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角斗士3(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骑士团的“剑圣”一文字宗正,和一个人称“角斗王”的29级顶尖玩家“斧王”。  

三人这会正在抽签,换个角度来看,就是三个穿着全身保暖内衣,身高体型几乎没有区别,面无表情的面瘫男子围着一个纸盒子正在发呆。  

“两位,请。”  

斧王的声音听起粗犷中又带着些沉稳,是那种令人第一眼就能生出点好感的类型。  

“那多不好意思啊!”  

我是大茄子毫无意外的发出了卷着舌头的憨憨嗓音。  

一文字宗正:“大茄子让梨吗?”  

最后三人还是依次摸了自己的签。  

出来的结果赫然令人惊讶。  

我是大茄子…轮空。  

“剑圣”VS“角斗王”  

这个结果三人都没什么想法…  

毕竟,完全是纯粹凭运气的事情。  

游戏里的角斗也不存在什么“占便宜”之类的事。  

即便受伤或者体力严重损耗,也是几瓶药下肚就完事。  

这种纯粹就是来拿点奖金的周期性比赛,实际上也不需要什么仪式感。  

抽完签以后两人直接就上来了擂台。  

中间互相检查的武器,两人甚至还互相闲聊了几句。  

和一些普通玩家在这个时候喜欢说些垃圾话或者互相摁喇叭的习惯不同,两人的沟通还算平和。  

都是一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模样。  

对于大部分玩家来说,检查武器这个环节实际上就是看看对方的“武器耐久”有没有作弊。  

因为玩家们的主要作战方式就是“拼剑”,如果拼着拼着自己的武器先“没了”。  

那就直接可以弃权认输了。  

虽然即使武器耐久度相同,轻重武器的耐久度损耗也不同步。  

但很多玩家还是十分迷信这个小小的“公平”。  

一文字宗正和斧王确是在掂量对手的“武器”。  

角斗场提供的“陈旧的军用武器”,实际上除了名字和耐久度相同外,其他的“次级数据”都是不一样的。  

这些次级数据严格上包括类似“重量”,“武器重心”,“人机工程”之类的数据,甚至连“构成材质”,假如你掌握相关“鉴定技能”的话,都能显示出来。  

假如“鉴定技能”等级够高,甚至还能鉴定出类似“武器弱点”之类的东西来。  

当然,那种深度的“鉴定”技能,已经不是战士系职业能掌握的东西了。  

大家看的都是一些比较浅显的东西。  

随着双方交还武器,钟声敲响。  

两人之间的气氛立刻从刚才的其乐融融变得危险起来。  

斧王的武器是一把双手使用的双面宽刃斧,在角斗擂台赛的时候,其实很少人会使用这种“重型武器”。  

因为说实话不太好发挥。  

玩家角斗士一般来说都是敏捷系战士。  

因为按照许多人的理解来看…灵活性越高,就代表着越能创造“奇迹”。  

一文字宗正抓着自己手里的“军用长剑”随手耍了一个剑花,然后提着自己武器就慢悠悠的朝对方走去。  

这边斧王看见一文字宗正大大咧咧的姿态,也是双手持斧,向擂台中心靠拢。  

不论怎么打,在靠近擂台边缘的地方总是危险。  

毕竟…如果因为走位失误掉下擂台,那可是直接判负的。  

一文字宗正边走边打量对面“斧王”的持斧姿势。  

斧王的那把大斧子,说实话挺大的,在战斗的时候甚至能当成盾牌来用。  

此时斧王的姿态就没有一文字宗正这样潇洒了,整个看起来是把自己的双手大斧抱在怀里一样。  

随着两人之间的距离愈发靠近,周围的声浪也变得高昂起来。  

一文字宗正仗着自己武器灵活,开始抢先出手了。  

脚步灵活的挥舞着手中的军用长剑,对着斧王的侧翼就开始“输出”。  

这样是玩家单挑中十分“中庸”的试探流。  

互相试探,消耗,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决胜的时机。  

面对一文字宗正的强攻,斧王倒是不慌不忙,只是稍微调整了一下姿势,就完美的用怀里的大斧子接下了一文字宗正的攻击。  

一文字宗正的军用长剑在斧王的宽刃大斧上留下了一串火星,以及一条不是那么显眼的刻痕。  

“切,有点难缠啊。”  

一文字宗正撇撇嘴,手里的长剑再次出击,不出意外的又是几串迸发的火星。  

斧王怀里“抱着”他的大斧头,防御上堪称滴水不漏。  

至于一文字宗正…  

他的“英灵骑士”实际上也算是个力体属性为主的正面战士,从敏捷上来说也并不足以对斧王造成“速度”碾压。  

就这么继续攻击了几下,一文字宗正后退几步,算是暂时停火。  

对面的斧王确实呵呵呵的笑了笑,然后怀里抱着大斧头就冲着一文字宗正逼近过来。  

一文字宗正有点懵逼,斧王人称“角斗王”,自然是没少在附近打比赛的。  

他的比赛一文字宗正看过许多次,他对付高手的绝招就是这个“怀中抱斧杀”。  

就是靠着滴水不漏的防御,硬生生的把你逼到擂台角落,然后挤你下去。  

如果你不想下去,那就得持续性的对着斧王猛攻,然后…  

等你体力耗尽的时候,就是斧王露出“嘿嘿嘿”笑声的时候了。  

至于水平一般的其他玩家,斧王就不会这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