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采花行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过此时周云生出疑惑,刚想追问老道。  

老道看似心如明镜,挥手制止周云,示意他耐心听自己讲完。  

“道友是否想问,为何不从三色云瘴的上方飞越沼泽,最好直接飞到山壁木藤那里,不但节省时间,更不会遭遇黑鳄。”  

周云连忙点头,老道却不由一叹,无奈说到。  

“众人也想过此法,只是可惜火雄黄花长在木藤根部,需穿过三色云瘴才能采摘,但三色云瘴剧毒无比,就算有极品法器护体,也是瞬间被腐蚀。”  

“前一天,有位女修不信邪,靠一件防御符宝尝试穿过云瘴,谁知刚过半途就被瘴毒腐蚀而亡,所以没有金丹期修为,最好不要靠近三色云瘴。”  

听完老者讲述,周云瞬间对头顶的云瘴惊惧万分,此瘴如此厉害,恐怕只有横穿沼泽这一条路了。  

随后老道开始讲述修士们是如何发现此地,又如何找到采花之法。  

第一位发现此地的试炼修士,大概是在三天前,此人利用找药兔来寻觅灵花,到达此地后,灵兔示意沼泽对面有大量的火雄黄花,于是此人历经千辛万苦,穿过沼泽黑鳄来到山壁前。  

当看到数量众多的灵花,顿时喜不胜收,急忙上前采摘,谁知山壁下方的水潭中冲出一条老母鳄,挡住他的路线。  

此鳄原本就是这群沼泽黑鳄的王者,后来进化到三阶妖兽,灵智大开可以号令群鳄。  

这只母鳄只需吞云吐雾吸灵纳气,不再像普通黑鳄一般来捕猎血食,所以此兽常年休憩在山壁下的水谭中,时刻守护能驱离瘴气的灵花。  

由于母鳄挡道,此人与之交战,发现不是对手,于是冒着危险返回沼泽中,又经历一次险死还生才回到岸边。  

此人回来一想,自己一个来回数次死里逃生,双手反而空空,实在太过憋屈,真是不甘心。  

然后开始呼朋唤友,纠集三十余名修士再次行动,不过这次众人实力参差不齐,飞越沼泽时被水中黑鳄偷袭,到达山壁后已经伤亡过半。  

于是剩余之人开始大战母鳄,刚开始还能势均力敌,甚至占些上风,随后母鳄开始呼儿唤孙,众人逐渐不敌,最后各自逃命。  

等逃回三角洲后,发现仅剩三人,而第一个发现此地的修士,竟然死在逃命的路上,三人心有戚戚想要放弃,但想到山壁上数量众多的灵花,贪心开始作祟。  

于是三人商议,决定把消息散播出去,召集更多的修士来杀光这群黑鳄,然后大家一起平分灵花。  

当然计划很完美,结果并不理想,三人召集近二百名修士后,狂奔进入沼泽来剿灭鳄群。  

老母鳄感知这次进入沼泽的修士过多,下令召回众鳄守住灵花,众人来势汹汹,却如一拳打进棉花,有劲难使。  

聚在山壁之前,看着众鳄守在灵花之旁,如临大敌的模样,众修士反而不敢下手,因为一旦动手,肯定会毁坏灵花,舍本逐末非取舍之道。  

于是众人退回沼泽,放弃这次攻击,但想让大家放弃灵花,那是万万不能,于是纷纷停留在河口三角洲上寻找机会。  

不过消息已经散播出去,来此的修士会越来越多,但跟山壁上结出的灵花比起来,修士们的数量还差的远。  

后来,一些不甘心的修士开始试探黑鳄们的底线,先聚集三十名修士闯进沼泽,这次黑鳄们没有选择玉石俱焚,只是聚集起来不断围攻他们,随后众人选择退回去。  

随后人数涨到五十,黑鳄们依旧如此,但人数到达一百后,黑鳄们纷纷回归山壁守卫灵花。  

就这样摸清黑鳄们的底线后,第一批九十余位修士抱团闯入沼泽,随后遭到黑鳄们的围攻,双方大战惨烈之极。  

当杀到山壁时,这群修士只剩五十余位,随后又跟老母鳄和它召集的子孙,大战血拼一场。  

最后竟然全军覆灭,黑鳄们也死伤惨重,随后第二批九十位修士出发,黑鳄们竟然改变策略,纷纷回归山壁守住灵花,众人顿时傻眼。  

于是又开始新一轮的试探,最终却变成五十人为最多人数,不过这次修士们没有立即出发,因为去了也是送死。  

老母鳄虽然只是三阶妖兽,但实力跟普通的四阶妖兽没什么区别,至少需要十来名修士不断送死,才能转移它的注意力,好让拥有重宝的修士出手,可如果再加上它那数量众多的子孙,击杀或者击败老鳄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当大家还在烦恼此事,一些收到消息比较晚,刚刚到达此地的散修,逐渐开始抱团组队,准备进入沼泽采摘灵花,因为他们独来独往互不相识,根本不会组成很大的队伍。  

都是多则十数人,少则七八人,零零散散凑了五支队伍,在准备进入沼泽时,在方向选择上争吵起来,最后谁也不服谁,变成各走各的。  

没有想到黑鳄们也分开堵截,这些队伍遭遇黑鳄攻击时,散修们却有各自不同的战斗方式,不过总结起来就是高效和节能,只要是短时间内杀不死对方,就会立刻遁走,不会浪费时间和法力。  

当他们穿过沼泽后竟然还有大半人员,那十来个修士,也是因为修为实在太低被黑鳄吞了,随后众人面对老母鳄和它的子孙。  

因为散修们势单力薄,于是对待朋友亲人重情重义,对待刚认识的人都是小心防备,所以根本没有想着怎样一起对付老母鳄。  

都是直接冲向灵花摘了就跑,然后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