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游行示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西暖阁里,万历皇帝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张鲸回来。  

张鲸没回来,他感觉无论做什么都欠两分火候似的。  

万历皇帝不认为这只是一种心理感觉,而是要归功于张鲸的“能力”。  

不是哪位宦官都有这个能力的。就像陈炬、孙暹等大太监,虽然万历皇帝也很喜欢吧,但总感觉都达不到张鲸那样的高度。  

这没办法,不得不承认,张鲸确实是个会来事儿的主。  

“张鲸到哪儿了?”  

万历皇帝一天不知要问多少遍。  

陈炬数了,这是第九次。一上午还没过完,便已经问过八次。  

“万岁爷,快了快了,据打探消息的回报,张大公公已经抵京。”  

陈炬都感觉已经麻木,这句相同的话他今天上午一共说了六遍。  

好在已经习惯了万历皇帝对张鲸的好,否则不生气也得嫉恨在心,凭什么皇帝爷眼里只有张鲸一个人?  

“让他快点儿,朕已经等不及了。”  

“万岁爷,奴婢已经叮嘱过。”  

陈炬话音刚落,只听外头一人讶然禀道:“万岁爷,不好了,不好了…”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孙暹,他满头大汗地冲进来。  

万历皇帝不由得一激灵,忙问:“到底因为何事而慌张?”  

孙暹答道:“万岁爷,有人在大街上游行示威呢。”  

“所为何事?”万历皇帝问。  

孙暹弱弱地答道:“因为潞王爷被关进诏狱一事,游行示威的那帮人正在为潞王爷申辩呢。”  

“岂有此理!”万历皇帝的脸色陡然间变了,呵斥道:“游行示威有多少人?通通给朕抓起来,一个不饶。”  

孙暹一副痛苦的模样儿,喃喃地说道:“可万岁爷,这次游行示威的领头人是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即觉昌安的孙子塔克世的儿子。”  

“哦,竟然是他?”万历皇帝讶然,显然他已经知道努尔哈赤是谁了。  

可他也只是稍微顿了顿,接着怒斥道:“不管是谁,胆敢聚众闹事,通通给朕抓起来再说。”  

孙暹的表情更加痛苦了,回道:“万岁爷,可除了努尔哈赤,其他游行示威的人都是未成年的学生啊。”  

“…”万历皇帝一时气愤怔愣住,竟无言以对。  

就连旁听的陈炬都感觉诧异:这样独特的一次游行示威,莫非真是努尔哈赤领的头?  

西暖阁里空气凝滞了一般似的,瞬间安静如此可怕,给人一种随时都会窒息的感觉。  

为了朱翊镠,由建州女真努尔哈赤领导一帮学生游行示威…恐怕谁也没有想到这一点。  

忽然万历皇帝眼若喷火地问道:“有多少学生,都来自哪里?”  

“回万岁爷,学生得有几百个,一部分是来自得时学院,另一部分是京城其他学院的学生,有来自私学,也有来自官学,可不知是谁胆大包天,竟将他们硬生生地组织起来。”  

万历皇帝听了,又沉默不语,感觉脑子里嗡嗡作响,不过好在“得时学院”这四个字倒是提醒了他。  

努尔哈赤是朱翊镠请进京的,当然对朱翊镠有感情了,所以领头为朱翊镠申辩似乎也不难理解。  

可也只是似乎。  

难道努尔哈赤对朱翊镠的感情已经到了宁可牺牲自己的地步吗?  

万历皇帝两眼放射出无比凌厉的光芒,稍作平复后,这次还是他先开口问道:“依你们之见呢?”  

陈炬回道:“奴婢以为可以将努尔哈赤抓起来问问。至于其他学生,也没法一一追究。只要将领头人抓了,其他人必定一哄而散不足为虑。”  

孙暹回道:“可万岁爷,努尔哈赤身份特殊,不能随便抓呀!这次古勒寨之战之所以取得大捷,原因很多,但一定有他们祖孙三辈的功劳。”  

万历皇帝脸色阴沉:“一个说要抓,一个说不能抓,让朕到底听谁的?”  

陈炬和孙暹都不敢吱声。  

万历皇帝接着道:“除了努尔哈赤,外头是不是还有人为皇弟申辩?”  

陈炬“嗯”了一声。  

孙暹却回了两个字:“没有。”  

因为两人同时发声,得出截然不同的两个答案…这就尴尬了。  

肯定有一个人在撒谎嘛。  

“到底有还是没有?”万历皇帝又沉声问了一遍。  

这次陈炬和孙暹倒是相互对了个眼色,可因为猜不中对方会说什么,所以为了避免像刚才那样的尴尬,他们两个只好选择了沉默。  

“陈炬你说,到底有没有?”万历皇帝紧盯着陈炬问。  

“有。”陈炬不敢撒谎。  

“那你为什么说没有?”万历皇帝又将目光投向孙暹紧盯着问道。  

“万岁爷,想必是奴婢深居宫中,所以不知外头的情况。”  

孙暹神思电转地想圆回来。  

他刚才回答说“没有”,只是不希望万历皇帝操心。  

可谁知中规中矩的陈炬给出的答案也是中规中矩。  

好在万历皇帝并没有追问下去。  

只听他吩咐道:“让锦衣卫将努尔哈赤带到朕的跟前,朕要亲口问问。至于游行的学生也一并抓起来吧,让各自学院的老师前来认领便是。”  

“你去通知锦衣卫指挥使。”万历皇帝抬手指着孙暹。  

孙暹应声而退。  

西暖阁里又只剩下万历皇帝和陈炬两人了。  

万历皇帝脑子里本来全是张鲸,这下被努尔哈赤取代了。他喃喃地道:“还真是有不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