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法相天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着山神消失,除了剩下了一个无主神篆,还有一团清明之气。  

青云随手一招,两样东西全来到手中。  

神魂之力探查之后发现,这个神篆竟然可以给任何只要拥有精神力外放能力的人受篆。  

根本没有考验审核之类的环节,这很是吓了青云一下。这么重要的东西,竟然是谁得到是谁的,那还要天庭干嘛。  

其实此神篆乃后天之物,由天庭仿照先古之时的道篆所著。  

上古、先古之时,有德者居于位。  

那个时候的神位,乃大道之下天道凝结而成,是一体造化之物。  

直接凝结而成的大道纹路,与各位先贤伴体而生,即是神位也是修炼功法,更是天道规则的一种。  

然世事难料,到了现在还拥有道篆神位的先贤,或隐于三十六诸天之中为一方大能,或陨落于时代的滚滚车轮之下成为传说。  

这团清明之气,乃是神篆日日夜夜炼化众生愿力的产物,最是受漫天神佛喜爱的东西。  

它不沾因果,不染杂念,可直接补足神魂之力,堆叠增加修为。  

是青云一直苦苦追寻的最好良药,所以当即把它融入自身神魂。  

好似感受到胎儿时的诱惑,破碎的神魂饥渴难耐的吸收着。  

忽然感觉神识之中好像过电一样。  

青云的十二丈法身忽然消散重新遁入肉身,而肉身一下子拔高至一百二十丈。  

‘法相天地’,即是法身,更是肉身,大神通。  

从此不用再担心各种情况下,法身与肉身的种种不便。  

看着脚下蚂蚁般大小的事物,青云第一次觉得自己也是神仙般的人物了。  

法相天地,乃金仙修为的最大标志。  

虽然青云神魂还是在受伤阶段,可青云的的确确在天劫之下活了下来。  

此次神魂突然穿越到这个世界,也是为了补足三灾六难而已。  

天道承认青云修为到金仙,却因为青云有八卦镜的原因,未受劫而得法,乃是天道不允许的。  

虽然青云神魂之力随之大涨,可神魂破碎还是依旧。  

察觉到多处探查自己的眼神,青云只得强勉保持法相天地不散,不想在别人的窥视下低头。  

没有给予警告也没有给予任何感情的深深看了眼,离自己最近的杭州城隍一眼。  

他一早就在窥视,却没有出手帮忙或者阻止青云任何行动,任青云在这边施为。  

青云看不懂了他们的意思,却也不想自己的行动暴露在他人的眼中。  

一指点中正在狼狈逃跑的狼妖,阻止它的任何去路。  

“不要杀我,我大哥是正神,你不能杀我!不能杀我!救命!城隍救命!”  

听到狼妖在这么关键的时候,竟然求救的对象不是自己所谓的大哥,反而是本地城隍。  

青云再次看向刚刚已经隐入杭州城隍庙的城隍,双方视线穿破时空对视良久。  

就这样看着城隍,一指点杀了狼妖。  

散了法相天地,青云眼神已经开始溃散了。  

对着狼妖尸体一招,一粒拳头大小的妖丹落在手中。  

看了看正在朝自己奔跑的白狐,把妖丹丢给了它。  

白狐被突如其来的惊喜刺激到了,忘记了自己还在奔跑,直接伸出前肢欲接,却直接摔在地面滑行数十米。  

蜷坐在地靠着狼尸,看着怀中的妖丹,白狐还是鄙自不敢相信,直愣愣的盯着妖丹发呆,有失神的看向青云。  

“上仙!先生!相公!是要小妖帮忙拿着这颗妖丹吗?”  

“送你了,算是贫道今日高兴给你的礼物。走吧,现在还能坚持一会,估计在城外绕路走坚持不了多久。”  

青云不想为了赶路再消耗法力,他害怕这一觉又是多天,还是能不动用法力来的最好。  

白狐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差点幸福的晕了过去。  

一跳三米高,四个小短腿加上一条尾巴不知道如何安放才好。  

抱着妖丹直立行走,一双狐眼四处查看,担心有人会突然抢走自己的宝贝。  

随后发现千斤的狼尸还在原处,突然想起来自己跑向青云,就是要询问狼尸可否送给自己的。  

现在居然把妖丹都给了自己,那被丢弃的狼尸应该也可以送给自己。  

白狐忽然回头直奔狼尸,用出自己唯一一点妖气裹住狼尸,然后一口吞下。  

“你......等......算了走吧!”  

本想说它这样等于是在吃同类,可又不知道如何纠正。只要不伤害人类,暂时先随它去吧,事后再说好了。  

还好一直坚持到了城北家中,此处的临时居所是养父特意建造的。  

七八间木屋直接建造在半米高的木架上,为了雨水天保持房内干燥与防止蛇虫鼠蚁。  

或许是青云刚刚才亲手杀了一只大妖,身上有血腥味。  

把房屋四周十几只被青云香味醉倒,这会还在睡的精怪惊醒过来。  

众精怪看了看青云与白狐,又一溜烟全跑回山中。  

到了家中青云总算可以不在坚持了,钻入床铺双眼一闭直接睡着,要多快有多快。  

没有多久神异的香味,又开始飘散开来。  

白狐流着口水舔舐着妖丹不敢直接吞入腹中,害怕自己低下的修为直接被妖力撑爆身体。  

随着香味飘散,白狐专心舔舐的动作开始变得无力缓慢,然后慢慢停了下了。  

就这样直接含着拳头大小的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