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拂晓2(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点了点头,才开口笑道:  

“萨玛尔大人,教皇冕下召见您。”  

“安多大人,好久不见。”  

萨玛尔仰着头冲安多笑着打招呼,心中却恨不得砍死这个满脸假笑的教皇厅“红人”。  

这家伙仗着教皇的宠信胡作非为已经很久了…  

甚至一度将手伸进军中,连萨玛尔本人都没少被他盘剥过。  

但这些他是不会在面上表露出来的,反而笑呵呵的跟安多寒暄了几句。  

之后才小心顺着黄金车辇正面台阶的边缘拾阶而上,态度称得上是十分恭谨。  

教皇的这座“太阳之子”萨玛尔不算是第一次上来,说是轻车熟路也不为过,跟着一群侍从穿过华丽仿佛梦幻一般的复杂通道后。  

萨玛尔终于在一座布满金色水晶的大厅中见到了奥格瑞一世。  

奥格瑞一世坐在大厅尽头的黄金王族之上,高高在上仿佛不可直视,整个人看起来线条硬朗,整个人都仿佛散发出一股子威严和霸气。  

仅从外表来看,此时穿着教皇法袍的奥格瑞一世,完全不像是个年龄已经超过45岁的中年人,反而像个英气勃勃的青年。  

奥格瑞一世黄金王座旁边,是一座淡青色的宝石王座,一个披着面纱的女子正在安静的坐在上面。  

“圣女姬妮…她怎么也来了?”  

萨玛尔看见那个身姿轻盈仿佛少女一般的身影,顿时觉得有点不妙。  

圣女姬妮…  

是整个教会里唯一能与教皇奥格瑞一世平起平坐,甚至隐隐压他一头的强横人物。  

无它,按照教会圣女十岁加冕的传统来看…  

圣女姬妮,已经在圣女的位置上坐了五十年了。  

实际上,在奥格瑞一世尚未整个掌控教会之前,反对派们经常拿这件事出来攻击他和这位“圣女”。  

世人风传…  

奥格瑞一世,实际上是圣女姬妮的“私生子”。  

这在当初造成了很大的风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那些人后来都死在了奥格瑞一世的屠刀之下,真正的株连十族。  

至于圣女姬妮儿…  

这位才是教会中的第一狠人,教皇奥格瑞一世的最大倚仗…  

荣光骑士,实际上就是她的私军。  

当初趁着帝国帝都崩溃,她麾下的荣光骑士四出,在大陆各处掀起了不知道多少的腥风血雨。  

奥格瑞一世上位掌权后,圣女姬妮儿反而变的深居简出,轻易不再显现于人前。  

许多人私下里甚至一度怀疑…她已经被教皇奥格瑞一世暗杀了。  

萨尔玛也是快也七八年没见过这位身姿轻盈,仿佛永远如同少女一般的“圣女冕下”了。  

“拜见教皇冕下!”  

“拜见圣女冕下!”  

想归想,萨尔玛的动作却没停息,而是规规矩矩的单膝跪地就开始冲着两人行礼。  

原本按照教会的老传统,他是应该先赞美光明神,圣光之神,然后再“问候”一下圣光之神的“牧羊人”。  

但是现在嘛…  

奥格瑞一世实际已经算是“教会”这个帝国的“皇帝”了。  

那一套真的是好些年没有搞过了…  

“萨玛尔,我亲爱的朋友,好久没见了。”  

待萨玛尔行礼完毕,王座之上的奥格瑞一世却是笑呵呵的和他打起了招呼,奥格瑞一世的声音与他的气质相差不多,听起来十分的豪爽而又令人如沐春风。  

“一切荣光都归于您,冕下。”  

萨玛尔露出笑容,再次冲教皇奥格瑞一世行礼。  

“哈哈,我亲爱的你朋友,你总是这么的拘谨。”  

“我说过,私下里,我们不必这样,来人啊,赐座!”  

自然有四周阴影中静立的侍从为萨玛尔搬来一座椅子,萨玛尔也不再拒绝,一屁股就坐了上去。  

作为跟了奥格瑞一世将近二十年的老人,萨玛尔自然深知自家这位“冕下”的脾性和喜好。  

“我的朋友,我又为你带来了二十万军队,请告诉我,你有信心提我攥取胜利吗?”  

萨玛尔屁股还没坐热,上面的奥格瑞一世就微笑着冲他询问起来。  

“这…”  

萨玛尔心里一紧,但是脸上却不得不露出胸有成竹的表情。  

“冕下,即使没有您新带来的二十万大军,我也有信心为您摧毁一切阻碍您荣光的敌人。”  

“哈哈,我的朋友,你知道的,我喜欢胜利。”  

奥格瑞一世不出萨玛尔意料的露出了笑容,仿佛是真的觉得十分欢喜。。  

“嗯…”  

确是坐在奥格瑞一世身旁的圣女姬妮发出了一丝动静。  

“萨玛尔,你是教皇冕下最为信重的将军,我很认真的询问你…按照我们目前的军力,你有多少把握?”  

姬妮仿若少女的声音显得十分清冷,只是让人听着,甚至就能感觉一股子凉意。  

“这…”  

奥格瑞被姬妮的询问搞得一愣,圣女姬妮…已经很久没有参与过教会的具体事务了。  

更别说军务这种核心权利。  

但是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回答起来,因为奥格瑞一世没有开口…那就算是默许了。  

“圣女冕下,我方的军力目前属于压倒性的实力,吸血鬼现在已经几乎放弃了全部领地,全部龟缩到了他们的主城“恐惧城”,按照我方的斥候的观察,吸血鬼军队的数量大约在六到八万之间,除此之外还有二十万左右的人类“仆从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