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阳神出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对于这个世界的道修门派虽比现实强得多,青云还是非常失望。  

本来准备走遍所有道门的打算,只能放弃。  

天色渐晚,青云开始在客房打坐练气。  

青云实力虽有成长,却一直舍不得消耗灵气,不敢锻炼神魂。  

首次阳神出体,青云很是兴奋。  

十米巨人出现在客房顶上,与青云样貌形体毫无二样,就似放大版青云。  

原本虫鸣狗吠的小镇,忽然间死一半寂静。  

如若不是听见有人交谈、吵闹,青云真会以为这是死城。  

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反而丧失动物的对危险感应的天性。马棚里的大牯牛现在正把牛头藏在角落,四肢跪地瑟瑟发抖。  

周乾法父女二人忽感灵气顺着一个方向倒灌,应是有人在修炼大神通。分别从各自客房出来查看,在后院发现青云法身正端坐屋顶之上。  

“道友好神通,贫道祝道友早日修得正果。”  

“打扰道友清静,青云这里赔罪。”  

“哪你,如若能在道友百米内修炼,正是求之不得。不知道友法身眉间印记是何神通?看着都让人心神恍惚。”  

“眉间印记...”  

青云也是第一次现出自己阳神法身,还不曾了解各处神异,感应下眉间所谓的印记。  

忽然一道金光直射而出,好似在眉间安装了大号镭射灯。  

除了发觉不通过视觉也可看清金光所照之物,好像没有其他特别。  

转动脑袋看向周乾法父女二人,除了看见了二人。  

还在二人头顶发现淡紫祥云,徐徐瑞气升腾翻滚,只不过颜色深浅有异。  

更神奇的是周乾法父女二人头顶上方均漂浮这一方玉印,其上瑞兽作钮,下有篆体阳刻‘九老仙都君印’六字。  

洒下煌煌正气不可侵犯,防护二人周身抵御外邪侵扰。  

九老仙都君印中的九老仙都君,为道教重要尊神。以他名号所制的印为各道派所重视,灵宝、正一、上清、净明皆用之。  

掌此印者能管天下三界鬼神仙官,分野城隍社庙吏兵。若行法职官不得此印者,难用鬼兵。印行兵将行,印住兵将住。  

“道友这是天眼通?”  

周乾法父女十分吃惊,要想修得天眼通不仅需要大毅力,还需要大气运。  

“额,这...我并不是很明确。”  

青云也非常惊讶所见之物,惊讶道忘记自称。这还是第一次看见系统之外的神异。神通到是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少震惊,因为他原本就知道自己有,只是没有必要使用而已。  

“道友既然传承于我茅山,我为道友正式引入山门如何。”  

“这方便吗?能正式得正宗承认贫道自是十分希望。”  

“哪有什么不方便之说,道友等我片刻。”  

周乾法说着转身回了客栈,眨眼间也架十米法身出现。  

与青云法身是实体不同,周乾法的法身是虚幻的,而且只有上半身是人形,并没有下半身形,乃一片混沌状。  

“兰心,你在这一定要护道友和我的肉身,不要让任何人破坏损伤。如若道友人身被伤,你就自裁于此吧。”  

周乾法不待女儿回复,就欲带青云离开。  

“道友且慢,待我小施道法,无需让兰心道友难做。”  

青云先是在三人屋顶布置小迷魂阵,又给周兰心留下用金液制作的金纸,画上目前所掌握攻击力最高的五雷咒灵符。  

“此符咒攻击力甚是强力,你小心使用。每次只需用魂魄之力引导即可,大致可使用九次以上。如果找到高人,可输入法力继续使用。道友我们走吧!”  

“还不谢谢道友所赐灵符!”  

“兰心,谢谢青云哥哥。”  

被周兰心一声哥哥喊的尴尬万分,周乾法到是非常满意小女的做法。  

第一次使用法身,青云难免刘姥姥进大观园。  

瞬息千里,一路御空飞行,脚下灯火急速后退。大约半个时辰眼前出现一座气势恢宏的山门,已经到了茅山祖庭。  

“师父!师叔!快开山门!弟子周乾法回来了,有急事禀报。”  

周乾法有青云停在山门之外,青云停下是为了礼节,周乾法停下是怕死。祖庭再没落,也有专门道法禁制防护。或许会有连道法禁制都无法激活的那一天,但不是现在的茅山。  

山中一时间鸡飞狗跳,正一不禁止结婚生子,边缘之地多有家属落住。  

大门打开走出七位白发老者,三位中年道人。  

“正一,青云见过各位前辈。”  

周乾法师门长辈自发现青云法身就已经开始交头接耳。实在是道法没落的厉害,阳神已经多年没有传人见过了。  

老道士安排去喊众弟子全部出来见见世面,不要到老成了一培黄土却怪罪祖师爷传下假法。  

周乾法把青云的事情对方丈一一详细交代后,老道士满脸高兴。  

在众人观看猴子的眼神中,簇拥着青云进入九霄万福宫。  

与所有道众见完礼后,青云与辈分低的暂待一旁,给辈分高的让出交谈空间。  

还好没有谁提出反对意见,只是老道士要让出方丈之位,为难了青云一番。  

在众教徒劝说与青云坚决不同意之下,才得以作罢。  

“拜请三清道尊!恭请祖师爷!”  

众人闻言下拜,由老道士起身祷告,焚烧祝词。  

“青云,上前拜见。”  

青云收拾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