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神之眼(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神性总量到达了1272点。  

这是他历尽千辛万苦的收获,是他一切功绩的结晶,是他于深渊中托起人类的馈赠。  

罗德这段时间的神性收获不小,在王之劫难中获得了100点,恐怖堡之行获得了300点,彻底灭杀巨脑怪获得了50点。  

但两次激活星魂用了200点,三大鬼王的诞生用了200点,在灵界中与诡异之影作战也消耗了不少,所以,综合下来,他的神性并没有什么增长。  

回顾下来,最主要的亏损就是灵界之战。  

王的力量太过强大,导致他在战斗中的重要程度下降,神性收益减少,但罗德并不后悔,不论什么时候,消耗几百点神性拯救王,都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他的重要性母庸质疑,不说别的,在恐怖堡之战中,王的随手一次帮助,就让他节省了100点神性。  

而且,那一战还让罗德获得了诡异之影的灵魂,不仅从中获取了一份有关诡异始祖、人魔和诡异之影的隐秘知识,诡异之影的灵魂中还有3份强源和1000份噩梦燃料。  

收获绝对远大于损耗。  

“书,1272点神性,能够点燃巨星辰吗?”  

这是罗德最担心的一点。  

在大星辰中,点燃巨神力量需要150点神性,真理需要100点,孽之触和生命之歌都需要760点。  

点燃星辰的条件差异如此之大,并不是大星辰本身有高低好坏之分。  

知识之书告诉他,这是因为重燃星辰的重点不同。  

有些点燃条件苛刻,有些源物质需求困难,有些星魂极难唤醒,并不能只以点燃条件来分别的星辰的强度。  

事实上,巨神力量才是大星辰中最强的,它的源质物和星魂唤醒都是最难完成的。  

罗德心中一动,难怪巨神力量有量化所需要的“巨神核心”会由一位古神的残灵专程保送而来,虽然重生血肉之古神可能只是从神,远没有污秽之血神强大,但这也能说明其中的重要性。  

现在想来,罗德十分悔恨没有向它询问更多有关古神的信息,也不知道它口中的主,是不是正神中的一员。  

在思索片刻之后,知识之书又说道:“主人,虽然神性的需求不定,但有一个基本原则,1份源最少需求1份灵魂柴薪,也就是10点神性,1份强源最少需要10份灵魂柴薪,也就是100点神性,这是最低需求,只能高,不能低,一份根本源,相当于10份强源,或100份源,也就是说,点燃巨星辰的最低门槛,是1000点神性。”  

罗德微微皱眉:“书,伱不能直接观察它的需求吗?就像以前那样?”  

知识之书微微摇头。  

“主人,巨星辰不同,它太过强大了,在灵魂荒原的极深处,那是我们无法抵达的远方,我只能以我的能力感知到具体的位置,我们才能在那里降临。”  

罗德眉毛一挑:“那你为什么不感知?”  

“主人,我告诉过您,一定的灵魂强度,只能承担一定数量的星辰,反过来说也一样,强大的星辰需要强大的灵魂承担,以您现在的灵魂强度,我只能随机感知到一颗,无法挑选,如果那一颗无法点燃,我就没办法再进行下一次感知了。”  

罗德心中一沉,他一直以为知识之书对星辰的感知是无限制的,可以随意地挑选最合适他的星辰,没想到也是条件的,难怪知识之书每次都只给他固定数量的星辰挑选。  

“你说的无法点燃,是什么意思?神性不够吗?”  

知识之书翻动了一下书页:“不止,有可能需要更强大的灵魂。”  

罗德思索了片刻,问道:“书,星辰和灵魂强度有具体的对应关系吗?”  

知识之书答道:“比较复杂,不论强度,任何灵魂中都可以容纳5颗梦境星辰,初具强度之后,还可以容纳3颗,第8,10,13,15是分水岭,每跃一阶,需要容纳的新的星辰所需要的灵魂强度就会暴增,第16颗星辰需要1亿强度,第17颗星辰需要2亿,18颗星辰需要4亿,19颗需要6亿,第20颗星辰又是一分水岭,需要20亿,换算成你们的灵能强度,就是400万千刻,也就是17级灵能的门槛,真王的标准。”  

原来是这样。  

罗德握紧了拳头,心中燃起了熊熊火焰。  

那就是说,我必须要在点燃第20颗星辰时,成就真王。  

那么,他接下来的5颗星辰,必须精挑细选,绝对不能随意选择,一定要是最好最强,最适合他的。  

他看了一眼他现在的灵魂强度。  

灵魂强度:15536万比之前增加了约2860万。  

这主要是来自唤醒灵舟和凛冽之青星魂的结果,其中,凛冽之青从1万暴增到了2000万,灵舟从6千暴增到了600万。  

再加上生命之歌的额外强化项,从1800万增加到2060万,才有了现在的强度。  

知识之书说:“一般而言,在完整形态的星辰中,每一份源能,就拥有一千万强度,除非这颗星辰有特异性的加值,或者减值,否则这个规律是不会改变的。”  

罗德看了一眼星辰,顿时怒从心头起。  

灵舟有3份源能,却只提供了600万强度。  

特么的,血亏2400万强度,果然是最拉的星辰!  

知识之书又说道:“生命之歌的加成稳定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