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圣旨册封,棋子(2/3)
颗就是我的极限了,只不过…”
皇帝拜下道:“只要仙师开口,我一定尽我所能。”
“好。”青蓟微笑,然后靠近皇帝,说起了悄悄话。
许久。
“还算合格。”白灼在旁边目睹了全过程,给出了中肯的评价。
青蓟把玩着手里的黄金令牌,看了看白灼,笑道:“我只是个新人,就不要用老人的标准要求我了。”
白灼道:“可你再过几年,就会变成我这种立场。到时候,你还要带新人。如果你还是这副模样,没有新人愿意跟着你。”
青蓟道:“那好吧,下次就请前辈再做个示范。”
白灼点头:“正有此意。”
转天早朝,皇帝连续让身边的大太监宣读两份圣旨。
一是册封证道会为国教,证道会的青蓟封为大荣的仙师。
仙师的地位和国师一样超然,而且二者没有孰优孰劣之分。这在圣旨中明确的提到了。
皇帝不想现在与国师撕破脸,所以给了他面子。
说实话,仙师也许比国师更高明。可皇帝与国师共事多年。他的底细皇帝还是知晓的。
可仙师初来乍到,他来此地的目的,皇帝还一知半解。
人对于未知的东西是恐怖的。
就像皇帝对仙师那样。虽然仙师在昨天想要杀自己的机会要多少有多少,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做人总要留个心眼。
如果仙师真的对皇位图谋不轨的话,可以召集瑶山剑宗等超脱势力抵挡。
如果低挡不住,只能听天由命了。
另一份圣旨,是介绍了关于净池的事。
皇帝在圣旨中提到,不日后,所有湖泊都会变成净池。净池是大荣顺应天时而降下的祥瑞。如此祥瑞之物,不能让凡夫俗子靠近,必须让地方官配合,将其封锁起来。
证道会派去专员监督。
两道圣旨一下,文武百官一片哗然。
场面有些混乱,坐在上首处的皇帝确是不慌不忙的样子。
他已经预见,这两个圣旨一出,绝对会激起千层浪。
刘大人出列,朝皇帝躬身拜下道:“皇上,臣有奏。”
“爱卿请讲。”
“皇上。微臣曾对超脱势力的分部颇有研究。可至今都不知道还有证道会的势力。不知是否是微臣孤陋寡闻。”
这话很露骨。
稍微翻译一下就是,证道会不是超脱势力,却赋予超脱势力的地位。
而且刘大人的语气略微带着一丝责备之意。
意思就是这么大的事,陛下为何一意孤行,为何不先跟我们几个中枢大臣商议一下呢?
还有证道会到底是哪里来的?怎么听的像是江湖骗子呢?
皇帝听到这话,也没生气,扭头看向身边的青蓟,说道:“有劳仙师了。”
这是青蓟和皇帝事先就做好的准备。
为了打消文武百官的疑虑,青蓟必须证明自己的实力。
超脱势力,就是朝廷也不能管控的势力。
因为力量。
虽然超脱势力没有以一敌国的本事,但是斩杀皇帝这种事还是能做到的。
青蓟只要展示出不输给国师的力量,诸位大臣就算是认同你了。
至于来历?
国师曾经说过,还有几个超脱势力隐世几百年,已经淡出众人的视线了。
证道会说不定就是那些超脱势力。
青蓟笑了笑,随即双脚离地,踏空而行。
文武百官倒吸了一口凉气。
皇帝这是第二次看到这个了,所以很淡定。还记得昨天第一次看,没比这些大臣好多少。
青蓟从袖中掏出一柄袖珍小剑,嘴中念念有词,小剑变大,成了正常尺寸。
众大臣看到此处,再次震惊。
超脱势力战力确实高强,可也仅仅是高强罢了。还没到这种程度。
而眼前这位,使出的确实是神仙般的手段,叫他仙师确实是有道理的。
服了。
文武百官在心中说服了自己。
如果眼前之人确实有仙师之能。如果是国师跟他过招,说不定会败。
下朝之后,众大臣离开金銮殿,回去打听这位突然出现的仙师。
还有那个祥瑞也要探探底。
以前所说的祥瑞,全都是地方官为了提升自己的名气,胡乱吹嘘的结果。
而这次的祥瑞,和那个仙师有着脱不开的关系。说不定能从那祥瑞身上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想到这里,大臣们一脸笑意,脚步加快几分。
御书房内,皇帝支走了下人,就剩皇帝和青蓟二人。
“仙师,朕已经按照要求下了这两道旨意。您看…”
青蓟点点头,从袖中拿出一颗丹药。
皇帝接过,仙师迟疑片刻,然后咬咬牙,将丹药送入嘴中。
心中默念,仙师要想害朕,早就下手了,还用的着废如此周章。
果然,丹药起效,皇帝的身上析出脏污。
洗了个澡后,皇帝有一次感到神清气爽。
禹同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一开始想打算让他们在皇帝面前出糗的。可想了一会,觉得这样做达不到利益最大化,于是一直忍着。
果然对了。
证道会会派更多人前来,派往地方。而且他们为了省下人手,所以是一人一地。
如此,他们分头,且单独行动,不像白灼和青蓟。
