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授业解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令人痛心的是,在“士农工商”等级思想大行其道的年代,治病救人的外科手术逐渐沦为官僚士大夫眼中所谓的“雕虫小技”。  

这也是华佗(外科牛逼达人)为什么惨遭曹操杀害的缘故。  

当然,这是三国演义的版本。尽管历史上的华佗之死是个谜,但能看出中医外科的地位。  

“有讥外治为诡道以欺世”,“或又谓外治非前贤所尚”。(清代医学专家吴尚先理骈文语,这是中国最早的外治专著。)  

这些都反映了中医外科的地位在当时十分低下。  

再加之以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的大行其道,“追求本心”之风盛行,外科医生甚至分为两大派,保守派坚决反对外科手术,主张用内服药治疗所有外科病。  

在这种风气的引领下,中医外科技术包括器械,较之唐宋时期并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清末。  

当封建王朝闭锁的大门被列强的舰船利炮轰垮,西方医学进入了华夏大地。  

当寒光闪闪的柳叶刀切开了一个个国人的胸膛,并即刻为他们解除了病痛。  

直到那时候,国人才开始反思这么多年来中医都发生了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直到那时,国人才发现,原来不是所有的病都可以通过吃药可以治愈的。  

有些时候,外科手术治疗更为有效、彻底,甚至只能够通过外科手术才能做到。  

比如痔核脱出的痔疮,靠吃药无论如何也清除不了。  

然而,眼下还是大明万历九年呢,西方的舰船大炮还没有轰打过来,大明依然停留在自己泱泱大帝国的梦幻中。  

动刀子他们或许也会,但“手术刀”的概念还没有。  

这也难怪胡诚听了会吓得“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让他主刀,先且不说有没有经验,下刀的对象可是当朝赫赫大首辅!李太后、万历皇帝、天下文武百官…一个个都注视着呢。  

最关键的是,在胡诚眼中,张居正已经接近于油尽灯枯的地步。  

找他的人,偏偏还是不讲理的潞王爷,威胁他的家人…以潞王爷的性子,不是干不出来啊。  

反观朱翊镠,却是一副漫不经心的神情,轻松至极。  

“瞧把你吓得,至于吗?你堂堂太医院左院判,拿刀子割一小块儿痔肉还不敢吗?”  

“潞王爷,卑职不敢啊!求求你饶过卑职吧。”胡诚磕头求饶,小心肝儿都快跳出来了。  

这个任务他可不敢接。  

朱翊镠优哉游哉地道:“饶你是不可能的。本王已经决定,将这个光荣而伟大的任务交给你。来,你先起来,冷静会儿,然后我与你好好聊聊如何动刀的问题。”  

胡诚已是满头大汗,战战兢兢地爬起来,如同惊弓之鸟。  

他望着朱翊镠哭。  

朱翊镠望着他笑,摇了摇头鄙夷地道,“就不说你医术,瞧你这心理素质,真他娘的差劲!”  

胡诚恨不得怼一句:潞王爷那么牛逼,怎么自己不主刀非要逼迫我来呢?  

朱翊镠抬了抬手,示意胡诚在对面的一张凳子坐下。  

胡诚心乱如麻,也不得不坐。  

朱翊镠翘着二郎腿,仰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了会儿。  

值房里安静倒是安静,可安静反而让胡诚感觉更加心烦气躁,实在静不下心来,只能可怜巴巴如坐针毡地望着朱翊镠。  

约莫过了有一盏茶的功夫,朱翊镠睁眼、收腿、坐正,然后笑嘻嘻地冲胡诚道:“咱们可以开始了吗?还是说你需要缓一缓?”  

没等胡诚回复。  

朱翊镠又径自说道:“不过,越缓对你越是不利啊,张先生那痔疮越早割除越好。”  

胡诚实在是没招儿了,硬着头皮道:“卑职动刀没问题,可不敢保证能治愈首辅大人,而且首辅大人心理那一关不知能不能过。”  

朱翊镠道:“首先要问你自己心理那一关能不能过。瞧你现在一副死样儿,谁敢让你动刀?”  

胡诚无言反驳。  

“切割、缝合、止血、消毒…这一系列的措施,你心里有底没有?先问问你自己。”  

稍顿了顿。  

朱翊镠接着说道:“你也清楚,张先生的病牵涉太多的人太多的利益,现在交到你一人手上,这份压力你要扛得住才行。”  

扛不住还能让我退却吗?胡诚很想反问一句。  

但都到这个节骨眼儿上了,他知道问了也是白问。  

果不其然。  

朱翊镠接着优哉游哉地道:“话说回来,你已经没有退路了,扛不住也得扛,你不是左院判吗?你不是医术高明吗?你不是很喜欢给人扎针吗?”  

听着还是像报复。  

胡诚也早就看明白了,说白了自己不就是替死鬼吗?  

朱翊镠又道:“其实,用针的道理与用刀的道理是一样的,都可以看作是中医外科手术。”  

“啥?”作为医者的敏感,听到一个陌生的医学概念,胡诚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让你拜师,你还觉得委屈。既然有兴趣问,那与你说说也无妨。咱国家有医生、医术,别个国家是不是也有?”  

胡诚点了点头,这还用问?  

“还记得我朝郑公下西洋的壮举吧?在遥远的西方也有许多国家,那里的医生擅长用刀不擅长用药,即便用药,原理也与我们不同,所以称之为西医。”  

“潞王爷何以清楚?”直到这时,胡诚才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