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一波又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住笔趣阁.  

山所旧城屋,天色已暗,发黄的油灯跳动着,李温与赵老道相对而坐。  

赵老道闭眼掐指,略微沉默,少顷过后,睁开眼睛,注视着李温开口问道:“大少爷,你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李温嘴角一咧,面带笑容,轻呼:“自然是真话了,不用瞒我,快说来听听!”  

赵老道不慌不急,平缓气息,开口说道:“天官在位,星陨北地。祸起常形,不利为商!大少爷你身带杂气,接下来几日定是难安,请大少爷小心行事,以护周全!”  

李温听后仰倒身子,整个人靠在椅子上,“说实话,今日之事确实将我难到,解决之策如何也想不到,可今天一见到你,我就想出个法子,老道你如此去办!”  

李温挺身坐起来,前探身子,靠近赵老道的耳朵,细说起来。  

夜下挑灯,李温与赵老道二人商量到二更天,才去睡觉。  

这一夜李温心装着事,做着乱八糟的梦,早上起来脑袋有些昏昏沉沉的。  

用过早餐之后,李温跟在家将身后出早操,绕着演武场跑上两圈,直到整个人浑身出汗,脑袋清明才回到屋。  

身上的汗刚刚落去,杯热水还没喝金,短舌头就跑进来通传说是余姚知县来访。  

李温虽然不喜欢那个余姚知县蒋灿,可样子还是要做足的,也就是维持表面上的过得去。所以他连忙快步走出院子,来到门口迎接蒋灿。  

此时蒋灿正身着官服,背着,站在李温的旧城衙所门前,举目打量衙所的外墙与门楼。他后面跟着个随从,还有一顶四人抬得青灰轿毡的轿子。  

之前破落的门墙李温还没来得及修缮,断砖残瓦挂在墙上和门楼上。  

大门的门楣之上倒是新挂了牌匾,上书:山所衙,四个字。  

出门口,李温赶紧与蒋灿施礼,二人互礼过后,还不等李温请其入衙,蒋灿脸带笑容,伸一指衙所的外墙。  

“不曾想到,李百户亦官亦商,腰缠万贯,这衙所还是如此简单普通,果真清廉之官,在下佩服!”  

李温如何不知这是蒋灿在讽刺自己?  

“呵呵,蒋大人说笑了,不是李某清廉,只是之前行管理者不作为罢了,墙不修,路不平,多好的宅子破落成这样,你说说要是我修缮之后,那前任还有何颜面?”  

蒋灿眼角一跳,李温这是在变相骂他管理不善,这在李温之前,可是蒋灿代行山所的管理,不过这衙所是张百户卖给王大虎的,说来与蒋灿待关系并不大,只是李温硬往蒋灿身靠而已。  

“李百户谦虚。”  

蒋灿好修为,不气不恼,脸带笑容,眼睛又一扫衙所门口的守门人,嘴角轻挑。  

“李百户也是大善人啊,这守门还是用的身残者,心善行也善啊,不知这山所还有没有身残者!”  

蒋灿提起守门人,都是之前打海盗受伤的家将,因为不能再上战场,所以李温就将他们安排到门口,做个守门人。  

闻听此言,李温就是一皱眉,他怎么也没想到蒋灿一个饱读圣贤书的人,会用此事来调笑自己。  

“呵,蒋大人你可是有所不知,他们不是什么身残者,可是打海盗的英雄,真真正正的杀海盗的英雄!  

总要比那些天天酸倒牙,哼哼唧唧的吟诗作对的小白脸强多了,您说是不是?”  

李温这是在变相骂蒋灿,是酸倒牙只会哼哼唧唧吟诗作对的官,气的蒋灿眼睛大睁,轻咬牙齿。  

““李百户,本官没时间与你说些无用的话,今日来事是与你有事说!””  

蒋灿不再打算从口头上得到李温的便宜,转过话头说是有事。  

李温自然不能让蒋灿站在外面跟自己谈,左一伸,侧过身子,请蒋灿进衙。  

“蒋大人,请!”  

蒋灿从鼻孔轻轻哼出一声,双一撩官袍,抬腿迈步走进衙所内。  

李温这旧城驻地衙所简单,算起来也就是两进院子,进大门,绕过屏墙,就是开门厅堂,用以与人见面会客。  

穿过厅堂就进来二进院子,二进院有一间正房,正房两边是两个耳房,李温住正房,东耳房做书房,西耳房是小德宝在住。  

二进院除了正房和耳房,还有东、西厢房,每个厢房两间屋子。东厢房陈俞嗔在住,西厢房是赵老道和短舌头在住。  

张淮殷住在原来李温买的土地那里,掌管生意容易一些。  

衙所两进院子的旁边就是演武场,有个两亩地,还有家将住的房子。地方够大,毕竟是曾经驻守一前多官兵的千户所。  

接待蒋灿自然在前厅,走进门口,绕过屏墙,在穿过院落,来到前厅。  

分别落座之后,德宝上茶。  

蒋灿却是不紧不慢,坐在椅子上,端起茶盏,先是鼻子凑近细闻,然后吹开漂在上面的浮茶,再喝上一口热茶,细品之后点点头,接着就端着茶盏,转着脑袋打量起整个前厅,也不开口说话,好似忘了他有事情跟李温说一般。  

这个前厅实在是简单的一住笔趣阁.  

很,在李温接之前,也不知道那个王大虎把这里做什么用处,反正是又脏又乱,李温拿到后,把该扔的扔掉,需要重新上漆的再上一遍桐油,这样整个前厅才有个见客厅堂的样子。  

蒋灿就是这么漫无目的的打量整个前厅,就像没进过城的山乡农户,见到城什么都新奇一样,蒋灿就这么傻看不说话。  

李温看着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