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初选第三轮(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一届的真武试炼,绝对算得上是历届真武试炼质量极高的一次。  

像第一轮试炼,足以称得上妖孽级天才的天海打出了二百一十五层的成绩。  

而第二轮试炼,何必更是以七粒的成绩稳稳名列第一。  

除他们两人以外,其他人的表现也不差,整体质量都很高。  

质量高了,名额的竞争也就相应变大。  

许多试炼者神情都凝重起来,不复之前的自信。  

而那些第二轮试炼连最低要求都没达到的,也无比黯然的离开了大殿。  

就算他们通过了第一轮试炼,但只要有一轮没达到要求,都会被无情淘汰。  

进不了真武宫,就只能满十八岁的时候去服兵役了。  

之后也可以靠着不断积攒功劳,换取神通法门,再积攒修炼资源以期成就神通。  

但这方法谈何容易,服兵役过程中上战场与妖魔搏杀,说不定哪一天就被妖魔杀死。  

而进真武宫,那是必定能成神通的,资源什么的根本不需要担心。  

一个个原本心比天高的天才默默离开了大殿。  

纵使心中有不满的,也不敢在这里造次。  

甭管这些天才身后是什么背景,在真武宫面前,都是虚的。  

有的天才面露不舍,回望了眼留在大殿的众人后目露坚定,迈着稳重的步伐离开了大殿。  

经历了真武试炼的挫折,或许也不全是坏事。  

说不定这些没通过试炼的人当中,日后也有能崛起成为神通的呢?  

随着许多人的离开,此时的大殿只剩一百八十多人。  

很快,终南候便高声宣布着初选第三轮试炼的内容:“第三轮试炼,考验的是你们的反应能力!”  

“反应能力?”何必一听就乐了,又是他擅长的。  

终南候高声说道:“生死搏杀时,招招式式都关系着自己的性命,若是面对杀招,只要没反应过来,很可能就是身死,所以反应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何必对此深以为然。  

他的快刀,往往都是快到对手根本反应不过来,一刀将之击杀。  

只要反应慢了丝毫,就是生与死之隔。  

云川府一战,那么多死在他手底下的妖魔,俱是如此。  

完全没有反应的机会,就被他一刀斩杀。  

就算是神通境界,反应也是极为重要的。  

云川府一战中,何月明虽然不能发挥全部实力,但靠着身为神箭手极快的反应,数次化险为夷。  

终南候接着道:“第三轮考验需要站在一个圈内,试炼期间不可离开圈子范围,与此同时会有灵力箭矢从四面八方射来,你们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躲避或者击落箭矢,被击中越少越好,最终坚持六十息即可通过。”  

“若是被击中超过三十次,则直接淘汰!”  

说完规则,终南候一挥手,顿时大殿中央腾起一座圆台,这圆台不大,大概直径一丈。  

而圆台周围远处,则再次升起了上百尊龙头雕像,只不过这次的龙头雕像不是射灵力球了,而是灵力箭矢。  

箭矢,比灵力球可要快的多。  

看着这圆台,许多第二轮试炼成绩一般的人都面露苦色。  

“这第三轮试炼跟第二轮好像差不多啊!不就是灵力球换成灵力箭矢吗,我第二轮排在百名外,第三轮肯定也没希望了。”  

“你懂什么,第三轮跟第二轮虽然看起来相似,但其实完全不一样。”  

“对,第二轮试炼最看重的还是速度,那些灵力球只不过是略作阻碍而已,而第三轮则是在这个圆台范围内,速度就没那么重要了,看的是反应能力。”  

众人低声讨论。  

何必默默听着,在心中暗自点头。  

确实,第三轮试炼乍看似乎和第二轮试炼很像,一个是躲避或击破灵力球,一个则是灵力箭矢。  

但第二轮试炼的重点是到达龙头雕像处,灵力球虽然起到阻碍的作用,但归根结底成绩的好坏还是看速度。  

而第三轮试炼是站在范围有限的圆台上,圈子就那么大,速度再快也只能在圈内活动。  

所以,速度快慢并不重要,只要能躲过或者挡住灵力箭矢就好。  

很快,终南候便报出第一个上场的试炼者名字。  

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看着,想看看第三轮试炼到底是什么情形。  

第一个上场的依旧是王云,他苦着张脸走上圆台,心中极为无语。  

每次都是他第一个上来试水。  

随着终南候高声大喊开始,顿时圆台周围的龙头雕像呼的射出一支支灵力箭矢,速度果然比灵力球快了许多。  

“呼呼呼。”  

灵力箭矢飞快袭来。  

王云面色凝重,但躲的还算轻松。  

问题是,刚开始只有十尊龙头雕像射出箭矢,但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多的龙头雕像启动,没一会就至少有数十支灵力箭矢同时射来。  

好在灵力箭矢并非同时射出,每十尊龙头雕像都会间隔着射出箭矢,不至于同一时刻射过来上百支箭,那样的话估计绝大部分人都挡不住。  

随着时间接近六十息,箭矢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龙头雕像射出箭矢的间隔也越来越短。  

王云额头上满是汗水,他已经被十多支箭矢击中了。  

好在这灵力箭矢和灵力球一样,并不会造成伤害。  

王云一边竭力躲闪,一边挥剑挡下那些躲不过去的箭矢。  

终于,在被击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