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废灵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云萱萱沉思片刻,说道“碎光镜乃大师佳作,价格上比起一般品阶法宝自然不能低了,三万五千两灵石如何?”  

李浪和婉晴两人睁大眼睛看着桌面上的碎光镜,不可思议,她们认为这法宝撑死值两万两灵石。  

“云小姐,你确定值那么多吗?”虽说望悠宗缺灵石,但李浪并无意占别人便宜。  

“李宗主说笑了,碎光镜虽说三品,但还可以提升品阶,再说,这件法宝曾展现过强大实力,想要得到它的人多着呢,三万五千两灵石收购,我还能赚不少,难不成李宗主觉得少了?”  

李浪忙摇头:“我是怕这法宝值不了这个价格,再说它原本是横海门之物,你收购了,说不定会引来麻烦。”  

“如果云家怕这点麻烦,生意就不要做了。”云萱萱笑道。  

若是望悠宗背后没有那位元婴期炼丹师在,她还真的不敢接这笔生意,但以望悠宗表面上展现的实力,云萱萱觉得,横海门恐怕不再长久,她又有何担心的。  

不过,云萱萱有点好奇,李浪为何要出手这碎光镜,留给宗内弟子岂不是更好。  

她鼓起勇气问道:“这碎光镜不俗,李宗主为何成全我?”  

“缺灵石。”感受到云萱萱的删意,李浪没什么好隐瞒她的。  

“李宗主可是说笑了,望悠宗怎么会缺灵石呢?”  

“没办法啊,宗门每天都要消耗三千多两灵石,再多的家底都要空。”李浪叹道。  

“也是,宗门的大小开支巨大。”云萱萱重新倒了杯茶水,刚要轻饮几口,却立即顿住,她尴尬的笑了笑,随即说道:“听说望悠宗过去只有三名门人,现在不知道望悠宗弟子共多少?”  

“不多,加上我也就三十来人。”李浪刚说完,只听噗的一声,云萱萱嘴里的茶水喷了出来,一脸震惊,她没来得及收拾刚才的失态,睁大眼睛问道:“三十来人,每天的消耗要三千两灵石?是每天?”  

“对啊。”李浪不明白云萱萱刚才为何失态,他将手巾递过去,“怎么了?”  

“没,没,刚才呛到了。”云萱萱接过手巾,脑海里依旧震惊,三十多人,每天要消耗三千两灵石,天哪,他宗门弟子的修为都是筑基期以上吗?  

即便是筑基期弟子,也用不了那么多啊。身为云家管理层的她,每天都要处理家族内部的每日用度,深知内勤。  

能每日消耗上千两灵石的宗派,门下弟子起码有三百多人,这还包括里面还有筑基期弟子。  

因为,一般而言,只有内门弟子才有资格得到宗门每日发下的修仙资源,而外门弟子只能利用每日的劳作获取资源,即便有宗门的免费资源提供,那也是供应给优秀的外门弟子。  

她云家,上上下也就三千多两灵石,用那么多,还是因为金丹期的老爷子,他是消耗大户。  

看着李浪那张淡然的脸,云萱萱感到一丝恐怖,望悠宗里面的弟子都那么强吗?对方不像是在说谎,对这些每日消耗觉得很正常。  

“李宗主,我这就让人去准备灵石,您稍等。”云萱萱不敢怠慢。  

“不急。”李浪拿出一份清单,“我还需要换些灵草药和丹药,这灵石算收购款吧,日后我会定期让弟子下山收货。”  

“清元丹、固元丹?”云萱萱看了眼上面的清单,其他灵草药还好,但清元丹就有些例外,“望悠宗不是有炼丹师吗?怎么还需要丹药?”  

“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啊。”李浪感慨道。  

云萱萱点点头,算是认可李浪的说法,便不再说话。  

完成交易后,李浪顿觉神清气爽,他和婉晴两人大包小包的抱着货物匆匆回到了望悠宗。  

经过今天的交易,李浪觉得法宝实在是暴利,一件法宝就抵得上宗门接近半个月的敞开量的消耗。  

可惜宗门里没人会炼制法宝,否则还能多赚几笔,日后也不用愁丹药不足了,就是法宝也不用愁了。  

法宝法宝,不知道自己炼制能否可行,他沉思着望悠宗有没有留下炼制法宝的书籍,然而很快,他就失望了,过去望悠宗里能卖的都卖了,想要炼器书籍是不可能的。  

不过李浪没打算就此放弃学习炼器之术,他想着等系统分足够了再考虑换些书籍。  

有了三万多两灵石,但也只是临时,等半个月后,李浪又要面临灵石紧缺的问题,他不得不为以后着想。  

唯一的办法就是开源,增加各渠道的收入。  

有什么其他收入能增加的呢?丹药?法宝?灵符?还是其他矿藏?  

可是眼下除了丹药能拿的出手外,其他的没条件啊。  

别的宗派有不少福地,上面深藏不少的灵石矿还有灵草药,有的宗派拥有大量灵田,上面种满天才地宝,换取灵石绰绰有余。  

得赶紧想办法啊,李浪为此天天往灵田跑,看看能不能提高产量,跑完灵田,又跑莲湖那里,最后发现,毛丫和莲湖已经把工作做到了极致,无法提升更高的产量了。  

开源开源,可不是那么容易。  

半妖弟子每天都显得忙碌,每一个人是闲着的,每天都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修行,其他时间都在忙自己的事,毛丫和莲湖不用说了,其他半妖们会在刘青儿的指挥下跑到隔壁山去,弄些木料和石块,用来修葺宗门建筑。  

如今的望悠宗焕然一新,不再是过去的旧颜,李浪每天都能发现望悠宗各个角落的变化,真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