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娘,张先生为什么不能见诸位大臣?”朱翊镠拉着李太后的手问。  

“镠儿,你如实告诉娘亲,张先生果真如胡太医所说,还能再活十年八年吗?”李太后亮丽的眸子盯着朱翊镠一动不动。  

“娘,生死有命,这个孩儿可不敢保证,孩儿只敢保证动完手术后张先生肯定变得比以前健康,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坐着难受了。”  

“哦,那就好,那就好!”李太后点了点头,大松一口气。  

朱翊镠揣度地问道:“娘是否也想去探望张先生一眼?”  

“是啊!”李太后也不刻意隐瞒自己的情绪,感慨地道,“有好一阵子没有见过张先生了。”  

朱翊镠道:“娘,如果你真想见张先生,还是可以像上次一样去见的啊!虽然朝廷这规矩那规矩,但规矩都是死的,可因人而异嘛。”  

李太后沉吟不语,忽然抬眸说道:“娘还是不去了。”  

“娘相信镠儿。”随即,她又补充了一句。  

有这句话,朱翊镠甚是欣慰,他要的就是这个。  

因为张居正要乞骸骨归乡,使得泉州兵变的影响力大大削弱。  

内阁、各大部院、各个衙门都在关注张居正的去留问题。  

申时行与梁梦龙从慈宁宫里出来,两人都是一半欢喜一半愁。  

欢喜的是,终于可以马上探望张居正了;愁的是,李太后已经答应放张居正回乡,那接下来没有张居正的日子他们的路该怎么走?  

眼下,虽然张居正看似没有理政事,但他人在京师,威望在那儿摆着,没有人敢胡来。  

可是,若他一旦离开京师,那很多问题就不好说。朝局向来风云变幻,张居正只要离开京师,那等他回来就不一定是他的天了。  

不过,李太后既然已经作出决定,其他人想再多也不顶用,张居正马上要回江陵了。  

西暖阁。  

万历皇帝正在张鲸的陪伴下阅览奏疏。  

忽然,万历皇帝抬头冷不丁地问道:“张公公,你有没有为张先生建个道场祈福?”  

“我?奴婢…”张鲸一抬眼,发觉万历皇帝投向他的目光竟有些异样,连忙身子一哈,小心翼翼地回道,“奴婢是万岁爷眼前的人,哪敢随便造次?”  

万历皇帝不以为然道:“天底下的文武百官,有多少人都在建道场为张先生祈福,你也建一个,怎么就造次了?”  

张鲸眼珠子轱辘一转,忙找了一个理由,躬身笑道:“若奴婢一建道场,就等于是向世人说明,张先生身体已经扛不住了,既违背了万岁爷您的旨意,又将潞王爷推到火坑里。”  

“与皇弟有何关系?”万历皇帝连忙问道。  

“当然有关系啊,万岁爷你想想,给张先生动手术是潞王爷一力促成的,这才动完手术不久,若张先生真的感觉身体羸疲吃不消,那不是表明潞王爷白折腾一场吗?难免会有多事份子攻击他。”  

“这倒是,还是张公公想得周到哈!”万历皇帝点点头,又道,“朕看张先生写的几道折子,似乎有了诀别的意味,也不知道娘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张公公你猜猜看,娘亲会答应放张先生走吗?”  

“奴婢觉得,觉得,会。”张鲸稍一犹豫,肯定地回道。  

“为什么?”  

“万岁爷,张先生一连递上来八道奏疏,一道比一道哀切,若娘娘依然不放,势必会被世人诟病,说娘娘薄幸无情。奴婢觉得,这个时候还是放了为好啊。”  

“娘亲就是太相信张先生了,好像朝中除了张先生,再无其他可用之人一样。”万历皇帝以极其微弱的责备口吻说道。  

这种话,张鲸可不敢接。  

对外事,他本也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力。  

“张先生今年贵庚几何?”万历皇帝忽然又跳到这个问题。  

张鲸回道:“万岁爷,张先生是甲申年生人,今年五十八岁,他四十二岁入阁参赞机务,成为本朝最年轻的大学士。张先生四十八岁担任首辅,至今已经刚好十年了。”  

“十年啊,十年,都说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朕也已经长大了。”朱翊镠感慨地说道。  

然而,在张鲸看来,万历皇帝这又是话里有话。  

“万岁爷大婚已有四年,早就长大成人了,只是,只是…”张鲸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万历皇帝追问。  

张鲸犹豫是因为忽然想到李太后,所以话溜到嘴边又咽回去了。  

此刻被万历皇帝追问,他只得如实回道:“万岁爷,只是娘娘、冯公公、张先生等人,都仍然将您视作孩子一般看待。”  

“这其实很不公平。”张鲸又补充了一句。  

“何以见得?”  

“万岁爷,几个掌权的都将您当作孩子一样看待,那什么大事万岁爷都做不得主。”  

万历皇帝脸色微微一红,好像击中了他的软肋一般。  

万历皇帝沉默不语。  

张鲸鉴貌辨色,又谨慎地煽风点火道:“万岁爷,就像这次,张先生恳请回归故里,朝中大臣似乎压根儿不在乎万岁爷的想法。内阁阁臣、各大部院堂官,居然没有一位来向万岁爷讨主意。”  

话音刚一落定,只听背后一声呵斥:“小鲸,你又在放屁呢。”  

正是朱翊镠大大咧咧地来了。  

他也没有让内侍提前通传的习惯,只要李太后不在,万历皇帝面前,他可以完全放飞自我。  

见朱翊镠像幽灵一般冒冒失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