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剑仙旧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吴宇起身。  

默默来到老乞丐身旁。  

只见他双目紧闭、表情祥和,嘴角似乎还带着一丝笑容,确实走得很顺心。  

“师父,走好。”  

吴宇再次朝着老乞丐深深鞠躬。  

然后,他用那把武当剑在山巅挖了一个土坑,把老乞丐埋了。又找来一块石头,在上面刻了“恩师之墓”四个大字碑文。  

吴宇站在老乞丐墓前,一动不动,像是雕像一般。  

他这一站,就站了大半天的时间。直到日头偏西,他才恢复了动作。  

收起武当剑入鞘,然后缓缓走到老乞丐留下的那口大木箱子旁边…  

老乞丐让吴宇带着这口旧箱子来这儿,虽然没说什么。但意思很明显:是让吴宇在自己死后打开箱子!  

“或许,箱子里有师父的身份线索吧?我总不能连师父的名字都不知道。”  

吴宇心中默默想着,打开了这口老旧的大木箱…  

他首先看到了一件衣服。  

那是…一件戎装!  

虽然上面蒙了些灰尘,但还是显得英武不凡。  

吴宇对军事方面一窍不通,对于军装、军衔什么的,就跟是一无所知。更何况还是民国时期的?  

但从这衣服的造型上看,军衔显然是不会低的!  

“师父总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自己是大人物,看来果然不假。刚才临死之前,他又说不该去争天下。所以,师父应该是一名大军阀?”  

吴宇倒吸了一口凉气。  

要知道,在这个乱世,真正手握重权的人就是这些手头有兵的大佬啊!  

不过,就吴宇那点可怜的历史知识,除了特别耳熟能详的几个大佬知道,其余的也叫不上名啊。  

“看样子,等这次回归现实之后,要好好恶补一下历史知识了。”  

他仔细地抚着手里的这件军装。  

嗯?口袋里好像有东西?  

伸手一掏。  

一封信就出现在眼前,信封上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吾徒天风启。  

“师父果然给我留了信!”  

他赶紧把军装放回箱子里,拆开信封看了起来…  

“吾徒天风,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为师应该已经真正离开这个世界了。我知道,你一直对我的身份很好奇。生前我不愿说起,死后,总该让你了解个大概。你我师徒一场,总要交个底的。”  

“我的名字,叫做李景林。光绪十一年,出生在直隶枣强县。我的父亲早年曾是一名镖师,有些功夫。所以,从小就教我练功。光绪十四年,我三岁时,就有幸拜入武当丹字派第九代传人,宋唯一真人门下。修习武当剑术。”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国变,天下动荡不安。宋师云游四方离去。我又前往永年县,拜太极大宗师杨露禅的第三子杨健侯为师,修习杨氏太极拳。这,大概就是为师在武林中的师承渊源了。”  

原来如此!  

“原来师父的名字,叫做李景林。”  

吴宇将这个名字,在心中默念了几遍,生出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来。  

虽然说,师父的功夫传承他早就知道,现在从信封上再次看到,又有一种新的感受。他继续把信看下去…  

信上写。  

“说完了武林中的身份,再说说我在世俗中的身份吧。其实,这两者之间,也算彼此难分。光绪二十九年,我十八岁。武艺不说大成,但也算顶尖高手了。拳法入化劲,剑术也已入微。”  

看到这,吴宇又是一惊!  

师父总说自己是武学奇才,可师父十八岁就已经达到化劲层次,也是骇人听闻。当然,李景林三岁练武,也算是花了十五年时间。  

吴宇继续看信…  

“这一年,我到了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学习。当时的同学,现在比较有名的,有吴佩孚和孙传芳。”  

卧槽!  

吴宇惊了。  

这两个人,都是大军阀,他在高中历史课本上学过,还要背、要考试的!没想到,竟然和自己的师父是同学?  

“之后的许多年。也就是一些参军入伍,打仗的事情。我拼着一身化劲功夫和武当剑术,自然是在战场上建树颇多。到了1917年,我随当时的上级许兰洲一同加入奉系军。并在1921年,受到张作霖大帅的器重,成为奉系军中的少壮派高层。”  

“之后的事情…唉,不说也罢。我得张大帅器重,心中自然感恩戴德。可我作为一个国术高手,同样也是正规军事学院毕业的军人。对于如何终结乱世,也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和张大帅有些冲突。”  

“所以,之后的几年,我与张大帅缕缕爆发冲突。以至于最后,闹到兵戈相见。当时我认为自己没错。现在反思,真的是大错特错。可,悔之晚矣!”  

“1926年,我被冯玉祥击败。才终于感觉到,或许自己不是争天下的那块料。我真正擅长的,还是国术、是功夫!于是,我便开始游历,到了上海。跟当时年纪已经很大的孙禄堂大宗师交谈一番,受了一些指点。”  

“1927年,当时常公让我协助建立中央国术馆。建成之后,我让张之江担任馆长,自己继续游历。推动全民国术化的运动。我希望,我们华夏人,人人都强身健体。”  

“1930年的时候,我到山东,成立山东国术馆。当时,我已经被人称为剑仙!呵呵,徒儿,说到这,师父要自豪地吹嘘一句了。在我们这个时代,有武林三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