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难民潮1(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微弯曲的白发老人一脸平静的看着手中的信件。  

没过多久这张昂贵的金箔纸便被他揉成一团扔进了海里,随即站起身带上了银白色的兜鍪准备离开大船。  

就在这时一个长胡须老人走了过来:“约翰尼裁决长,寻找希望的船队就要出发了,这个时候你要去哪里?”  

约翰尼见到老人微微行礼,道:“尊贵的教皇大人,我可能无法跟随您的脚步去寻找希望了,我必须去东境一趟。”  

“为什么?”  

“因为我的儿子死在了东境…”  

丰收港的街道上。  

几名身着重甲的战士拱卫则一名美丽的女孩走进了一间两层楼的民房,民房的二楼能够清晰的将丰收港的情况看的一清二楚。  

“情况怎么样了?”美丽的女孩穿着一件黑色的盔甲,满脸冷冰的对守在窗户前的男人问道。  

“皇女大人,教廷的高层已经基本都聚集在这里了,正如探子所讲的,他们准备乘船离开露西亚大陆,前往东方去寻找救世主和希望。”  

爱莎·克里斯蒂安绕过了身边的守卫,走到了窗前,冷眼看着被光明教士挤满的海港满脸的冷酷:“希望?救世主?这种骗人的鬼话恐怕也只有这些被所为光明之神洗脑的信徒们才会相信吧。”  

说罢爱莎·克里斯蒂安转过身询问道:“光明骑士团那边呢,有什么动静吗?”  

“光明骑士团的团长这一次似乎和教皇的分歧很大,暂时还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光明骑士离开过骑士团的驻地。”  

光明教廷的内部分为裁决院、传教院和骑士团三个机构。  

其中教皇领导的是传教院,负责的是日常的传教任务和教廷的运行。  

裁决院的工作是处理异教徒和邪教徒,由裁决长管理,其中的裁决者基本都是大师级以上的强者。  

骑士团则是教廷的常备武装力量,也是教廷用于对抗帝国的武装力量。  

爱莎闻言点了点头:“光明教廷的两院、一团中,恐怕也只有圣骑士团还勉强有的救,等这些该死的教徒出海后,派人去和他们接触一下,看能够将他们拉近我的麾下,如果不行寻求一些合作也是可以的。”  

站在皇女身边的战士思索了一阵还是问道:“我们不阻止他们离开吗?”  

这一次教廷出海带着的可不光光是人那么简单,他们还带着整箱整箱的财宝,光是金币就装了整整一船,这些都是教廷这么多年来剥削的积蓄。  

爱莎挑了挑眉道:“为什么要阻止他们,金币没了我们可以继续开采、炼制,我已经受够了被出卖的事情。  

只有教廷离开了,我们才能专心的对抗兽人,至于这些财宝…就让它们随着这些该死的教士一起沉入海底陪葬去吧。”  

“是,皇女大人。”  

两天后巨大的四轮马车缓慢的行驶在国道上,道路两边无数的难民有气无力的打望着马车,放眼望去一望无际,光是视线能够触及的地方起码也有上万个人。  

要不是马车的周围骑行者众多的战士的话,贝尔相信这些走投无路的难民会毫不犹豫的冲击马车,看一看马车里面是否有他们所需要的食物。  

一天前,贝尔的车队就已经绕过了法兰城高耸的城墙,距离巨木城就只剩下不到一天的路途,但大量的难民却让马车的速度一降再降,直到现在天色渐晚,贝尔的依然没有看见巨木城的灯火。  

这些难民往往要马车开到他身边,甚至要巴里在马上大声高喊才能把他们驱赶到道路两边。  

贝尔也没想到法兰城后面竟然是这样的景象。  

这些难民是从其他的中部城市逃来的,有些则是在曙光城建成之前从坠鹰城逃过来的。  

因为难民是在太多的缘故,法兰城和巨木城的城主和贵族们可不愿意让这些无法缴纳税金的难民入城。  

在卫兵和纠察队的驱逐下,缺衣少粮的难民们只好挤成一堆呆在国道的两边,试图从过路的人身上挂到一点油水,用以祭祀他们的五脏庙。  

这些难民们在贵族老爷的眼里简直就是一些只知道吃,不知道下蛋的老公鸡,但在贝尔眼中,这可是无数的劳动力呀。  

贝尔甚至已经想到了这些难民拿着斧头在山上砍树,女人们在田里种麦子的场面。  

如果真的能想办法把这些难民拉到曙光城去,曙光城的生产力绝对能够提升不止一个档次。  

想到这里,贝尔默默地关上了车窗,手里捧着书若有所思。  

车厢内有三个人,坐在贝尔对面的贝丽卡现在的思绪几乎和贝尔一样,都在思索着怎么样才能得到这么多的劳动力,安静的打量着周围的难民。  

剩下的一个人则是获救的爱丽,此时的小爱丽正披着属于贝尔的毛毯,坐在靠近车门的位置好奇的打量着马车内的贝尔和贝丽卡。  

经过一天的赶路,爱丽已经基本搞清楚了,贝尔才是这支队伍的核心,但令他迷惑的是,他在贝尔身上一点都没有看出高贵的气质,反而是漂亮的贝丽卡更像是一个贵族老爷。  

不过在爱丽心中,车厢内的两个人和外面骑马的士兵们都是一群好人,至于百合嘛…嗯…  

在救下爱丽后,贝尔也想过让爱丽自己回去或者派一个人送她回去,但从小就没有离开过村子的爱丽竟然自己也说不清楚林海村在哪里。  

看着爱丽伤心欲绝的小脸袋,无计可施的贝尔只好把她也带上了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