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雪花盖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风水墓葬之中,有“五看”之说。  

五看之中,有一句话叫做:入山观水口,登穴看明堂。  

这句口诀讲的,便是风水二字之中的水法!  

水法讲究专业,格局众多,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便是凡水相合、相识,那多半为吉地。  

第二类却是水流相冲之形,多指凶水、凶地!  

由此可见,这水法对于墓葬之地的影响是如何重要。  

眼下任老太爷的这块墓穴,乃是上好的灵穴—蜻蜓点**,妙的就是这个“水”字!  

顾名思义,这种灵穴的位置必然是要在宽阔一点的地方,同时附近还要有水源环绕,最好是地上水。  

如此看来,这蜻蜓点水灵穴一旦成就之后,便寓意着蜻蜓点水,两头兼顾,保佑后人事事如意,一帆风顺。  

墓葬之地,必然会有阴气产生。  

若是这任老太爷的墓穴当真成功点出,那么周围的阴气将会正而不邪,凉而不阴!  

可是九叔在来到此处墓葬的时候,便察觉到了一丝不对。  

这任老太爷墓地的阴气太过古怪,明明已经偏向了邪诡之流,周围却无脏东西生成。  

这种情况,九叔心中已然有所猜测。  

要么便是当年点穴失败了,灵穴已然被废掉。  

或者就是这墓地之中隐藏着一尊大凶之物,所以周围才会没有魑魅魍魉的产生!  

等到九叔看完周边地形,并且细细察看了周围的水流之形后,便意识到了不妙。  

“任老爷,恐怕今日正午,我们就要开坟了!”  

九叔神色转为凝重,看着任发道。  

“九叔,为何如此着急?”任发有些不解,明明之前九叔都是不同意迁坟的。  

九叔闻言,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任发,恐怕这墓葬之地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秘密。  

“正午开坟,一切就都清楚了。”  

“开坟的人,任老爷可是按照要求来选的吗?”  

任发见到九叔如此神情,心中一震,满腔疑惑暂且压了下去,点点头应了声是。  

“那好,还请他们过来,我要画符!”  

此时的九叔,哪里还有平时半分和气模样,一股教人不敢直视的正气缓缓升起。  

“六丁六甲符!”  

这就是九叔等会要画在开坟人身上的符咒。  

而这十二个开坟人,均是童男,阳身未破,纯阳之气在开坟过程中可以大大压制住墓葬中的邪诡之气。  

本来一般来讲,正常的迁坟抬棺人,都不会采用童男子。  

但九叔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借用童男阳气来镇压墓葬阴气,甚至还觉得不够,要在众人身上画下这六丁六甲符咒。  

可谓是杜绝了大部分的意外,小心谨慎到了极点!  

在将六丁六甲符逐一画在了开坟人的身上之后,等了片刻,便是正午之时。  

也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烈的时候。  

此时文才和秋生,早已将法台抬到了墓地前方三尺三处!  

九叔身着杏黄道袍,头戴阴阳巾,手握着一柄桃木剑。  

此剑,剑柄长七寸五分,剑身长二尺二寸五分,剑脊厚四分八厘。  

其上有焦黑之色,恍惚间可见雷芒环绕,赫然正是由雷击木制成!  

右手法剑指天,九叔于正气凛然中,左手掐捏道诀,口中诵道。  

“精精灵灵,头截甲兵,左居南斗,右居七星,逆吾者死,顺吾者生,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此道诀一出,恍若神灵敕令,晴天万里陡然打了个响雷,不知从哪里来了朵乌云,其中道道闪电划过。  

一旁的任发以及任婷婷等人,见到这一幕已经是目瞪口呆。  

这才知道九叔果真不是凡人,对于九叔如此郑重其事不由感到惶恐。  

这墓葬,到底是出了什么惊天变故,居然会引得真人露面?!  

“还不开坟,更待何时?!”  

张楚立于墓葬一旁,以防不测。  

众开坟人为九叔神威所惊,竟是一时愣在了那里,浑然忘了自己要干的事情。  

九叔此时正在维持法诀,不得空开口,秋生和文才又是两个浑人,没有半点眼力见儿。  

张楚见状,深吸一口气,虎豹雷音随之涌出,立刻惊醒了众人心神。  

“还不开坟,更待何时?!”  

空中闪电阵阵,地上雷音滚滚,一阵风雨欲来之势。  

众人为之惊惧,哪里还敢怠慢,齐齐喊了一声后便开始挖坟。  

不过一时三刻,却是已经露出了墓葬顶端,居然是一片洋水泥盖在了棺材的上方口处!  

露出了墓葬后,九叔已是停下了法诀,快步走了过来。  

见到这一幕,脸色不由一变。  

跟上来的任发见状,心中立时一跳,连忙问道。  

“九叔,可是有不妥?”  

“这棺材上面的水泥也是那风水先生要加上去的?”九叔问向了任发。  

“是啊。”任发点了点头。  

九叔闻言,一字眉不由皱起,因为这不合常理!  

眼下这个墓葬格局,哪里还是什么蜻蜓点水,分明就是“雪花盖顶”,一等一的凶穴。  

先人葬在这种凶穴中,任发的生意居然还能越做越大,直到近两年才有了衰败之象,根本就不合风水之理。  

除非......二十年前的那个风水先生暗暗施了什么手段!  

念及此处,九叔再次问道。  

“任老爷,这风水先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