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道火红色的陨石降落在大海深处,激荡的海浪高达数百丈,以狂暴龙卷风的气势涌向了最近的海涛城。  

短短半天时间,海涛城外的海岸受到波及,海浪涌岸,无数修者惨叫着往其他地方奔去。  

李浪惊恐的看着这一切,意识到大灾难来临,转身往其他方向看去,柔河和黑肃正要抓他离开,可惜刘青儿忘记宗主的提醒,顾不上一切,挡在了柔河和黑肃的面前。  

柔河和黑肃见刘青儿恢复力量,自觉这种情况已无法将他们带走,当既下了决定,放弃任务,直接离去。  

朱戒本欲跟从,却被孙畅一把拉住:“朱师兄,你还想去天玄宗?”  

“可是没有《云神法诀》…”朱戒的话还未说完,孙畅打断他道,“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执迷不悟,跟我走吧,回到望悠宗。”  

朱戒依旧还在犹豫。孙畅没有给他犹豫的机会,一把击晕朱戒,对李浪道:“朱师兄太执着了,我只好把他击晕,现在我们赶紧离开吧。”  

李浪点点头,转身带着一众人往北辰州的方向赶去。  

海浪吞噬海涛城后,依旧未停,而是往大陆深处流去,一座座山庄被淹没,来不及逃走的人千千万万。  

在数天后,从海里爬出一道浑身黑色的身影,足有房子大小,头顶着如牛般的尖角,深邃的眼眸里仿佛融入夜晚星辰。  

“我回来了,是时候拿回属于我的一切。”它缓缓走在山林和平地,走过的地方渗出浓浓的邪气,在它的身后,从大海里涌出无数的邪魔。  

“小子们,为你们的神拿回一切吧。”邪魔怒吼一声,天下为之一阵。  

其后,天下各地的宗派纷纷感应到天地变化,无数大能从闭关修行室里冲出,感知天地间灵气得变化,立即派出众多弟子,无论是人还是妖,联合起来,共同对敌。  

这个时候,宗派已经无暇顾及到望悠宗,而李浪在返回望悠宗的途中,遇到了婉晴他们,便直接逃离了回去。  

半月过后,身在大殿里的李浪得知天下被邪魔侵扰,不少地方被邪魔兽一一攻破,人类和妖族陷入了完全被动防御的地步。  

接着后面的日子,不好的消息一天比一天多。  

“宗主,我们了解,被攻破的地方大都是受兽潮和邪气侵蚀非常严重的地方。”云萱萱在大殿内汇报情况,“而成功抵御兽潮的地方,邪魔兽们一时无法攻入。”  

这个调查结果,李浪早就通过系统了解,他现在急需知道的是那些宗派能抵御邪魔兽多久。  

“你们认为天下能抵御邪魔兽多久?”李浪将心里的顾虑说出来。  

朱戒站出道:“邪魔兽既然只能在弥漫邪气的地方攻城破宗,那就说明邪魔的力量还未完全恢复,而以天下宗派之力,抵御那些邪魔,应该可以有十年之久。”  

唐和也站了出来,赞同道:“的确,天下之大不仅仅是人族面临危难,妖族亦是如此,我们从落仙城的贸易上看,人族和妖族恢复正常贸易,就说明两族大派之间成立了联盟,邪魔想攻击天下,还需要一定时间。”  

“是的,邪魔至少还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枯荷也突然站出来,解释道,“我和刘师姐他们特意去了一趟古井,意外发现深埋的石碑,上面正描述当面邪魔大站的历史,宗主,这正是我要交给你的东西。”  

李浪从枯荷手里接过了从石碑上抄写下来的内容,过去的一切豁然开朗。  

建古井的是一名半妖,亦是当面从人族和妖族手里逃脱而出的幸存者,在临死之际,将一切真相留在了古井里。  

当初邪魔降临时,天下渡劫修者无法飞升,于是联合起来,共同商议对策,最后由炼器师、法阵师、灵符师等渡劫修者为天下,牺牲元神,炼制出了神器,用以结束邪魔。  

可惜当初无人能驾驭的了神器,从而任由神器的器灵自主应敌,但神器无法攻击,因此结合人与妖的优势,创造出半妖,并融合天下法诀,创造半妖修行之法。  

半妖修行的魔力,是融合了灵力和妖力,力量强大无比,足以克制邪魔的邪力,也因此,在与邪魔大战中,半妖成为了最重要的力量。  

可惜人与妖两族忌惮半妖的实力,趁着半妖虚弱之际下手,导致半妖几乎死伤一切。  

而神器,也因为在混乱中消失。  

“宗主,说不定我们只要找到神器,就能彻底解决邪魔。”刘青儿说道。  

朱戒双目发光:“没想到这世上还有如此神器,不知这神器名为什么,到底是何物,什么样子。”  

李浪心中尴尬,最后有关神器的描写,他感到无比的意外。  

“神器名为系统,不在五行,为元神幻化,寄存宿主体内,可解万物,可探万源,最重要的是它知晓半妖一切的修行之法。”刘青儿说到这里时,不经意的看向了李浪。  

李浪苦笑一声:“你们现在应该知道了,这神器就在我手上。”  

“难怪,难怪。”朱戒露出喜色,“我望悠宗成为天下最强大派,是天意,是天意。”  

李浪手握神器,让望悠宗的人立即信心满满。  

接下来,就是趁着十年的准备期,提升各大弟子的修为,应对将来的邪魔。  

另一边,天玄宗主峰山顶,宗主目光凝重,对眼前的这名最深爱的弟子说道:“邪魔降临,我们只有十年的时间。”  

“师尊,这不是时间问题,眼下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