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决然而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时济王大师是你什么人?”  

“是我义父!”王琳激动的抓住了池子破烂不堪的袖子:“你知道他在哪?”  

“当我被那几个晏府的轿夫殴打时,在你身旁的那个男人?”  

“对!就是他!”王琳突然想起当时的情景,在一颗侠义之心的挤压下,竟然涌出一丝愧疚:“对不起,其实…他并不是个冷漠之人…”  

“没有没有,我不是这个意思…姑娘多虑了。”  

池子的胳膊向后撤了撤,挣脱开了王琳的手,看来对面这个坚强的姑娘,也必须要接受丧父之痛这个事实了。池子从自己怀里掏出那本书稿,将它放在了王琳的眼前。  

“这可是他的书稿?”  

“你从哪得来的?我义父在哪!?”  

王琳瞪大了眼睛,她的情绪又一次波动起来,看到了义父的随身之物,虽说仅存着一丝一毫的幻想,但她也愿意去相信那万分之一的可能。  

“姑娘先别激动。”池子稍稍安抚了一下,他的心里也十分清楚,过不了多久,便是肝肠寸断的生离死别:“身体还能走动吗?我…带你去个地方。”  

“能!去哪?”  

王琳说完,立即用力起身,虽然头还有点晕,但一股执念支撑着她的身体。她期盼见到义父,他可以接受任何样子的义父,哪怕后半生只能靠人赡养,只要他还活着…  

这条小路,池子很熟悉。他领着王琳慢慢的走着,这一年的严冬比往年要冷,这一年的风雪也比以往要多,积雪已经被冻硬,咯吱咯吱的脚步声,渐渐靠近那块儿还没来得及写上碑文木牌。王琳的心似乎也在逐渐被冻结,在她的眼前,没有房舍、没有炊烟,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她不愿看到的景象终究还是出现在眼前,雪中的孤坟,简陋的墓碑,而等待她的,只剩下还没有刻在上面的名讳,她还没有好好尽孝,这竟成了王琳能为王时济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啊…义父…”  

王琳跪倒在地,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在山林中回荡,震得树上的残雪也都掉落下来。池子在一旁呆呆的看着王琳,纵使她的腰间还挂着佩剑,但是颤抖的肩膀却显得那般柔弱和无力。待到王琳稍微平静了一些,池子才将如何发现王时济尸体的过程,原原本本的讲述了一遍,王琳就这么一直跪着,没有插过一次话,没有问过一个问题…  

“池子兄弟…”  

过了许久,王琳缓缓起身叫了他一声。  

“嗯?”  

“王琳,在此谢过!”  

说罢,王琳单膝跪地,双手抱拳,朝着他就是一拜。  

“别别别…这怎么使得…”  

池子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得够呛,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  

“你于我和义父有恩,莫不敢忘!这一拜你当然受得起,你虽然身份卑微,但心地却胜过那些歹人万倍。我义父惨遭不测,若不是你,恐怕他已成了孤魂野鬼。”  

王琳字字铿锵,口中的话,脸上的泪,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请节哀…”  

池子淡淡的回了一句。  

“池子兄弟,你我年纪相仿,还未请教?”  

“我十九。”  

“我二十。你如果不嫌弃的话,可以叫我‘琳姐’…”  

“卑贱之身,岂敢岂敢…”  

池子听罢,连忙婉拒。  

“池子兄弟,你我有过两面之缘,我助你一尺,你还我一丈,我们都是命苦之人,又何须顾忌颇多。义父虽横死,我却无法为他戴孝守灵,我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非做不可!”  

王琳起身,用手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她话中那一丝悲伤,也让池子感同身受。王琳将王时济留下的书稿交给池子。  

“这个你留着吧,我不想睹物思人,义父是在我的要求下,为自己烧香看卦,没想到这凶兆竟应验的如此之快。”王琳咬了咬嘴唇,面朝着晖县的方向:“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如果有缘,我必当再谢!如果…那这份书稿,就当做义父存留于世的最后一件东西吧。”  

“你要去哪?天都快黑了。”  

池子说着,但手却不知该不该接过那本书稿。  

“你不要管了,后会有期!”  

王琳说完,将王时济的书稿,还有身上得来的那些银子都抛给了池子,她甩开斗篷,头也不回的走了。  

“姑娘…姑!…琳姐!”  

任凭池子如何呼喊,也带不回王琳那一颗被复仇之火燃尽的心。  

已到正月初八的早上,晏阔的灵堂设在正厅之中,上等的楠木棺椁衬托着长眠之人生前的荣耀,很多达官显贵都纷纷前来吊唁,只不过,均是托人代劳。毕竟…谁也不想在年关时节触这么个霉头。世间的人情冷暖,不经过世事,又岂能参透,饶是一颗灼热滚烫的心,最后也会逐渐变得冰冷。  

晏府的家眷们披麻戴孝,自然是黯然伤神,心不在焉,一一应付了待客的礼数之后,便再一次陷入沉默和点点的抽泣。三夫人杜氏一直垂着头,她是个规矩传统的女人,他担心晏勋的安危,更愤恨于自己儿子的冲动,不仅仅是孤身犯险,连自己父亲的丧礼都不能守灵尽孝。大夫人邹氏显然看到了这一点。  

“妹妹,别想那么多了。”邹夫人轻轻走了过去:“现在要紧的是勋儿的安危,人死不能复生,勋儿也是复仇心切,老爷的在天之灵会明白的。”  

“谢谢姐姐开导。”  

杜夫人摸了摸眼泪,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