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继续打捞(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天,他就只工作了十二个小时左右,下午五点就带着海鲜回到了民宿。  

当然,对外还是说去海鲜市场买的,反正也无从查证。  

夏雪她们今天准备大干一场,买了充足的食材回来。  

陈文秀这姑娘还特意挑了几种酒回来,说是要一醉方休。  

这其中,有集州岛特产的汉拿山烧酒,以及本地产的啤酒。  

还有她们从导游金贤美那打听到的,据说是用古法酿制而成的名酒,叫甘红露,价格还不便宜。  

因为听金贤美说,这酒之所以叫甘红露,就是以味甜(甘),色红(红),露为水(露),命名的,大意就是挂着露水的红色甜酒。  

在外面旅游的时候,几个姑娘也都大胆尝试以前不敢喝的东西,或者有长辈在,不好意思喝的酒。  

在夏宇面前就没这个问题,同龄人,还把她们宠上天,他自己也喝酒的。他不抽烟,这点也蛮招妹妹们喜欢的。  

其他方面,也是白羽娇带着他第一次去了奥门的赌坊,还赢了不少钱,后面被用作两人的恋爱基金。  

这次夏宇带回来的海鲜和前天差不太多,都是以虾蟹为主的。  

上次她们说龙虾好吃,他就多买了两只龙虾回来,三只扶桑龙虾,两只脊龙虾,达到人均一只龙虾,突出一个壕字。特别吃龙虾的陈文秀嘿嘿笑得合不拢嘴,乐得跟个仓鼠一样,“这下真是吃龙虾都能吃饱…”  

但说实话,一只龙虾能吃的其实并不多。  

这次也还是以清蒸和刺身为主,再拿一只出来煲成龙虾汤。  

海虾还是用白灼的,螃蟹则蒸着吃,还有一条两斤多重的真鲷鱼。  

这次她们就不搞什么真鲷大陆图之类的了,直接清蒸了来吃就好。  

蒜蓉鲍鱼粉丝,省得再煮饭。  

其他八爪鱼、贝类、海螺、海胆什么的,夏宇都没搞,光这些就足够大家吃得饱饱的了。  

然后还是夏雪贺琳琳陈文秀几个姑娘忙活着弄海鲜大餐,她们才没任何怨言,都巴不得天天这么“辛苦”才好。  

夏宇也被赶回房间休息,白羽娇负责照顾好他。  

两人一起也商量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事情,随着沉船宝藏打捞的深入,夏宇也越发觉得有必要在玉海之外,再多搞几套房子。  

当然,这房子其实也是掩人耳目用的,贵重的东西,肯定还是放在“宝鼎空间”里才最让他放心。  

他也把这想法跟白羽娇说了,她完全支持,因为夏宇有明确说,他所发现的元青花不止一两件。  

等把元青花安全出手之后,在港城或者奥门这样的地方买房根本不成问题。  

但这也是需要时间的,上千万,甚至是过亿的资金,并不是那么好调动的。  

而且元青花一旦问世,必然会引来各方的注意。  

哪怕夏宇自己并不会出面,他的东西都是托付给白羽娇家的御祥斋,以及她大爷爷白高泽家的出云轩的。  

但白羽娇也说了,“现在市面上的元青花众多,这对我们其实是好事。”  

夏宇点头乐道,“是啊!这年头,搞收藏的的,谁手里没有件元青花,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两人都是特别清楚现在的古玩市场现状的,从“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在拍卖会上火了,似乎全世界各地都有新的元青花问世。  

很多藏家,也都坚信,自己搞到手的元青花,就是真的。  

甚至有这样的藏家,跟人说他家里收藏了从至正元年到至正二十九年的元青花瓷器,一共二十九件,件件都是真品。  

但元代至正其实不过二十八年,不知道多的那一年是哪里来的。  

现在的古玩市场,元青花在瓷器中的王者地位依旧不可撼动。  

民间也各种真真假假的元青花在不断流通,这也正是白羽娇所说的好事。  

但不管怎样,小心驶得万年船,不要跟海底的沉船一样,在离岸不远处就翻了船才好。  

白羽娇虽没看到元青花,但对夏宇的话坚信不疑,他也完全犯不着拿这事来骗她。  

两人还是采用分工合作的模式,夏宇负责寻宝,白羽娇负责考虑出手的事情。  

就算两人现在没有在一起,有夏宇拿出来的金锭,以及清代瓷器,以及元青花这样的好东西,她们御祥斋都是会接的。  

有钱谁不赚呀!  

再有,就算看看真品,开开眼界,都是千值万值的。  

两人商量后的结果,还是决定拜托大爷爷白高泽帮忙。  

他们之前的一批金锭还有瓷器,也都是通过他家出云轩出手的。他在港城做这么久的古董生意,认识的人,拥有的关系网,也根本不是他们俩小年轻能比的。  

最近港城的形势其实蛮错综复杂的,但他们只要不参合进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里面去就好。  

这事也让白羽娇爷爷白高睿,通过他跟白高泽讲会更好些。  

如果可以的话,夏宇都还是希望自己手里的宝贝,能留存在国内,最起码,也要由华人来收藏。  

其实他打捞一艘沉船,上面的宝贝,完全可以填满一个博物馆。  

但这只能等以后再说,办博物馆也得自己来搞,现在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夏雪来敲门叫哥哥嫂子吃饭的时候,他们两人也就各种细节问题进行反复推敲琢磨。  

但吃饭肯定得吃,在吃的方面,夏宇从不吝啬,反正他能抓到的海鲜多,根本不愁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