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再见绿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真的目光却是落在一侧另一名女子的身上。  

一身湖绿色的长裙,身段婀娜,这赫然是绿竹。  

“绿竹大家,你怎么会在这儿?”杨真轻轻问道。  

“见过杨公子,此时说来话长,等下了堂审,我们慢慢聊!”绿竹行了一礼,脸容平静。  

在她的身边站在两人,都是一身劲装,看起来威风堂堂,这应当都是铁怜花的人。  

杨真皱了皱眉头,目光落在铁怜花的身上,行了一礼道:“见过铁怜花大人。”  

铁怜花上下打量了杨真几眼,这才轻轻道:“杨真,这次叫你过来,是想问你几件事情!绿竹近日写了一首新歌,流传度极广。  

这首歌是以你为原型,说了你遭人陷害的事情,损坏官府脸面,所以我才拿下了她,我想问问你,这件事情,你觉得委屈吗?”  

杨真心中一动,怪不得他回来没再见过绿竹,原来是被铁怜花拿下了。  

只不过这个理由,他却是无力反驳,这是在揭露官府的一些阴暗面,所以绿竹也算是犯了大莽律。  

“铁大人,这件事情与绿竹无关,我被刑部拿下,丢进了地牢,她想要救我脱身,用了这样的方式也算是情有可愿。  

只是这个罪名,大人如果想要追究的话,我可以替她担着,还请铁大人把她给放了吧,不管有什么事情,冲着我来就好了。”  

杨真拱了拱手,一脸认真。  

绿竹一怔,接着连忙道:“不!铁大人,这件事情和杨公子无关,这是奴家自愿做的!以公子的才能,未来一定是位极人臣。  

他这样的人,极有清名,怎么可能弑父杀祖?所以背后肯定是有着阴谋,想要算计他,我做了这首曲子,只为救人,不会后悔。”  

铁怜花目光平静地看着两人,接着摇了摇头道:“你们以为这是哪里?到底谁有罪,这是我说了算的!”  

杨真点了点头,接着扭头看着绿竹,目光深深,轻轻道:“绿竹大家,你信我吗?”  

“信!我自然信杨公子!天下之人多于过江之鲫,杨公子是我最信任的几个人之一,可以托付生死!”绿竹重重点了点头。  

“好,既然你信我,那就不要多说话,一切听我的安排。”杨真应了一声。  

转过身,他的目光落在铁怜花的身上,轻轻道:“铁大人,你找我过来,不单单是为了绿竹的事情吧?”  

铁怜花微微一笑,她的笑容也很霸气,带着一种极度的自信。  

“你说得不错!我的确不是为了绿竹的事情找你,你应当是被行云寨的人给掠走了吧?我想知道,你是怎么回来的?  

行云寨是四盘山上最强的山寇之一,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想要覆灭他们,但却找不到他们的老巢,你能从行云寨回来,那就应当可以找回去吧?”  

铁怜花轻轻说道,目光却是灼灼地盯着杨真。  

杨真看着她,微微摇了摇头道:“铁大人,我离开行云寨,是因为他们知道抓错了人,而且我只是白身,抓了我的意义也不大。  

我下山的时候,他们蒙着我的眼睛,带着我下山的,所以我也不知道四盘山怎么走,我只知道他们的四周都是山,应当是在深山之中。  

而且我是读书人,读圣贤书,养浩然气,自然守着一些准则,他们既然放我回来,我也不能失了道义!”  

铁怜花点了点头道:“以李行云的行事风格,快意恩仇,这样的事情,的确做得出来,那么我信你!  

还有一件事情,关于刑部这名提刑司通判的事情,他们是受到了顾家的委托,所以故意来为难你的。  

因为这件事情牵扯着一名从六品的官员,所以我把事情提交给了刑部,但我的处理意见是,此人不能再单独审案了,此后也不得升迁,这么处理,你可满意?”  

“多谢铁大人!”杨真弯了弯腰身。  

铁怜花摆了摆手道:“既然你满意了,那么我们就回头算一算绿竹的账,她虽然出自于好意,但实则还是触犯了大莽律,你打算如何让我满意?”  

杨真想了想,在怀中摸了一把,摸出当朝天子送的那枚玉佩,双手举起,递到了铁怜花的手里道:“铁大人,这是陛下御赐的随身玉佩。  

我就借一下陛下的名义,希望铁大人放过绿竹,这件事情,其实可大可小,如果官府做事守规矩,一切依着大莽律,那是怎么样也抹黑不了的。  

如果做事就像是那名刑部通判一样,就算是不抹黑,那也白不了,所以我相信陛下也不会追究绿竹的责任!  

陛下曾经说过,治理天下,重在利民,这个利民的利字,并不仅仅只是让百姓们生活富足,还包括许多的法令政策。  

所以我相信就算是陛下知道了绿竹的所作所为,也不会与她为难,因为她这是在伸张正义,惩恶扬善!”  

铁怜花看了一眼那枚玉佩,不由怔了怔,她就没有想到,当朝天子会送给杨真这样一块玉佩。  

这么一来,往后任何人要再想着对付杨真,那就得三思而后行了。  

铁怜花起身,对着玉佩行了一礼,再次坐下,她虽然知道当朝天下会对杨家进行一些封赏,但却不知道封赏这么隆重。  

杨家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杨真,既然你有陛下御赐之物,那么这一次的事情,就算是过去了,但我会如实上报给刑部几位大人,由他们来定夺。”  

“多谢铁大人!”杨真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