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黑土的来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黑土,还记得我吗?”  

程处默朝着黑土打了一声招呼,脸上露出讨要之意。  

不过小家伙并未多理他,而是警视着孙思邈。  

黄盟也被惊醒了,看到程处默先是一愣。  

接着恍然醒悟过来。  

然后将目光放在了身后的孙思邈身上。  

孙思邈花白的头发下一双熠熠生辉的眸子。  

身躯九尺,偏高瘦,仙风道骨。  

袍衣干净出尘。  

当他看到黄大盟的面相之后,又是一声轻咦。  

“你是…这怎么会。”  

孙思邈掐指算了算,然后走近来端详黄盟的五官,微微摇头道:“不应该呀,怪哉!怪哉!”  

黄盟心下生疑,注意着孙思邈的一举一动,问道:  

“神医可瞧出什么了?”  

孙思邈后退了一步,做了一个道家的手礼。  

然后指了指一直未撤去警视的黑土道:“小郎君是从何处获得的雪山银狐。”  

“雪山银狐?”  

黄盟错愕了一下,然后扭头细细的查看起了黑土。  

别说此时在看,小家伙明显长了一张小狐狸的脸。  

毛茸茸的耳朵是三角竖立。  

一条比身体还长两倍的大尾巴。  

还真的像只狐狸。  

只是此时年幼,还未成形。  

看起来与猫狗有些相似。  

如果不是因为叫声与众不同,黄盟早将它归到那两类的。  

此时孙思邈道出其出处,黄盟终于释怀了。  

旋即轻轻的拎起了黑土的脖子,拿过来放在胸前抱起来撸了撸回道:  

“神医有所不知,它是我从万年县大牢里带回来的,取名黑土,一直未知其种族,也是第一次听其名号。”  

“县大牢里带回来的。”孙思邈微微皱眉。  

这黄家的怪事太多了。  

他又掐指一算,尔后喃道:“不对呀,还是不对!”  

“又是不对,神医你究竟想说什么?”程处默在一旁看得迷茫一片。  

挠着后脑勺,然后盯着黑土。  

心道:“原来大盟兄弟这是拐了一只狐狸呀!”  

“神医可否细细说说这黑土的来历。”黄盟也问道。  

雪山银狐,在加上神神叨叨的孙思邈,一下子挠起了黄盟的那份探知欲。  

不过孙思邈只是回了一句:“既然此物与小郎君有缘,那小郎君好生照护它便是,”  

这算什么回答,太敷衍了。  

不待黄盟在细问,孙思邈掏出黄盟写给他的信道:“小郎君还是跟我细细说说它吧。”  

黄盟也不强求,知道孙思邈这人脾气还是有些古怪的。  

好不容易骗下山,总不能吓走了,于是直接回道:“瘟疫者传染病也,多因大灾大害、环境卫生不好所引发。  

因其难治,且可经水源、空气、食物、物体(死物跟活物)广为流传而易扩散。  

对付它需要做到三点,防、控、治。”  

孙思邈到是极为赞同,不过问道:“如何防、控、治?”  

其实孙思邈最想知道的是治。  

这才是消除瘟疫的根本呀。  

也是他苦苦追寻的所在。  

更是他下山的原因。  

不然黄大盟凭什么一封信就将他请下山来。  

皆因黄盟抓住了孙思邈的需求与理想。  

“既然知道了瘟疫滋生原因与传播途经,那我们就可以从这方面进行防控。  

比如平时要注重个人卫生,勤沐浴,洁身自好,勤换洗衣物,清理打扫家中杂物,与室外环境,甚至整个城内的卫生,做到不脏不乱不差。  

尤其是现在夏季,蚊蝇最多,少在宅院中置放盛水的坛坛罐罐,以免滋生蚊蝇,家宅附近的水塘荷塘都要定时清除淤泥,避免死水。  

有条件的置办纱帐或是蚊香,这蚊子以血液传播基本最为方便感染疾病,蝇虫则喜欢乱飞,随身携带细菌病毒感染食物与生活环境产所,同样是一大传播疾病的途经。  

能做到这些,基本上就防控了八成以上的疾病传播…”黄盟侃侃而谈,一下子就说了许多听得孙思邈频频点头。  

虽然黄盟有些用词他不甚明白,不过基本大致他是搞懂了。  

接着黄盟继续说道:“当然对于那些以发生瘟疫的地区,应该隔离消毒,以免扩大传播,同时烧毁携带病菌的移动物体。  

如果不能烧毁的一定要挖坑深埋,同时避免动物撅起出来啃咬传播出去。  

染病者也要搬离,并且集中安置救治,统一管控,这其中生石灰是我们现在的条件比较可大规模进行消毒的的廉价物品。  

可以广泛撒于以发病区或是隔离区。”  

“生石灰竟然能消毒!”孙思邈大感意外,默默将之记下。  

接着黄盟又讲了一些其这方面的防控之法。  

让孙思邈大有收获。  

别的不说,黄大盟肚子里确实是有料。  

程处默也在一旁听得惊心。  

原来我的大盟兄弟还懂医道,能治瘟疫呀。  

厉害了我的大盟兄弟。  

“小郎君现在可否说说这具体的治疗之法了。”防控这些其它孙思邈自己也早有一套腹稿,只是现在听了黄盟方法之后,眼界更宽广,更具体详实了。  

黄盟道:“不急!不急!神医以为这治才是主道,其实不然,防控远比治更重要。  

若能有利防控,不产生大规模的传染病,神医你看是不是就不用治了,便可省去此环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