身亡!  

吴宇揭开背后包着剑鞘的油布…  

铿锵!  

武当剑出鞘。  

银色的寒芒闪过,一颗头颅已经提在手上。用布包裹一下,也和剑一起背在身后。  

他推开房门,再次避开巡逻队,然后沿着原路返回,出了院墙。在轰鸣的暴雨中,朝着镇外而去…  

杀了仇人、又算是国贼,吴宇只觉得心中畅快不已。有一种古代豪侠的感觉。  

十来分钟后。  

他到了镇外松树林里,站在赵老六的坟前。解下背后的包裹,一抖。  

咕噜噜!  

曾鑫的脑袋就滚落在坟前。  

“赵大哥,我把害死你的人带来了。用他的头颅来祭奠你。你在九泉之下,安息吧。”  

祭奠完赵老六之后,吴宇在鹤北这里也就没有任何的牵挂了。  

学了一身高深的拳法,在这个龙蛇混杂、高手宗师辈出、国术昌盛的乱世里,广阔的天地等着他去闯荡和冒险!  

吴宇把装着李景林军装的箱子挖出来,趁着夜色和暴雨,离开了鹤北镇,一路南下…  

从黑龙江最北部的这座边境小镇,一直往南到出山海关,纵向穿越了整个东北。他花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  

按理说,在火车已经逐渐普及的年代,根本不需要这么长时间。  

但吴宇大部分时候都是靠步行——不是没钱,李景林给他留下了不少的银子、金条,还有通行的货币大洋。而是因为只有这样,脚踏实地地经历,他才能真正的感知这个时代的脉搏,见天地、见众生,最后见自己。  

而且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每经过一座城市停留几天,都会把当地的日本和日伪高层顺手刺杀几个。  

虽然对吴宇而言,这只是电影,但同样是真实的。  

他个人的力量虽小,能做一些就做一些吧…  

天气真正热起来的时候,吴宇抵达了津门。  

津门这地方,距离北平很近。北依燕山,东临渤海,上有白洋淀,下有渤海湾,地处九河下梢,实际上主要是五条河道交汇之处。  

明成祖朱棣时,在津门设卫,把值得信任的军队驻防于此,负责拱卫京师。所以从明朝时就管这地方叫天津卫。  

到了清朝末年,这里已是九国租界,空前繁荣,三教九流聚集,鱼龙混杂,国术高手层出不穷!  

比如赫赫有名的霍元甲,就是津门人,号称津门大侠。  

虽然后来他的精武体育会是成立于申城,名声真正享誉天下也是在申城,但大抵还是把他算成津门的宗师。  

在霍大侠在申城被日本人毒死之后的1912年,河北的形意拳宗师李存义,联合另外两位好友,在津门创办了名声同样很大的中华武士会!  

在1928年金陵的中央国术馆成立之前,最厉害的两大武术联盟组织,就是霍元甲在申城创办的精武体育会馆和李存义在津门创办的中华武士会。  

后来官方背景的中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