这样对这些独行侠动起手来,风险更低。
皇帝这
皇帝拜下道:“只要仙师开口,我一定尽我所能。”
“好。”青蓟微笑,然后靠近皇帝,说起了悄悄话。
许久。
“还算合格。”白灼在旁边目睹了全过程,给出了中肯的评价。
青蓟把玩着手里的黄金令牌,看了看白灼,笑道:“我只是个新人,就不要用老人的标准要求我了。”
白灼道:“可你再过几年,就会变成我这种立场。到时候,你还要带新人。如果你还是这副模样,没有新人愿意跟着你。”
青蓟道:“那好吧,下次就请前辈再做个示范。”
白灼点头:“正有此意。”
转天早朝,皇帝连续让身边的大太监宣读两份圣旨。
一是册封证道会为国教,证道会的青蓟封为大荣的仙师。
仙师的地位和国师一样超然,而且二者没有孰优孰劣之分。这在圣旨中明确的提到了。
皇帝不想现在与国师撕破脸,所以给了他面子。
说实话,仙师也许比国师更高明。可皇帝与国师共事多年。他的底细皇帝还是知晓的。
可仙师初来乍到,他来此地的目的,皇帝还一知半解。
人对于未知的东西是恐怖的。
就像皇帝对仙师那样。虽然仙师在昨天想要杀自己的机会要多少有多少,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做人总要留个心眼。
如果仙师真的对皇位图谋不轨的话,可以召集瑶山剑宗等超脱势力抵挡。
如果低挡不住,只能听天由命了。
另一份圣旨,是介绍了关于净池的事。
皇帝在圣旨中提到,不日后,所有湖泊都会变成净池。净池是大荣顺应天时而降下的祥瑞。如此祥瑞之物,不能让凡夫俗子靠近,必须让地方官配合,将其封锁起来。
证道会派去专员监督。
两道圣旨一下,文武百官一片哗然。
场面有些混乱,坐在上首处的皇帝确是不慌不忙的样子。
他已经预见,这两个圣旨一出,绝对会激起千层浪。
刘大人出列,朝皇帝躬身拜下道:“皇上,臣有奏。”
“爱卿请讲。”
“皇上。微臣曾对超脱势力的分部颇有研究。可至今都不知道还有证道会的势力。不知是否是微臣孤陋寡闻。”
这话很露骨。
稍微翻译一下就是,证道会不是超脱势力,却赋予超脱势力的地位。
而且刘大人的语气略微带着一丝责备之意。
意思就是这么大的事,陛下为何一意孤行,为何不先跟我们几个中枢大臣商议一下呢?
还有证道会到底是哪里来的?怎么听的像是江湖骗子呢?
皇帝听到这话,也没生气,扭头看向身边的青蓟,说道:“有劳仙师了。”
这是青蓟和皇帝事先就做好的准备。
为了打消文武百官的疑虑,青蓟必须证明自己的实力。
超脱势力,就是朝廷也不能管控的势力。
因为力量。
虽然超脱势力没有以一敌国的本事,但是斩杀皇帝这种事还是能做到的。
青蓟只要展示出不输给国师的力量,诸位大臣就算是认同你了。
至于来历?
国师曾经说过,还有几个超脱势力隐世几百年,已经淡出众人的视线了。
证道会说不定就是那些超脱势力。
青蓟笑了笑,随即双脚离地,踏空而行。
文武百官倒吸了一口凉气。
皇帝这是第二次看到这个了,所以很淡定。还记得昨天第一次看,没比这些大臣好多少。
青蓟从袖中掏出一柄袖珍小剑,嘴中念念有词,小剑变大,成了正常尺寸。
众大臣看到此处,再次震惊。
超脱势力战力确实高强,可也仅仅是高强罢了。还没到这种程度。
而眼前这位,使出的确实是神仙般的手段,叫他仙师确实是有道理的。
服了。
文武百官在心中说服了自己。
如果眼前之人确实有仙师之能。如果是国师跟他过招,说不定会败。
下朝之后,众大臣离开金銮殿,回去打听这位突然出现的仙师。
还有那个祥瑞也要探探底。
以前所说的祥瑞,全都是地方官为了提升自己的名气,胡乱吹嘘的结果。
而这次的祥瑞,和那个仙师有着脱不开的关系。说不定能从那祥瑞身上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想到这里,大臣们一脸笑意,脚步加快几分。
御书房内,皇帝支走了下人,就剩皇帝和青蓟二人。
“仙师,朕已经按照要求下了这两道旨意。您看…”
青蓟点点头,从袖中拿出一颗丹药。
皇帝接过,仙师迟疑片刻,然后咬咬牙,将丹药送入嘴中。
心中默念,仙师要想害朕,早就下手了,还用的着废如此周章。
果然,丹药起效,皇帝的身上析出脏污。
洗了个澡后,皇帝有一次感到神清气爽。
禹同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一开始想打算让他们在皇帝面前出糗的。可想了一会,觉得这样做达不到利益最大化,于是一直忍着。
果然对了。
证道会会派更多人前来,派往地方。而且他们为了省下人手,所以是一人一地。
如此,他们分头,且单独行动,不像白灼和青蓟。
这样对这些独行侠动起手来,风险更低。
皇帝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