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5章 抗日援朝意义何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然,朱翊镠也意识到了,任何事情都会有不利或反对的一面。  

况且这次还是战争。  

关键还是与外国战争。  

而最为关键的还是抗日援朝,人家日本根本没有找大明的茬儿嘛,为何要帮助朝鲜去打日本人呢?  

战争可是需要烧钱死人的呀!  

肯定还是有许多人不能理解,也仍然不相信日本进攻朝鲜,其实终极目标是要针对大明。  

日本想在东南亚有所作为,并建立属于他们的势力范围,大明是他们绕不过去的一座大山。  

许多官员都不相信不能理解,就更别说许多百姓了。  

起初连李成梁这样的大将都难以置信,日本竟会有如此宏大的理想,还会问他们有这个能耐吗?  

但李成梁的观念逐渐改变了,不仅认识到自己的短处,也认识到其他民族的长处,不再夜郎自大。  

可其他官员呢?  

还有百姓呢?到底有多少相信又有多少能理解的?  

所以这个时候抗日援朝,指定会出现反战的情绪。  

辽东的底子如何大家心知肚明,能折腾得起吗?  

吉林、黑龙江又不能指望。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果然,很快便得到辽东各方面的反馈,反战的人不在少数。  

王象乾与田义都有点着急,两人商议好,一道来找朱翊镠了。  

田义先开口禀道:“万岁爷,无论是辽东的将士,还是辽东的百姓,都有反对抗日援朝的呀!”  

朱翊镠点了点头,平静地说道:“这本在朕的预料之中。”  

“万一反抗情绪高涨,恐怕对战争不利呀!”田义担忧地道。  

“朕知道,辽东这边好不容易解决女真与蒙古族的问题,紧接着又要与日本开战,肯定有担心害怕的,但朕早就说过此战不可避免,还是尽量安抚吧,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  

历史上这一战,虽然最后以胜利告终,但着实坑苦了大明。  

战死许多将士,又害得辽东人生不如死,最后竟发出“生于辽不如走于胡”的感慨,其实这样间接给了满族在辽东边外成功崛起的机会。  

日本以丰成秀吉为首侵略朝鲜,而朝鲜承平已久军备废弛,在日本军队下望风披靡,如李成梁所说不堪一击。  

朝鲜国王李昖不得不放弃王京汉城退至平壤,不久又退至义州,不得不请求大明支援,并提出“愿内属”。  

日本攻占汉城之后,毁坟墓,劫王子,掠府库,朝鲜八道几乎全被日本占领,大明决定抗日援朝。  

当时,以李成梁长子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率领蓟镇、辽东、保定、山东诸军出兵朝鲜。  

双方互有损伤,日本被迫议和。  

没过几年又挑起战火。  

这次打了一年多时间,直至丰成秀吉病死,导致日本军心动摇,大明与朝鲜军才在几个月后将日本赶走。  

根本就不是朱八戒想象的那样,他还想着一两个月结束战斗。  

这怎么可能?  

最后抗日援朝虽以胜利告终,但这场战争共持续七年之久,之后给辽东军民带来了沉重的兵役和徭役负担。  

大明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其中绝大部分人力、物力都由辽东百姓承担,而李成梁儿子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梅都做过东征主将,李家的家丁、亲军非死即伤,可谓消耗殆尽…  

可想而知,这场战争对辽东、乃至对整个大明的影响有多大。  

说天下萧然生灵涂炭也不为过。  

朱翊镠相信他参与进来之后,无论如何也不会达到那般凄惨的境界。  

只是历史不能纵向比较而已。  

而这些又无法对人言,都还没有发生的事儿怎么与人说?  

能有王象乾、李成梁那般见识与眼界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对那些暂时不能理解抗日援朝意义的人,只能先安抚做思想工作了。  

“万岁爷,奴婢与王巡抚会尽量安抚的,但恐怕有些军民还是会有反战的情绪。”田义接着又说道。  

“你们相信朕吗?”  

“万岁爷,那还用说?当然相信。”  

“所以也请他们相信朕,朕坐镇辽东已有一年时间了,所有的决定都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百姓将来的福祉。”朱翊镠语重心长地说道。  

“奴婢明白。”  

“要让军民明白这时候抗日援朝的意义所在呀。”朱翊镠感慨地道。  

“陛下,万一日本就是不登陆朝鲜内地,可也不从海上撤军呢?”  

王象乾接着担忧地问了一句。  

“嗯。”朱翊镠微微颔首,不是没这个可能,确实应该要准备到。  

“如果只是海战,陛下需要调度京师的水师过来帮助吗?”  

“朕想不必。”朱翊镠道。  

“可辽东水师战斗力有限啊,而朝鲜更不用说了,按照陛下的说法,不一定是日本水师的对手。”  

“这个朕知道。”  

“辽东兵力素以步兵、骑兵为主,倘若海战,完全无用武之地,万一失败了或与日本不分胜负,那不是更加助推了日本的嚣张气焰吗?”  

“这是当然,所以如果开战,即便是以海战为主,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朱翊镠斩钉截铁地说道。  

“…”王象乾却不敢吱声了,心想辽东水师战斗力这时候恐怕不如日本,就怎么能保证只成功不失败呢?  

“想什么呢?”见王象乾沉吟不语,朱翊镠鉴貌辨色,直截了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