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以武服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姜逸这般挑衅,击败的李多福又是三营的副将。三营主将自然坐不住,他纵身一跃,来到擂台之上。  

“大将军确实是好手段,那就让末将蒙诚前来请教。”  

他说完,真气暴动,朝着姜逸这边飞踢而来。腿法莫测,如鬼舞幻影。  

蒙诚是魂境九重天的实力,除了马上刀法之外,最厉害的,就是腿法了。  

姜逸静立原地,淡然地看着他施展腿法。在他踢向自己时,姜逸抬手,一手格挡住他的一脚,同时一拳击在他的鞋底。  

依旧是一拳,蒙诚被直接击飞出擂台。  

蒙诚魂境九重天的实力,依旧被一招制敌,而且姜逸并未用什么功夫,就是单纯的一拳,全靠真气的强大取胜。  

黄晋他们此时也明白了,姜逸的实力远超过魂境修士。现在还继续一个个上,那就真的是轮流上去挨打了。  

黄晋等人也不顾及脸面了,一起跳上擂台。  

面对同时上来的十几人,姜逸没有任何波澜,依旧是很平静,面对众人围攻,分而化解,一拳一个下台。  

黄晋等人的速度,在姜逸的眼中太慢,他要躲开,轻而易举,要挡住,也简单;他出拳,黄晋他们却躲不开。  

看着黄晋他们如此不堪,被一个个打下擂台,军中将士都傻眼了。他们甚至怀疑,黄晋他们是不是打假赛。就算是以前的廉侯,也很难说如此轻松地击败这么多人的联手吧!  

姜逸站在擂台之上,看着下面的众将。众将不敢与之对视,都不由的低下了头。  

最终,黄晋率先说道:“大将军武功盖世,我心服口服,以后以大将军唯命是从。”  

“我二营也是!”  

“我三营也是!”  

各营主将纷纷表态,副将也跟着听令。  

姜逸没看他们,而是继续看向观战的那些士兵。  

“在场的诸位,加入军营,应该都是想要建功立业。你们以前跟着秦滔这些年,可立了那些大功?”姜逸问。  

“我等保家卫国,不让国土受外人入侵。”众士兵回道。  

保家卫国,确实是大功一件。  

“保家卫国纵然不错,但你们可想过,为国家开疆拓土,让自己名垂青史。”姜逸反问。  

“想!望将军成全!”众士兵齐声道。  

此时反倒是让黄晋他们在中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不过,黄晋很快便作了反应,他上前恭敬地道:“末将将来愿随大将军征战,为国家开疆拓土。”  

“末将也愿意!”  

蒙诚等人亦随着表态。  

“解散,黄晋,你们来和我汇报一些情况。”姜逸吩咐道。  

“是!”  

众人听令,士兵散去,而黄晋诸将则是和姜逸一起离开这里,前往帅帐之中。  

进了帅帐,姜逸让他们将军中的情况给自己汇报。  

军中十营,一营由以后将由姜逸统一指挥,黄晋为副将,每营三万人,一营最为精锐,也是当初秦滔的心腹,对秦滔算是最忠诚的。  

不过,在诸将对自己的态度这一点,姜逸看得出来,态度最好的,反而是黄晋。  

他似乎在被击败之后,便完全服了。  

姜逸在要各营百夫长以上资料时,黄晋是第一个答应的。  

在其他的工作方面,也是配合最积极的。  

姜逸在军营之中得到认可之后,朝廷来的太监、礼官也就回京了,贾振姜逸也让其离开了。  

在他们走后,黄晋过来询问道:“大将军,什么时候启程去黑山?”  

黑山是一个关隘,就是与安乡公国接壤的地方。  

“我们还需要等人,皇上有令,让平阳郡主从平阳王府那里调三万人来协助作战。”姜逸道。  

“居然让平阳郡主领兵协助?平阳郡主一介女流,从未领兵过。”黄晋有些困惑地道。  

“皇上的决定,不要随便去揣测。”姜逸好意地提醒道。  

“是!”  

“接下来,以前的军阵,不要练了。”  

“为什么?”  

“因为帮助不大,我有更合适的军阵给他们练。明日让一营千夫长来见我,我会将部分军阵传给他们。”  

“是!”  

姜逸让黄晋他们都离开之后,屈卿卿来了他这里。  

看到他在看军中的资料,屈卿卿问道:“我在这里方便吗?”  

“有什么不方便的,这些东西,你想看,随时都可以拿去看。”姜逸道。  

对于屈卿卿,这些他不需要隐瞒,就算是她看了,那又如何?他还害怕她以此做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吗?  

“看来对付这些武将,实力很有用。只需要击败他们,要得到他们认可,倒是很容易。”屈卿卿感慨道。  

“确实很容易,不过,这群人中,目前至少可以肯定一个有问题。”姜逸道。  

“谁?”  

“黄晋。”  

“他?为什么?”  

“黄晋以前是秦滔最信任的人,但在如今,他却是听令最快的人。他不是贾振那样的人,也不可能是因为我要说带他们开疆拓土影响的。只有一种可能,他并不是真正忠心秦滔的,现在,自然不是完全忠心于我。”  

“他是皇帝的人?”  

屈卿卿何等聪慧,自然是立刻明白了。  

“他是第一个,应该还会有其他的人。他们这些人,若是以后能够慢慢收服最好,实在不行,只能一步步换掉。”姜逸道。  

一个魂境九重天的高手,看起来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