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影响力(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拿出一些特别精品的文物,来诱惑那些收藏着青铜器的藏家们出手。  

白羽娇和他同穿一条裤子,套路自是熟的很。而且,很多事情都是她帮着出谋划策的。  

夏宇对古董行的了解,也没她那么深刻。  

他也没那么多的功夫去研究琢磨这些,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搞好东西回来上。  

两人一起带着东西去到白高泽家,除了瓷器外,也带了些打包好的海鲜过去。  

这天是元旦假日,也是做珠宝公司的白瀚飞他们最为忙碌的时候,放假了,更多的人去逛街消费。  

但现在港城这边受到的影响还在加剧,游客减少,珠宝公司的生意也比过去少了很多。  

夏宇之前提供给她们白氏珠宝公司一批宝石,倒是替他们帮了不少的忙。首先没有什么成本上的压力,他不着急用钱,可以等他们卖出去之后再分账就好。  

对比其他的珠宝公司而言,这就已经是天大的优势。  

所以这期间,白氏珠宝也在主推红宝石,蓝宝石以及珍珠,并且有价格上很大幅度的优惠。尤其是在圣诞节和元旦节期间,一向浪荡的白皓轩都忙得不行。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珠宝行业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甚至可以说是惨烈的。  

这会白高泽家就他和老伴在。  

古董街的出云轩店铺那边,现在很多生意可以不在那边谈。也有他徒弟林向阳在那边打理,做些古董文物的保养工作,至于单纯的新入行的顾客,现在数量已经相当少了。  

白羽娇家的御祥斋那边,也是同样的情况。  

见面寒暄热闹自不用提,夏宇昨天的时候,就有跟白高泽联络好,叫了他们一家晚上过去吃晚饭。  

这会嘛!  

就主要看夏宇带过来的好东西,以及白高泽替夏宇收到的青铜器,还没付钱,需要夏宇亲自确认是不是需要。他的要求也不过分,必须得亲自上手鉴定之后才行。  

也就是说,其实还没正式交易。  

主要是经过这次的秋拍之后,白高泽在圈内也有了更大的影响力。  

特别是他花两千多万港币,拍下国际拍卖行的重量级青铜器这件事。  

也和他之前放出消息,多方收藏青铜器的消息不谋而合。  

最起码,是能说明一个问题,白高泽这个老牌古董商,有这样资金实力。  

拍卖会上的文物,往往都是古董行最贵的。  

这点毋庸置疑。  

他都舍得在拍卖会上扫货,说明的确是不差钱的。  

还有就是,他手里的好东西很多。  

特别是元青花。  

业内很多藏家和大佬都知道,可惜的是,精品元青花实在太贵。  

这次的港城的几家秋季拍卖会上,都没几件重量级的元青花现身。  

原因很多,第一,元青花的数量不多,拍卖行想要征集到合适的拍品很难。  

其次,真正流传有序的元青花瓷器,藏家收藏之后,除非是有什么特别的情况。比如老一辈藏家去世,家里人把藏品出手,分家产这样的。  

豪门恩怨,争财产也是大家最常见的情况。  

白高泽作为老牌古董商,有自己独特的渠道搞到好东西,这个也是各凭本事。  

他在拍卖会上出手扫货之后,后面影响才凸显出来。  

而那个时候,夏宇已经离开港城,回到玉海,再去往大马。总之,不在港城。  

这会,几个人碰头的时候,白高泽也说起,“好几家拍卖行都有问我征集元青花上明年春拍的事情,阿宇,小娇你们怎么看?”  

“不是流传有序的元青花他们也给上拍吗?”夏宇问。  

“都是国内的拍卖行,国际拍卖行那边会更加保守些。”白高泽解释道,“和你之前拍的那些青铜器一样,讲是私人藏家手里的东西就行。”  

白羽娇的想法是,“如果不走拍卖行能出手的话,就直接出手好了。”  

夏宇点头表示同意,也说,“其实主要还是资金数额太大的问题,就算上拍卖会,拍卖成功,买家什么时候付款也是个未知数!”  

白高泽笑着说,“确实如此!阿宇那要是有其他元青花瓷器也是可以拿出来的,价格没那么高的倒是特别好交流出去的。”  

夏宇想了想说,“这样的元青花瓷器有不少,但我想自己留着,除非拿青铜器来换,而且必须得是通过我们鉴定才行。”  

白高泽一听就觉得有戏,对夏宇的要求他倒也不觉得奇怪了。就算他已经收了这么多的青铜器,还大有把青铜器都收到他家的趋势。  

只要他能拿出更多的元青花瓷器来就好。  

除了最精品的元青花瓷器,其他几十万,以及几百万,只要不超过千万的元青花瓷器,在市场上都是特别受欢迎的。手机\端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这个前提就是,元青花瓷器是真的。  

夏宇搞来的元青花瓷器都可以保真。  

白高泽可以对自己的老客户进行保真,这在古董行里,已经算是为数不多的特例了。  

白羽娇自是全力支持夏宇的决定,他有跟她透露这次大马之行的收获,元代沉船,上面有很多的元青花,但品质比较参差不齐。  

这点熟读历史的白羽娇也是特别清楚的,在东南亚出土的元青花瓷器,质量普遍都不太好。  

销往中东地区的元青花瓷器,品质算是最高的,市场价格也好。但更多的时候,是根本找不到这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