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入门大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日。  

一大早,何必等人在各自院子吃过侍从送来的早饭,便聚集在外面。  

雷师兄已经在外面等着,见人齐了,他笑着说道:“师弟师妹们,今天便是入门大典了,你们都跟着我,师兄带你们去紫气崖。”  

“劳烦师兄了!”  

“终于要入门了!我昨晚一晚上激动的睡不着。”  

“看你这黑眼圈也能看出来了。”  

众人都激动期待着,紧紧跟着雷师兄。  

离开院落,沿着山路一路向上,雷师兄故意放慢了速度能让众人跟上。  

一路走的飞快,雷师兄开口说道:“紫气崖平日里甚少开放,一般也就新弟子入门时才会启用。”  

“师兄,紫气崖是什么地方?”有人问道。  

“那可是好地方。”雷师兄解答道,“紫气崖,是咱们武荡山十二秘地之一!”  

“十二秘地?”  

众人都是第一次来武荡山,对武荡山的情况自然什么都不知道,全都面露好奇听着。  

“这十二秘地具体有哪些,等你们入门自会知道。”雷师兄笑着说道,“至于紫气崖,等一会入门大典你们就知道有什么好处了。”  

看雷师兄搞得神神秘秘的,众人的好奇心是愈发高涨。  

武荡山万千奇峰,这紫气崖能被列为十二秘地之一,一定不一般。  

很快,众人便来到了紫气崖。  

这里是一处颇为宽敞的山崖平地,旁边便是悬崖峭壁,一片广阔的云海在悬崖下静静沉浮着。  

众人都被眼前的景色震撼到。  

天上是万里无云的晴空。  

而下方则是仿佛没有尽头的云海。  

此时的山崖上,已经聚集着许多身影,稍微一感知气息,就知道在场的全是神通强者!  

这里的神通,至少有一两百人。  

众人哪里见过这么多神通同时聚集,比之前终选时还要夸张。  

光是气势汇集在一起,都有种冲破天际的气势。  

众人跟着雷师兄规规矩矩在一旁站着等待。  

神通那边,则是看向何必等人一众新入门弟子。  

“听说这次真武试炼第一的名叫何必,以速度、快刀为长项。”  

“嘿嘿,等这小子成神通了,那位刀痴定会找他切磋,到时候可有好戏看了。”  

“那还早呢,新入门弟子最快成神通的都用了三年。”  

“对了罗渊,听说你们罗家这次又来了一个?”  

被称作罗渊的年轻男子笑道:“没错,是我堂弟罗恒,他是近百年来我们罗家在时间之道上天赋最好的弟子。”  

“据说这次入门的弟子里,还有个是远古部族玳族的,还有身负鹏族血脉的,真是有意思,我倒有些期待这些师弟师妹未来的表现了。”  

神通们正闲聊着,但忽然都神情一正不再言语,目光望向山崖平地中央。  

三道散发着雄厚气息的身影不知何时出现。  

中间的是位仙风道骨慈眉善目的老者。  

左边的是面色威严的终南候。  

右边的则是那位曾在真武试炼出现过的红发女子燕赤凝。  

“拜见宫主!”  

在场所有神通全都躬身行礼,声音响彻整个紫气崖。  

“好好好。”那位慈眉善目的老者笑着说道,“都放轻松点,不用这么恭敬,今天是新弟子入门的日子,咱们所有人都应该开心点。”  

众位神通闻言都笑了,又恢复了之前轻松的模样。  

这位慈眉善目的老者,便是真武宫宫主‘岱岳真君’!  

别看这位老者面目慈祥的,他的实力在整个修炼界,绝对能排得上前三!  

是真武宫当之无愧的最强者。  

“小家伙们。”岱岳真君笑着看向何必等人,“走过来些。”  

何必等人都恭恭敬敬走过来,这位慈祥老者的名号他们早就听说过了。  

可以说,没有这位老者,也就没有今天的真武宫,乃至烈火仙国。  

“很不错。”岱岳真君目带满意的看了眼众人,“都是值得培养的好苗子!我们真武宫之所以能一直守卫人族天地,守卫烈火仙国,便是靠着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也就是你们。”  

“唯有如此,才能不断与妖魔界抗衡,守住寰天界最后一片净土。”岱岳真君接着道,“从今日起,你等二十人,便是真武宫弟子!从此肩负着的,便是守护真武宫、守护仙国、守护人族,乃至守护整个寰天界!”  

“有朝一日,我们一定会拨开云雾,将妖魔斩尽,为寰天界重新带来光明!”  

何必等人都内心激动听着。  

真武宫创立之初,便是为了培养强者,抵御妖魔。  

这也是在场众人进入真武宫的目的——等到修炼有成,便去斩杀妖魔!  

“我真武宫有门规十三条,其中第一条是你们必须牢记在心的。”岱岳真君面色忽然严肃起来,“这第一条,便是永远不可背叛人族!一旦背叛人族,真武宫所有神通共诛之!”  

此话一出,何必等人顿时感到一股强绝气势笼罩四方,岱岳真君与刚刚慈眉善目的样子完全不同,无比的威严。  

岱岳真君高声道:“来,新入门弟子点魂灯!”  

一旁的终南候立即拿出二十盏青铜烛灯,都未点燃。  

终南候一挥手,二十盏青铜烛灯便自行飞到何必等人手中,随后他说道:“你等将血滴在烛芯上。”  

众人闻言纷纷照做,何必伸出手,引动体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