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零章 杀鞑(2/2)
高耸的城墙还有数万的守兵,这群鞑靼人不可能危及到自己,可依旧还是有人会显得慌乱不已。
辽东参将佟大福倒是没多大的感觉,说句良心话,虽然自己在辽东的这些年,虽然会贪一贪,吃吃兵血,但是对于镇守辽东的责任,自己一直都是恪尽职守的。
有自己在的这些年里,辽东从未有过祸乱,即使会有小规模的敌袭,自己也会带人亲自平息。
他佟大福,从未忘记过作为一名武将的职责和热血,这也是其能一直镇守辽东,稳坐辽东参将一职的原因。
突然,佟大福觉得一阵心里发毛,背后也是凉飕飕的。
他开始意识到,倘若刘瑾不坚持执行坚壁清野的话,原本驻守在锦州城外的士兵就不会被要求收缩兵力返回锦州城内,若是那样的话,失去了城墙的庇护,自己手下的那群兵油子,又岂能抵挡得住这群来势汹汹的鞑靼大军呢?还有城外的百姓,又将陷入何等的水深火热之中…
再看看现在的场面,城外是被一把火烧的一干二净,还是自己亲自带人放的火,可以说城外方圆数百里,一粒谷子都没了,这群鞑靼人要想获取补给,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而城内,不但聚集收缩了附近所有的兵力,还将城外的百姓尽数迁了进来,根本不用担心出现任何的百姓伤亡。
粮仓里头更是堆满了取之不尽的粮食,能够采摘的都被百姓全部采摘带回了城内,未成熟的也被全部踏毁,就算鞑靼人想要挖野菜充饥也是没有可能了。
佟大福笑了,笑的很是开心,比他拿到二万两银子的时候还要开心,比他得知刘瑾不打算杀自己的时候还要开心。
因为他知道,国恨家仇,这一次都可以一雪前耻了,鞑靼人的末日,来了。
鞑靼人袭击大明的疆土,在他们内部被称为“打草谷”。这名称乃是出自宋朝,每一次,辽人的军队出征,他们的人马都不给粮草和补给,也不带任何的军粮和辎重,而是每日派出大量的骑兵四处劫掠物资供大军使用。
到后来,鞑靼人也继承了他们祖先的作战方式,很少携带大量的军需补给出征,向来都是靠着围住大明的城池,让大明的军队出不了城,也不敢出城,然后再派出去骑兵四处烧杀抢掠,以供军需。
可现在,暂且不说自己手下的兵马能不能击退这群鞑靼人,就说这群鞑靼人能够撑几天。
战争是要消耗人力的,拼的更是后勤补给,如果你连生存物资都不能保证,士兵们哪来的力气和士气替你卖命呢?
如今这群鞑靼人连续遭受了两次天灾,本就山穷水尽,又是从佯攻大同前来偷袭辽东。既然是偷袭,那必定更不会带多少物资,顶多就是一两天的口粮。
按照这群鞑靼人的想法,肯定是打算到了锦州城外打大家一个措手不及,再四处劫掠城外的百姓获取物资补给,来慢慢攻占锦州城。
可是如今呢?城外没有百姓也没有粮食,甚至像样的房屋也没多少了,有的只是一片荒芜,有的只是一抔焦土,有的只是无尽的寒风。
至于这群鞑靼人,就去喝辽东的寒风去吧!
城墙上的大小官员也反映了过来,看着城下的鞑靼人,心头的恐惧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则是欣喜若狂和对刘瑾的感激,一个个热情高涨,巴不得亲自下去将鞑靼人击退。
击退鞑靼人,无一个百姓伤亡,这意味着多大的功劳和政治筹码,大家心里都有数。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啊!
鞑靼人,真可爱!刘公公,真和善!
fdhahjaa流.星。shupu
辽东参将佟大福倒是没多大的感觉,说句良心话,虽然自己在辽东的这些年,虽然会贪一贪,吃吃兵血,但是对于镇守辽东的责任,自己一直都是恪尽职守的。
有自己在的这些年里,辽东从未有过祸乱,即使会有小规模的敌袭,自己也会带人亲自平息。
他佟大福,从未忘记过作为一名武将的职责和热血,这也是其能一直镇守辽东,稳坐辽东参将一职的原因。
突然,佟大福觉得一阵心里发毛,背后也是凉飕飕的。
他开始意识到,倘若刘瑾不坚持执行坚壁清野的话,原本驻守在锦州城外的士兵就不会被要求收缩兵力返回锦州城内,若是那样的话,失去了城墙的庇护,自己手下的那群兵油子,又岂能抵挡得住这群来势汹汹的鞑靼大军呢?还有城外的百姓,又将陷入何等的水深火热之中…
再看看现在的场面,城外是被一把火烧的一干二净,还是自己亲自带人放的火,可以说城外方圆数百里,一粒谷子都没了,这群鞑靼人要想获取补给,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而城内,不但聚集收缩了附近所有的兵力,还将城外的百姓尽数迁了进来,根本不用担心出现任何的百姓伤亡。
粮仓里头更是堆满了取之不尽的粮食,能够采摘的都被百姓全部采摘带回了城内,未成熟的也被全部踏毁,就算鞑靼人想要挖野菜充饥也是没有可能了。
佟大福笑了,笑的很是开心,比他拿到二万两银子的时候还要开心,比他得知刘瑾不打算杀自己的时候还要开心。
因为他知道,国恨家仇,这一次都可以一雪前耻了,鞑靼人的末日,来了。
鞑靼人袭击大明的疆土,在他们内部被称为“打草谷”。这名称乃是出自宋朝,每一次,辽人的军队出征,他们的人马都不给粮草和补给,也不带任何的军粮和辎重,而是每日派出大量的骑兵四处劫掠物资供大军使用。
到后来,鞑靼人也继承了他们祖先的作战方式,很少携带大量的军需补给出征,向来都是靠着围住大明的城池,让大明的军队出不了城,也不敢出城,然后再派出去骑兵四处烧杀抢掠,以供军需。
可现在,暂且不说自己手下的兵马能不能击退这群鞑靼人,就说这群鞑靼人能够撑几天。
战争是要消耗人力的,拼的更是后勤补给,如果你连生存物资都不能保证,士兵们哪来的力气和士气替你卖命呢?
如今这群鞑靼人连续遭受了两次天灾,本就山穷水尽,又是从佯攻大同前来偷袭辽东。既然是偷袭,那必定更不会带多少物资,顶多就是一两天的口粮。
按照这群鞑靼人的想法,肯定是打算到了锦州城外打大家一个措手不及,再四处劫掠城外的百姓获取物资补给,来慢慢攻占锦州城。
可是如今呢?城外没有百姓也没有粮食,甚至像样的房屋也没多少了,有的只是一片荒芜,有的只是一抔焦土,有的只是无尽的寒风。
至于这群鞑靼人,就去喝辽东的寒风去吧!
城墙上的大小官员也反映了过来,看着城下的鞑靼人,心头的恐惧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则是欣喜若狂和对刘瑾的感激,一个个热情高涨,巴不得亲自下去将鞑靼人击退。
击退鞑靼人,无一个百姓伤亡,这意味着多大的功劳和政治筹码,大家心里都有数。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啊!
鞑靼人,真可爱!刘公公,真和善!
fdhahjaa流.星。shu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