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澳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刘香的大福船上,外人皆被赶了出去,舱室中,只剩下李温与刘香二人。  

二人面对面安静的坐在大桌子旁,李温欲要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刘香,并且搭上一层关系,以后还用得着他。  

“危言耸听,即便如你所说,我刘某也定会全身而退!哼哼。”  

对于李温所说,刘香却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李温笑着点点头,“哈哈,香爷,您恐怕没想到此时的严重性。  

我知道,您想说这海面广大,天地之大,总有您容身过活的地方。  

不过仔细想来,怕是并不是如此!  

话说这福建海面您待不住,是不是还有广东外海?  

但是福建外海与台湾已经是龙爷的势力范围,您想想他会容您多久?他只要掐住着福建外海与台湾的航路,您往东就走不了!  

况且一旦到了那天,龙爷肯定会与朝廷一起对付您,别说海上,就怕靠岸都会困难,一天两天不上岸还行,几月不上岸,怕是无人能受得过!”  

刘香静静的听着李温说话,他本是不动声色,可最后还是问了一句。  

“那你能做什么?”  

这话是刘香从鼻孔中哼了一下,之后才说出来的,他总是表现一副轻蔑的样子。  

“哈哈,香爷,如今看来,我现在只是个百户,但是在浙江外海,长江口皆是我的地盘,不说其他,若是想在长江口动一动,也得问问我李某人!若是香爷有需要,尽可去找我!”  

李温说了大话,他不吹出去不行,自己必须要让刘香感觉到价值才行。不过现在虽然他没有自己所说的那种实力,可未来商路打通,有了钱,那还不是想要什么有什么?  

曾有道说过,刘香城府颇深,所以李温知道他绝对不会透漏自己的一丝想法,那么李温只能明显的不能再明显的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  

刘香沉默下来,李温也不再说话,该说的都说了,只等着刘香下决定。此时只有大船随着海浪轻轻摇晃,时间如水般溜走。  

“那…就祝愿李大人一路顺风!”  

刘香终于开口,脸上带着些许微笑,沙哑的嗓音也终于有了温度。  

“谢香爷成全,三山所的港口一直为您敞开!”  

刘香摆摆手,“但愿你那小港口我永远也不用去!不过就靠你这份胆识与口舌,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等会儿走的时候,拿上一面旗,若是十八芝的船,见旗不拦!”  

“谢香爷!”  

李温起身抱拳,刘香也站起身来一抱拳。  

这事就算成了,李温靠着一个现在根本算不上什么的承诺,换得了刘香的一面旗。  

自然李温也知道,刘香看中的并不是自己的承诺,更多的是看中的自己说的那番话。  

刘香给足了李温面子,将李温送到甲板上,曾有道看在眼里,也是傻了,刚刚还是要扔出去的,现在两人却是如此亲密,怎么能让曾有道不傻眼?  

下了刘香的大船,坐着小船返回福业号,曾有道实在是憋不住了,靠过来说道:“嘿嘿,李东家还是真有道行,您是怎么与香爷说得?”  

曾有道这么一问,就连小船上的宋六爷也侧着耳朵听起来。  

“天机不可泄露!”  

李温说的没错,确实是天机,这涉及到刘香的未来。  

回到福业号上,刘香的三艘大船离开,李温让孙大憨把刘香给的旗挂上,然后启锚继续前行。  

接下来一路平安无事,也曾遇到过挂着郑字大旗的船,李温的船也挂着,所以一路也没人打扰,平安的到达澳门。  

此时的澳门并不叫澳门,叫濠镜。葡萄牙人叫“妈阁”,葡萄牙语拼为,是因为葡萄牙人登上澳门的时候向当地人打听地名,因为当时附近有一个妈祖阁,也就是妈阁庙,所以当地人称妈阁,也就有了后来的音译。  

自从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的居住权,至崇祯元年已经七十五年。  

葡萄牙人在澳门南部靠海的地方,建造了一个居住点,围着居住点形成了一座城。  

在天启二年,荷兰跟葡萄牙为了争夺澳门,打了一仗,荷兰被击败,葡萄牙人又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了好多座炮台,几千斤的大铜炮,炮口对着大海,煞是吓人。  

此时的澳门也算得是一座繁华之城,城里面不仅有葡萄牙人,也有大明朝的百姓。  

福业号顺利的停泊在港口,李温随着曾有道踏上澳门的土地,这座有这异域建筑风情的城市,确实与众不同,跟此时代的大明城市想比却别有一番风味。  

街头上来往的白人,和大明百姓交织,果真有一个国际都市的感觉。  

李温随在曾有道身后,曾有道滔滔不绝的讲着澳门历史,看到白人女子还要品头论足一番。  

“李东家,你是不知道,别看那帮人长的白,嘿,身上的味道可重了,熏死个人,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不洗澡!想想都要吐!”  

曾有道边说着边摇头。  

李温笑笑没说话,他只是带着旅游的心态来看这座城市,前世他没来过澳门,如今走进澳门,却是别有一番感觉。  

说说看看间,曾有道与李温二人穿街过巷,就来到了澳门的葡萄牙总督府。  

总督府处在一片背对大海的山坡上,地势较高,周边是一片花草树木。  

这总督府说是总督府,不如说是一个炮楼更合适,总督府设在一个大炮台的下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