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零八章 隐龙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员外听青云在说傅天仇的坏话,连忙捂住青云的嘴巴,连拉带拽的把青云拖进正堂。  

“在外面可不要胡言乱语,小心惹祸上门。”  

青云见义父如此谨慎小心,也就把疑问放在了肚中。  

青云不在纠结,王员外反而开始纠结起来。  

在青云面前来回踱步,时不时看青云几眼然后点点头又摇摇头。  

连牛世明递给他的热茶,他连看都不看就一口咽了下去,浑然不觉茶水是滚烫的。  

牛世明见他已经喝完了,再想说茶水烫已经迟了,惹得青云直翻白眼。  

“我家天赐一年不见,着实长高了不少。不如改天请傅大人给天赐取个字如何?”  

青云见义父抬着头一脸希翼的看着自己,既有舍不得又有不该错过机会的多重情绪,好像是要卖儿子把青云卖了一般。  

既然义父知道自己是修士,应该清楚自己不在乎这些形式才对,为何还要专门请人取字?由其是请他口中的傅大人,应该就是青云熟知的那位了。  

取字只是一个形式,广而告之大家成年了而已。  

“父亲既然要为我取字,为何要麻烦别人,自己取个不就好了,再请熟识的朋友聚聚就可。”  

王员外王凤山听了青云的话,一脸愁苦之态,有些落魄的做到椅子上。  

“为父虽熟读诗书精通药理,可在外人看来始终脱不了一个商字。我儿即有通天之能,本该抓住此次机会才是啊!”  

不知道王凤山口中青云拥有通天之能是从何而来,青云自问应该没有在义父面前显露过什么神通之术。  

唯独离开的那日,露了一手而已。  

“那傅大人自年前洗清了冤屈,重领三司使之职总管国家财政。为圣上跟前红人,现在正为长江盐务在杭州公干。”  

王凤山说到此处不自觉的看向青云,自认青云眉清目秀甚是满意。  

“既然人家来请你帮忙,不如把握住这次机会也好。最好能混个官身回来,再不济也…哎,你自己考虑吧!为父累了,先去休息了。”  

王凤山离开的背影显得很是矮小,青云担心他今日心绪大起大落伤了身体,连忙扶着义父进入内屋休息。  

“可惜傅大人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这不是明摆着要招认入赘吗?”  

听到此话,青云顿时停下了脚步。  

有些担心傅清风到底与义父说了什么,如果真把那日在观音院的事情对义父说了,青云还真不好处理。  

“师父,什么入赘,谁要入赘啊?”  

“刚刚化形,还不去修炼,不害怕根基不稳吗?”  

牛世明被青云怼了一句,有些兴趣缺缺的躲到一边开始打坐修炼。  

不知道是不是牛世明得了青云在神魂之中留下印记的原因,他修炼之时与白狐胡雪儿妖气四溢不同,反而显得中正平和一副正统道法之派。  

见此,青云拿出金纸,写下传渡符篆,向天祷告。  

青云眉间印堂之中忽然出现金色法篆,此正是青云在神雕世界签押的传渡法文,上书各位茅山前辈大能之神名。  

把金色法篆打入金纸,等金纸之上留下印记后,重新摄回印堂之中。  

青云自知没有教导牛世明的能力,想引牛世明去此界茅山正庭去学习正统术法。  

而青云手里的传渡法文,就是介绍信,希望此间的师门能够承认。  

摆弄之间,刚刚傅清风递给自己的书信掉落出来,青云不由好奇她们有何事需要自己的帮忙,让她们一连数月在家里守候着自己。  

书信封面没有字迹,展开之后却是上位者的口气,想来是那位傅大人所写。  

看完这封请人帮忙的书信,可青云却是一头冷汗。  

原来傅清风早与人有过婚约,虽然对方在傅天仇被人陷害之时没有出手帮忙,可却也没有落井下石。  

傅天仇现在既然重回朝堂,理当有所表示,送女儿去履行婚约。  

可傅清风知道了自己父亲有的意思之后,最是听话的她,死活不愿意去男方家里。  

万般无奈之际,傅清风说出了当时在观音院的遭遇。  

这让讲究门风清白的傅天仇,如何也做不出再送女儿到对方家中。  

傅天仇在书信之中,话里话外都是一个意思。  

既然青云看过了傅清风的身子,他就应该负责到底。  

至于对方与女儿的婚约,他更是以问责的态度直接推辞了,以此保全自己女儿的名声。  

而请人之事,书信之中同样提及,可却语焉不详。  

应该是傅天仇,不相信所谓的修道诡秘之事。  

只是碍于女儿的面子,才特意写下这封书信给青云。  

信中提及傅天仇明面来苏杭为盐务公干,实质却是暗地调查梁山在苏杭寻找隐龙庭之事。  

司天监夜观星象法相江浙出现三处隐龙庭,随即上报朝廷,引得朝堂大为震动。  

随即派傅天仇以查盐务为名,入江浙彻查此事。  

可傅大人数月来毫无头绪,只在月前忽然发现梁山之人的踪迹,等拿住了口舌之后才知晓,隐龙庭居然与叛匪有关。  

由于有傅大人在负责梁山的人,现在只给青云留下了两个选择。  

一是找到三处隐龙庭,上报朝廷,赐予青云护国法师的身份。  

二是找到长江上游方腊的谋反证据,已报傅大人被陷害之仇,以雷霆万钧之势镇压方腊。  

再不行,就选择迎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