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危机解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长河镇的人已十去九空,留下来的人不是不怕望悠宗,而是没有能力离开,这些人都是普通人,本身没有本事也没有积蓄,只能在长河镇里过一天担忧一天。  

直到明宣门的张掌门带着一群长老和弟子来到这里,他们才燃起了一点希望。  

望悠宗不除,长河镇的人寝食难安。  

然而明宣门来人有几天了,却依旧没有传来望悠宗被灭的消息,他们不禁疑惑起来,怎么一直没有动静?  

此时的张承瞻脸冰冷如雪,身后的其他人不敢说话,低着头,生怕掌门的怒火发泄在自己身上。  

两天了,明宣门的人攻击了这望悠宗两天,结果全被法阵给抵抗回来,好不容易击破法阵,结果这雷劫突然而至,冲上去的修者纷纷被劈中而亡。  

望悠宗没击破,倒是自己的人手损失了大半,若是传回明宣门,他在明宣门的威严势必受到打击。  

说不定还被那个该死的瑾借此机会削弱他的势力,到那时,想挽回威严就更难了。  

张承瞻有点后悔大肆带人攻击望悠宗,在得知有金丹长老死在望悠宗手上时,就应该知道,这望悠宗绝不能小视。  

他想放弃这块难啃的骨头,留在日后再慢慢对付。  

“你们还有什么办法,一起说说看。”张承瞻突然说道,语气里有一丝疲态。  

一名长老凑了上来,似乎早有想法:“掌门,这望悠宗的阵法了得,又借了灵脉和玄天火,我们想要攻进去,难上加难,再者,他们这诡异的雷劫,让我们极难对付,虽说比起一般雷劫弱不少,但也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应付的。”  

“难道你只跟我说这些?”  

长老摇头道:“不,宗主,我们调查过,这望悠宗原本只是普通的宗派,最脆弱的时候仅有三人,但不知为何,短短几月,却能消灭横海门,更是与我明宣门对抗,若说它背后没人,我觉得不可能。”  

张承瞻皱眉头,长老说的话令他越发觉得这里面绝不简单。  

“今天这事反而是瑾长老最愿意看到的。”这名长老突然补充道。  

张承瞻顿时意识到,这次来的错误有多大了,这里就像是无底的黑洞,将他的威信和实际一点点蚕食。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张承瞻不由紧张起来,背后渗出的冷汗一点点浸湿衣裳。  

如果这次真的陷入了望悠宗,那么他这个掌门之位就更加不稳,身边的人也会因此一一离开,到时候,一旦瑾彻底掌握了明宣门,那么以瑾的性格,他完全没有活路。  

长老低声说道:“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早日脱身,越快越好。”  

张承瞻也想脱身,可是这望悠宗把他拉在这里,一旦脱身,会让他的面子更无处搁。  

“张掌门,您别忘了这里有强大的本妖,有她们在,又怕什么呢?就说这里的半妖即将突破凝脉期,引出雷劫,您不得不离开。”  

半妖引出的雷劫连元婴修者都难以抵挡,更不用说他们,张承瞻明白长老的想法,点头道:“这的确是个离开的好借口。”  

“掌门若是担心,不妨留下部分弟子守在长河镇通往落仙城的唯一出路,另一方面外外发布悬赏令,灭杀望悠宗。”长老补充道,“这样一来,掌门更不会失去面子,反而不少人会称赞掌门的英明之举。”  

“好,就按照你的办法去办。”张承瞻大喜,迫不及待的要离开这个鬼地方。  

长老处理的很快,张承瞻没等多久,一行人便转身悄然离开,没有闹出多大的动静。  

事实上,在长河镇和落仙城之间的路,也没有什么明宣门把手,他们得知望悠宗里到处都是半妖,更没心思继续留在这里。  

半妖的雷劫对修者们而言,威胁太大,避之不及。  

刘青儿得知明宣门的人离开,惊诧不已,怎么突然就离开了呢,等报信的人来了几波,都确认明宣门的人离开了长河镇后,刘青儿这才真的相信明宣门的人离开了,而不是为了设计,引出她们。  

“也不知落仙城如何。”望悠宗的危机一解,刘青儿不由心向落仙城的宗主,宗主不在的几个月,望悠宗里反而没什么乐趣,每天没有故事,没有宗主那张总喜欢微笑的脸,其他的半妖们脸上的笑意也少了。  

这时的李浪头疼不已,身边全是半妖,什么半妖都有,只要让她们处在安宁的环境里,她们就像是一群活泼的麻雀,永远精力充沛。  

原本这些半妖不敢主动找他,对李浪还有不少防备,不想枯荷这个话痨,遇到这么多半妖姐妹,成天聚众聊天,对,是聚众聊天,这是她唯一的爱好。  

枯荷先是借用李浪过去的故事,给这些半妖讲述,半妖们虽说经历凄惨,心智比一般人成熟,但还是年轻,哪能抵御的住有趣的故事。  

没多久,只要众人休息下来,这些半妖们就围在枯荷身边听故事。  

如果枯荷只是讲故事,李浪倒没什么意见,可偏偏她讲完故事,最后都会说一句,这个故事是宗主说的,而且还大讲望悠宗各种有趣的故事。  

这样一来,半妖们对李浪最后的戒备消失,包括对望悠宗的警惕心理,一开始姜娇会因为对望悠宗的各种好奇心,偶尔会到李浪这里证实,渐渐地,看到李浪说话那么温柔,这些半妖也就不再害怕李浪。  

“宗主,我们发现了一大波明宣门的人。”余佳和婉晴突然找上了李浪。  

“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