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来犯之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火在千叶山烧了整个晚上,毛丫等人的眼泪都流尽了。  

当日光重新散落大地,原本青翠的千叶山如同巨大的木炭,山腰上的建筑尽被摧毁。  

李浪冷冷注视千叶山的天空,横海门掌门若海正悬浮其上,静息调养。  

“宗主,大千山周围出现了横海门的人,他们正在闯阵。”段彬走过来提醒道。  

“来了多少?”李浪问道。  

段彬回道:“暂时七名,修为都在炼气期,暂时没有更高修者的人。”  

“那也就是说,这些人只是横海门派来探路的,如此的话,激活法阵的攻击力量就太浪费了。”李浪转而看向几名半妖弟子,“报仇的时候来了,你们去解决他们。”  

几名半妖弟子躬身离开,很快遁入了法阵里面。  

“灵脉里的那些弟子如何?”李浪问向了黎柱。  

“很好,弟子们勤修不暇,修正皆有长进,一个月后定不辜负宗主希望,完成三十六名弟子突破雷神体诀的粹体境。”  

李浪点点头:“能不能杀的了若海就看步入粹体境的三十六名弟子了。”  

没过多久,离开的半妖弟子回到李浪面前,拜道:“七人已除。”  

同等修为上,半妖比起人族,实力更强,李浪深有体会,他自己修行天妖魔体,每天除了感受修为提升速度外,还能体会到妖力和灵力两者存在时所产生的力量更强。  

倘若将灵力和妖力融合,化为一体,转化魔力,威力更是程几何倍数增强,这也是为何能解释婉晴等人,即便是筑基期修为,也拥有对抗凝脉期修者的实力。  

如今望悠宗有三名筑基期半妖弟子,在长河镇上,可以说,金丹不出便为无敌。  

如果三十多名半妖皆是筑基期,望悠宗的实力不仅在长河镇,在整个北辰州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横海门连续派出三群弟子攻阵,皆被几名半妖灭杀。  

这次,横海门誓要全灭望悠宗的人,同样李浪也决心灭了整个横海门,所有人都想置对方死地。  

当悬浮空中的若海睁开双眼,一股灵力海浪涌上了整个大千山,所有的法阵如临大敌,释放出光盾将这股力量地方在外。  

金丹修者的实力果然不凡,李浪和段彬等人震惊的感受法阵因抵御对方的力量而吸取的力量,转眼间,灵脉所提供的浓郁灵气被消耗一空。  

在李浪等人惊叹金丹修者的强大实力时,若海同样对大千山的法阵感到惊讶。  

来到望悠宗时,若海就感知到千叶山空无一人,而大千山里却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笼罩,不用猜,望悠宗的人都躲在了大千山里。  

不过这又如何,若海上来并没有直接向大千山动手,而是先毁了整个千叶山。  

千叶山不毁,他就无法顺利的占有它,毕竟觊觎千叶山的不仅只有他们横海门,周边大大小小的宗派都在暗中盯着千叶山,以前没有露出强烈的企图,是因为横海门有他这个金丹修者和三名凝脉期修者坐镇,能压制的住那些宗派。  

但现在不同了,横海门三名凝脉期长老已去了两位,真正坐镇横海门的只有他和大长老。  

这样的局面让横海门陷入了尴尬之地,以他们现有的实力,已经无法压制住其他宗派想要分望悠宗这杯羹的念头。  

若海不得已将即将得到手里的千叶山摧毁,将削弱上面的灵气根基,即便得到了它,也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和财力重建千叶山,如果不是想在这上面建立宗派主峰,只得不偿失。  

只有如此,其他宗派不会为了这点利益与他横海门闹翻。  

长河镇表面看似平淡安宁,暗地里却是风起云涌,谁都想吞并其他宗派,扩大自己的势力,若海自掌管横海门的几十年里,也断断续续吞并了不少宗派和势力,没想到如今他在吞并望悠宗这块吃了不少亏。  

“横海门本无意与望悠宗为敌,一开始我若海见望悠宗窘迫潦倒,商谈过十万两灵石买下这望悠宗千叶山,双方平等待之,不以兵见,助望悠宗度过困境。”若海环顾四周,大声说道。  

“却不料,望悠宗宗主先是辱我门下弟子,后私自收留半妖,收为弟子,辅以修行,又利半妖灭我门下弟子数人,又杀我长老,此仇不报,我若海又有何脸面面对死去的弟子和长老,再者,今天前来,既是为了报仇,又是为了铲除这半妖,还我长河镇安宁。”  

若海门的话说完,隐藏在天云的人们传音道:“若掌门今天所做乃正义之举,我等无异议。”  

“好,大家既然都没意见,那我也不必对望悠宗讲什么仁义。”若海眼中闪过一丝戾色,抬手间,一柄巨锤出现在了他的面前,随着在上面输入澎湃的灵力后,巨锤砰的一声,绽放出无形的声波,宛若平静的水面上投下了一颗石头。  

声波荡向了大千山,直接渗入了法阵。  

李浪的体内仿佛被重重的击中了一拳,心中神情大变,但表面上依旧淡然平静,看向了段彬,说道:“怎么回事?”  

段彬脸色难看:“这是声波攻击,对法阵有天然的破阵效果。”  

“有什么办法应对吗?”李浪问道。  

“只能提前激活离火阵。”段彬解释道,“离火阵里的玄天火一出,那声波攻击的威力自然会削弱不少,但这样的话,我们的底牌就提前泄露了。”  

李浪沉思片刻,决定道:“不管了,先激活离火阵,如果让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