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香无吉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晏霞拉着小翠快速奔向刚才路过的一家香火铺子,她早已将轿夫都差回了府上,只是想在这寒气袭人的午后,逛逛市集,解解忧伤。鲁家公子的事怕是纸里包不住火了,在她打算为了爱情赴汤蹈火之前,她还是需要过父亲晏阔这一道难关。  

既然已经知道了晏霞的身份,王时济二人自然也不敢怠慢晏家的小姐,王琳陪着自己的义父在原地候着。  

“这富家的千金,果然是不一样。”  

王琳发出一声感慨,想想自己的身世,酸楚的感觉涌上心头。王时济已经瞥见王琳脸上的那一丝愁容。  

“看上去,她们身份娇贵,但你以为她们就真的逍遥快活吗?”  

话音刚落,晏霞已经回来了,小翠的怀中捧着三支高香。  

“王大师,我们在哪里烧香?”  

“这里就行。”  

“这里?”小翠先惊了一下:“太草率了吧?”  

“呵呵…”王时济笑了笑,他面向晏霞接着说:“只看小姐是否心诚,至于在哪里烧,不必过多去考虑。”  

“行!那就听大师的。”  

晏霞答应的倒是痛快,赶忙让身后的小翠准备一番。  

“不过小姐,依我所看,这香…恐怕还要再改一改。”  

王时济接过小翠手中的一支高香,随意掂量了几下。  

“为什么?这可是最贵最好的香了!”  

小翠的脸上有些不悦,自己辛辛苦苦的跑了一趟差事,购置的也都是最上等的货色,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呢?  

王时济不慌不忙。  

“这位姑娘,我不是这个意思,嗯…这第一呢,委屈晏家小姐受冻,烧香总该有个香炉吧,第二呢,是烧香的规矩,不论神仙佛祖,都不喜靡费,因故我们只用一尺二长的草香、榆树皮香、柏壳香,像小姐这高香的材质和色泽,恐怕…”  

“晓得了。”晏霞点了点头:“小翠,还不快去!”  

小翠虽然心有不甘,但小姐的话却不敢不从,几番忙碌之后,烧香所用的物件终于都备齐了。四人来到一条僻静的街巷。  

“小姐,心要诚,香头分开,可以开始了。”  

王时济一边吩咐着,晏霞也一边照做,三炷香插入香炉,火苗渐渐收起。晏霞有些等不及的样子,刚要把脸凑到香炉前,后面的王琳将她拦住。  

“小姐,义父说过,进香者,切莫用嘴或者用手惊扰火苗,那是大不敬。”  

晏霞回头看了看王时济,王时济也微笑着点了点头。  

不多时,晏霞和小翠目不转睛的盯着香炉中的三炷香,烟雾腾空,不知身旁的大师能观出什么名堂。可王琳却隐隐有些担忧,并不是她自己看出了什么,而是义父王时济脸上的表情有些奇怪。  

“香形尚未定,但这香头…”  

王时济说着停顿了一下,倒让晏霞心里平添了几分紧张。  

“怎么?大师…难道说…不好?”  

“此地无风,但这香头的色泽忽明忽暗,且愈趋暗淡,主事有变,吉凶未卜,既然未卜败相似已成型…”  

“啊!?”小翠先张大了嘴巴:“你可别胡说啊!小姐你别怕,这…这个…不准的!”  

王琳刚想插话,被王时济拦了回去。意外的是,晏霞此刻却极为安静,听了观香大师的话之后,她的眉间多了几缕愁思,或许正是这求香一算,戳中了她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让心中原本就如镜花水月的期望,变得支离破碎,或许,这便是命?  

“谢谢大师。”晏霞微微低了低头:“小翠…银子…”  

小翠拿出十两银子递到了王琳的手上,回身赶忙去追有些失魂落魄的晏霞。王时济和王琳慢慢的跟在后面,因为晏家小姐自然会带他们到受邀的晏府。  

“琳儿,看到了吧?”  

“看到什么?”  

“甩手就是十两银子,但你看看,这小姐相貌秀美、家境殷实,可这快乐,却不是用钱能买得到的…”  

王琳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她突然觉得眼前那个婀娜的背影有点可怜,对于晏霞而言,她和义父只不过是两个陌生过客,所以还是不要去搅扰一个独自伤心之人了…  

出了那条僻静的街巷,几个轿夫满头大汗的迎了上来。  

“小姐,可把我们好找…”  

打头的轿夫上气不接下气,口中不停的冒着白雾。晏霞低头不语,裹紧了斗篷,径直从轿边走过,并且加快了脚步。小翠一边追,一边问着晏府的轿夫。  

“你们怎么来了?”  

“听小姐的吩咐,我们就先回去了,这不刚到府门就被晏大管家给呵斥了回来,这才赶忙来找小姐。”  

轿夫说着,便和小翠一起追赶前面的晏霞。  

此时,在一个街口,讨得大彩头的池子两手拎着丰盛的食物,准备赶回那座破庙,他知道那群孩子还在等着他,等着他吃肉、喝酒、唱戏…想到这里,池子脏兮兮的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可不曾想,迎面却撞过来一位正在疾步前行的女子,那张秀丽精致的面庞一闪而过,池子两手上的东西全部都散落在地,肉脏了,酒洒了,他倒在地上拼命收敛着那些尚未被尘土浸染的食物,可因为烫手的缘故,又不停的掉落在地上,刚刚脑中那副温馨的场景就这样消散了,对于一群叫花子而言,这一顿…可能一年之中才会有一次。  

“想不到一个叫花子都要来讨晦气!”  

晏霞的心情差到了极致,她的口中冒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