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借天成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天象…”  

“不对,是天劫!”  

有经验的观众认出了剧烈变化的天气的真相,不由一声惊呼。  

天劫?!  

其他观众,闻声齐齐震惊,一时尽皆抬头看天。  

果然就看到厚厚密密的黑云中,不断的下压,在中间更是似是而非的旋成了一个漩涡,并且隐约有雷光暗藏。  

众人一时心惊胆战。  

本来观战就已经差点被冻死了,好不容易活过来,现在又来一场天劫,天劫无情,声势浩大,一旦发动,势必不会只对准一个人。  

这整个演武场,甚至都要淹没在无情浩大的雷电之中。  

“这比试太危险了,保命要紧,我们得赶紧走!”  

有观众心中惧怕,直接就叫出了声。  

他这话一出口,身边就有许多人一起附和起来,觉得他说的对,当即就从座位上站起,要准备离开。  

但当他们转身向后看时,却发现演武场外,不知何时,已经通道冻结,冰层深厚。  

李承天只是随手用仙气,护住了这些观众周围,并没有去管演武场的通道。  

于是,在雪域圣使强力寒冰之气的笼罩下,通道这些原本没人的地方,就被彻底冻结了。  

同时大家头顶的一片天空,也是坚冰厚厚,无法跳起逃离。  

“完了!”  

“出不去,待会儿天劫一来,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早知道这么危险,老子在家抱婆娘不香吗?日了狗!”  

一众观众瞬间绝望后悔起来。  

李崇圣以及身边一众文武,也察觉到天劫的真相,有大臣立刻就向李崇圣启奏,让李崇圣移驾远离演武场。  

李崇圣却看着演武场中的李承天,否决了大臣的建议。  

他觉得他不会有事,甚至整个演武场中的所有观众,都不会因天劫而受伤。  

这种感觉说出来,会让人觉得很不靠谱,但李崇圣的心里,却就是觉得十分稳妥。  

但大臣的意愿很强烈,而且还不止一位,如此情形之下,李崇圣也只能选择答应,让人试着破开被冰冻的通道。  

可是这冰坚实非常,上等灵品宝剑,都不能破开。  

甚至云尘一灌注仙气于其仙剑上,奋力一剑,都只才砍出一道深深的冰痕。  

但冰痕随之就开始自动凝结,恢复如初。  

这一剑,等于白砍。  

此种情形之下,众臣无不惊骇。  

云尘一当即就对场中雪域圣使大声喝问:“雪域圣使,你冻结这演武场通道,是想谋害圣上吗?”  

“哼,谋害?”  

雪域圣使闻声抬眼,看向云尘一,然后目光随之移向李崇圣,冷冷道:“是该死!”  

“大胆!”  

有大臣立时厉声怒斥。  

雪域圣使却不再搭理,目光一收,就重新把注意力放到了李承天身上。  

此时的李承天周身,上下前后左右,已经冰冻八步。  

但厚厚的冰层之中,李承天依旧微笑着站着,没有一丝异样。  

雪域圣使目光一凝,心中暗自惊奇,“我这玄冰圣功,已经用到极致,这层层寒冰之下,就是钢铁也要崩碎,李承天如何就能不受影响?”  

“他之前用冰冻住我的靴底,方才又帮人抵挡我的寒气,难不成他也修炼了与玄冰圣功一样的至极寒冰功法?”  

“不,不可能,寒冰功法,没有比我玄冰圣功更强的,他不可能用同样的寒冰功法抵挡住我的玄冰圣功!”  

“可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雪域圣使肃杀的目光,变得怀疑起来。  

这时候,李承天的声音传来,“冰不再加厚了,这就是你所谓能冻杀真仙真神的,玄冰圣功的极限了吗?”  

“还真是让人失望!”  

他语气淡淡,颇显失望之意。  

“嘴硬!”雪域圣使面色一暗,冷喝一声,“你纵能硬撑一阵,最后也必要败亡!”  

李承天道:“是想让天雷轰击我吗?”  

说着抬头看了看天,戏谑道:“昨夜天上也是这般阴云,我记得好像在云中把谁的衣服烧了。现在这云又这么阴,上面会不会,又藏着一个浑身起火的人呢?”  

“是你!”  

听到李承天说及云中放火,雪域圣使顿时明白过来,昨夜烧毁他命根的人,就是李承天。  

“李承天,我定要把你碎尸万段!”  

雪域圣使愤怒至极,大吼一声,将心中对李承天的恨意,一时尽化无尽寒意,疯狂涌向李承天。  

一瞬间,李承天周遭的寒冰,就又增厚了几步。  

整个演武场的温度,又一次断崖式的下降。  

如果这时候有温度计,就会量出一个触目惊心的零下温度。  

噼啪!  

急剧下降的温度,冻的演武场的砖石都因骤然冷缩而破裂,不断的发出清脆细碎的声响。  

与此同时,天空中的劫云也响起了雷滚之声。  

但李承天却依旧安然无恙。  

他淡淡道:“愤怒和恨意加持下,也只有这种程度,看来没必要再和你浪费时间了。”  

说到这里,他又一次看向了天空,然后接着道:“我要出手了。”  

“我只出一招,你若能活下来,我便就放你一条生路,若不能,那就便就此烟消云散。”  

此言一出,闻之皆惊。  

一招灭杀压制演武场所有人的雪域圣使?  

还是一身被厚厚的冰层冻住的情况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