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魔教总坛告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听到脑海中出现的声音。  

陆盛不禁神色一动。  

“发现可融合功法,是否将惊神指、遮天手、八荒神魔拳进行融合?”  

这是说…可以对功法进行融合了?  

惊神指、遮天手、八荒神魔拳。  

这三门功法可都是手上功夫。  

现在一想,确实有融合关系。  

系统居然还有这个功能。  

这可是一巨大发现。  

只是寻思了一小会儿,陆盛决定先试一试这个融合功能。  

三门功法进行融合,不知会产生一门什么样的新功法。  

结果令陆盛期待。  

“将惊神指、遮天手和八荒神魔拳进行融合!”  

陆盛下达了融合命令。  

“首次融合提示:需消耗1000点负面情绪,是否确认融合?”  

“融合!”  

1000点负面情绪,小意思。  

“正在进行融合,请稍等。”  

提升声响起。  

属性面板上,这三项功法一栏发生跳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汇聚在一起。  

惊神指、遮天手、八荒神魔拳,三门功法的所有招式皆开始彼此融合,在陆盛脑海中浮现出三个小人。  

三个小人的模样和陆盛一模一样,开始各自演化出三门功法的独有招式。  

就像是陆盛将三门功法从头到尾,所有的招式都施展了一遍,闪动出一道道身影。  

尔后,这些身影维持着各种招式形态,统一重叠到一起,合成了一个小陆盛。  

一门崭新的功法记忆融入了陆盛脑海,其中部分记忆似曾相识,但又与之前的那些功法记忆不尽相同。  

很奇妙的感觉。  

就像是现实中见到一个场景,忽然觉得这个场景曾经在梦中见过,却又想不起是哪个梦,什么样的梦里,心中盘旋着一股似曾相识的感觉。  

“恭喜您,新功法融合完毕。”  

提升声响起,陆盛注意到功法一栏上有了变化。  

惊神指、遮天手、八荒神魔拳三栏,在属性面板上消失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行新的文字出现在功法一栏最底部。  

陆盛目光灼灼的看着新出现的功法,心中窃喜。  

新功法已经自动命名,且境界直接达到圆满,无需后期加点升级。  

上苍之手,圆满上苍之手:凌驾众生,俯瞰万灵,执掌天地,是为上苍。包含上苍指、大九天手、天意拳等诸般招式,由惊神指、遮天手、八荒神魔拳结合而成的顶尖功法,只要你实力足够强大,便可以代表上苍意志,替天行道。  

看着这门新功法的介绍,陆盛不禁咧嘴一笑。  

类似魔教的镇教神功,包含诸般武学招式,倘若将其拆解开来,完全可以分解成几门小功法,任何一门都可以被列为武林至宝。  

比如这其中的上苍指、大九天手。  

当然,这门上苍之手中蕴含的顶尖招式,陆盛稍微合计了一下,数量竟达到了三十种之多。  

也就是说,单凭这一门上苍之手,自己就能算是有三十余种武学傍身。  

用途很广泛。  

“三门手上功法可进行融合,那么是不是代表,修炼了三门腿上功法达到圆满境之后,也能进行融合?”  

“或者说,只要再修炼了手上功夫,如大荒囚天指、裂天神拳之类的,同样达到圆满,可以与上苍之手进行二次融合?再产生出一门新功法?”  

“功法彼此融合的基础,是需要同种类相近的吗?”  

“两门功法是否也可以进行融合?”  

一时间,一系列的念头在陆盛脑海中浮现。  

陆盛:七境上品天赋神通:垂钓负面情绪:17302  

昊日耀青天,圆满纵横十字刀,第六层天魔音波功,圆满无相魔功,圆满兵字秘,圆满上苍之手,圆满视线扫过属性面板,陆盛不禁将注意力落到了昊日耀青天之上。  

作为魔教的镇教神功之一,昊日耀青天和海上升明月都师出同门,属于一脉。  

那么,这两门镇教神功是否可以进行融合,融合出一门新的镇教神功,凝聚出日月当空的景象?  

至于兵字秘,陆盛倒是知晓。  

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  

这九秘本就可以合一。  

只是后继能不能获取别的九秘,甚至集齐九秘,那可得看自身气运了。  

查看剩余的17302点负面情绪,陆盛干脆将纵横十字刀也进行加点。  

消耗了2300点负面情绪,纵横十字刀的修炼记忆涌现脑海。  

这门刀法分为纵刀式和横刀式,威力各有所长,也可分化成两门刀法。  

两种刀法一纵一横,互相结合,威力将翻上两倍有余。  

曾经对战老蛟王时,陆盛便以赤龙剑施展过这门刀法,威力如何,陆盛亲手试验过。  

待着属性面板上的功法皆是清一色的圆满,陆盛这才停止了加点。  

负面情绪再一次扣除500点。  

陆盛开启挂机垂钓,这次撤去了属性面板。  

也就在这时,殿外的梅老步入了殿中。  

陆盛端正神色。  

“禀教主,神教总坛来报,十万火急。”  

梅老语气有些急促的禀报道,一脸的忧色。  

陆盛微微挑了挑眉。  

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梅老如此失态。  

但敌军可都在这里,魔教总坛还能受到什么威胁,且情况十万火急?  

“嗯?”  

陆盛语气随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